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火灾荷载作为判断建筑室内火灾危险程度的依据之一,是火灾模拟中设计火灾的重要内容.鉴于宾馆类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为了获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火灾荷载数据,采用直接称重和间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145家中档宾馆进行了火灾荷载调查,得到了关于房间尺寸、通风开口、可燃物类型及分布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宾馆客房总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516.3 MJ/m2,标准偏差为92 MJ/m2,整体服从正态分布.火灾荷载密度与宾馆装修水平呈正比,与房间地板面积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火灾荷载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数据.为了获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火灾荷载数据,利用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方法获取了合肥和天津地区宾馆类与高校宿舍类建筑的火灾荷载数据,利用概率统计Lilliefors正态性检验的方法及正态Q-Q概率方法对火灾荷载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宾馆类建筑和学生宿舍类建筑的火灾荷载分别具有对数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通过试验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灾荷载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多种专业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学生宿舍火灾问题.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火灾多发的原因和特性分析得出,学生安全意识差、消防知识匮乏、人员密度大、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等是造成高校学生宿舍火灾的主要原因.依据火灾安全特征及相关规定,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学生宿舍火灾风险辨识应从学校系统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和管理层次三维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宿舍火灾风险评价的安全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结合实例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罗静  龙腾腾  崔飞  仝艳民  孙春棉 《安全》2014,(7):29-32,35
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对我国部分不同功能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统计结果进行了汇总,为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火灾荷载密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宿舍的消防进行风险分析对高校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宿舍的消防安全进行风险分析。在进行层次分析法之前,引入了事故树,通过事故树寻求指标层中各类重要因素,从而提高了层次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事故树-层次分析法,可定量地分析各个因素对建筑火灾风险的影响大小,对制定建筑火灾的防范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分析结果表明:消防设施、火灾荷载和安全疏散设备对学生宿舍的火灾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肖梦睫  汪金辉  刘江虹 《安全》2015,36(3):12-14,19
对上海地区两所高校的学生宿舍火灾荷载进行了实地调查,依据调查结果计算了轰燃时间范围、火灾持续时间范围等关键参数,得到了该地区学生宿舍火灾热释放速率变化特性,其结果可为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是人员聚集的学生集体宿舍.学生宿舍是广大学生休息、生活、学习的综合场所,学生一天中至少1/2的时间在这里度过.做好学生宿舍火灾隐患预防和自救,预防火灾发生、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维护高校稳定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强化学生宿舍防火安全管理对推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静  郭春梅 《安全》2018,39(4):64-67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隐患突出,安全管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研究了一套火灾风险分级方法。首先基于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结果筛选出影响学生宿舍火灾风险水平的分级指标并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其次编制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风险分级检查表,并选取目标宿舍开展分级检查;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定火灾风险等级,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适用于宿舍硬件设施差异较大的高校,通过对宿舍火灾风险进行排查和横向比较,可以找出高危区域,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不同城市的5家大型商业建筑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室内步行街两侧329家商铺的火灾荷载进行调查研究。对不同经营业态商铺数量在所调查商铺总数中所占比例及其地面面积进行了统计,并且获得了商铺内部可燃物种类、数量、质量、分布等情况。按照不同的经营业态,对所调查店铺的火灾荷载密度进行了统计和计算,得出了3种不同分位值的火灾荷载密度,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营业态店铺的火灾荷载密度,为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火灾场景设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在人员聚集的大型建筑物中,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能否在安全疏散时间内撤离火区,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一直是建筑火灾应急救援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以地下商业街为例,应用群集疏散行为模型,对人员疏散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通过火灾时期人员密度变化对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研究,合理确定了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控制人员密度临界值为0.7人/m2,其研究成果对大型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高层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特点及其火灾发生危害性,评述现有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在现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人员因素、建筑物属性、安全疏散设施、报警与灭火系统、防火与防烟系统、建筑物内电气因素和消防安全管理7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高层学生公寓的建筑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学生公寓火灾危险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和改进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对预防或减少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概率火灾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和评估火灾对设备、建筑物等敏感目标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化工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和气体爆炸概率安全分析方法,提出概率火灾安全分析策略和实施流程。该方法包括火灾危害辨识、泄漏速率计算、火灾后果模拟、频率分析、绘制频率超越热载荷曲线、结构响应分析等关键步骤。以某柴油罐区为例,通过频率分析和火灾模拟,绘制出频率超越热载荷曲线,假定火灾风险可接受准则为10-4/a,求得对应的可信热载荷为21 kW/m2,并以此值作为结构热响应分析的输入参数。火灾概率安全分析方法侧重于描述火灾热辐射强度及其对应的发生可能性,判定敏感目标遭遇的可信火灾热载荷强度和结构热响应行为,评估消防减灾措施效果,确保结构完整性和可用性,不评价工艺系统潜在火灾风险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论性能化防火分析中的典型火灾场景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伟  候建德  廖光煊 《火灾科学》2004,13(4):251-255
火灾场景的设计是性能化防火分析的基础环节。针对可燃物众多、分布不均匀且摆放形式常有变动的大空间建筑,可以使用典型火灾场景的设计方法。在总体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某购物广场火灾场景设定的算例对该方法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根据火灾荷栽的计算和火灾蔓延可能性的讨论,得到火灾发展的变化情况和热释放速率曲线,能够为之后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同时显著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分析真实火灾条件下的船舶机舱结构力学行为,克服传统标准温升法的缺陷,提出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和ANSYS的火-热-结构力学耦合分析方法;采用FDS仿真模拟真实火灾场景,获得近机舱内壁面处时变温度场信息,以此温度场信息为边界条件,传输到结构力学行为仿真软件ANSYS中,对机舱结构加载温度荷载并进行瞬态热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防火隔离带的设计理念,研究了黄磷储罐临界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将黄磷储罐火灾简化为罐内池火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黄磷储罐火灾周边热辐射分布,根据目标可燃物接受到的临界辐射通量是否大于或等于10 kW/m2来确定临界安全距离。研究表明:临界安全距离可通过火焰对目标可燃物接受到的临界辐射通量求得,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临界安全距离基本一致。对于黄磷储罐火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梁在火侵袭下的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构物在大火侵袭下,结构内部温度和结构挠度、内力将随时间发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极为复杂。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着重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火侵袭作用下其温度和挠度的反应,提出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温度、挠度和内力的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选取某高校学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建立疏散模型,对人员的紧急疏散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得出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同时结合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疏散对策,为类似的火灾问题及安全疏散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预测火灾烟气运动情况,基于SGS湍流模型与大涡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地下车库中火灾烟气运动规律,采用简单化学反应模型处理地下车库中小汽车火灾的复杂燃烧过程,采用P-1模型计算烟气运动过程中的热辐射传递。设定了5种不同的计算工况,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火场烟气、温度分布情况;对其中的部分工况进行了实体火灾实验,并与计算结果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开启机械排烟比只依靠自然排烟时火场温度上升快,但是在稳定燃烧阶段温度相对较低;当火源功率为2MW时,仅依靠自然排烟时火场能见度为2m,当火源功率为4MW时,考虑机械排烟时火场能见度为10m,低于规定值;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采用的计算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安全问题,参考相关标准、征求专家意见,建立了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高校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后的多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青岛市某高校10#学生公寓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价,得出火灾风险等级为二级,即安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学生公寓火灾的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也为火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