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日前在曹杨二中召开重点展示该校环境教育特色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场会。市教委、市环境宣教中心及市、区中小学14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一活动。现场会开设了中学必修课渗透环境教育、选修课环保专题教育、活动课环保实践教育及环保主题班会等课程8节,还进行了青少年环保论文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8,(4):98-99
绿色教育的目的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像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意识,深化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内容,协调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比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创新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为从根本上改善和保护环境,对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历程,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的原因,依据其发展准则,制定其创新内容.再对目前全民环保意识现状进行评估,差异性环境教育及较低的国民素质急需对全民环保意识进行培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保价值,结合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实现的效果,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对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是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的措施之一,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形式。而中学阶段的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迫切要求。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专门开设环境教育课难度较大。为此,从《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出?..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知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从济南市八所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大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济南市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总体水平较好,但环保行为滞后;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特殊群体,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环保行为极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寻求治理现状和预防污染的手段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加强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本文认为,开展生态教育是推广生态理念、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生态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专业生态教育几乎与国外同步发展。但是,生态教育普及的深度及广度都相对滞后。本文研究了目前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措施,试图为改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江苏省有在校中小学生1000多万人,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学校教育在学生环境意识形成过程中起着正面作用和主导作用,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于教师环境意识的高低和环境知识的多少,因此,环境教育的开展关键是师资。摸清江苏省中学环境教育和师资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对江苏省中学环境教育和师资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教学活动,其开展自然也在一定环境之中,并受到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其中,学校大环境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环境建设、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影响较为明显、直接,例如学校大的文化环境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及其认同感.廖建媚著写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内容滞后、方法欠佳、环境不利等现实问题。弘扬冼夫人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和引导大学生爱国行为,能够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阵地、创新教育话语、营造教育氛围等途径,能够运用冼夫人文化创新性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国外环保体系发达国家(包括欧盟、日本、美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予以阐述和介绍,以期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的完善提供借鉴.同时提出该体系的主要框架性特征,即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落实环境参与权、完善诉讼权和补偿权,提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政策依据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对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办学情况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专业设置以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类为主体,符合我国国情;专业点的地域分布基本适应了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拥有一支实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实验装备条件,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科研的丰硕成果;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办学过程和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内涵.同时指出了有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子系统,其和谐程度如何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应以构建和谐大学为重点,努力实现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宏观和谐,大学内部组织要素之间的中观和谐以及大学师生个体之间的微观和谐.和谐校园的构建,党是核心、法是保证、师是关键,生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5所大学为代表,调查和分析了其环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基本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本科生专业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学分制;培养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及时反映新观点和新理论的课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环境政策课程;资源课程和专业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认为,上述9个方面可作为我国修订环境类本科生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借鉴.同时还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15.
环保NGO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有益补充,是推进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环保NGO发展历史较短,从数量、从业人数、组织能力等方面与发展更为完善的美国相比都有较大差距。通过分析两国环保NGO的发展情况,着重对比两国在注册、筹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中国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从政府、组织自身及社会三个层面不断完善中国环保NGO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美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并与我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显示出美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具有某些明显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种类数量多、面广且多元化;人文社会科学型专业的比例较大;设置了培养环境教育师资人才的专业;环境健康领域在专业设置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中更为突出.这些特点可以为我国高等环境类专业设置的改革和调整以及高等环境教育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我国高等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对于我国高等环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如下发展战略建议:在高等学校迅速提高环境意识是迎接21世纪的紧迫任务;环境类专业应加强综合性研究与教学;强化环境类专业中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容;修改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潜力、满足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类教师队伍知识更新亟待加强;建立国家环境教育基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保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云南大学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并提出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环保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学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出环保意识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系统研究了环保知识教育、环保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环保意识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以及环保意识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分析,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环保意识,成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键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