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史箴  段慧  张丹  杨朋 《四川环境》2013,32(1):29-32
本文回顾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现状,从全程序质量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站点选择地址、采水和配水单元设计、自动监测仪器性能、站房环境和安全保护、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以及人员持证上岗、运行维护、仪器校准和性能测试、比对实验、数据质量检查与审棱等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框架.  相似文献   

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在水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天津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水站站房选址及规范化建设、数据监控及管理平台建设、水站仪器设备验收、水站运行维护、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水站运行质量监督巡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主要工作,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断电、管路结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站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通过建立以应急制度文件架构、应急监测系统基本情况介绍、监测工作安排、应急监测清单、应急设备操作规程、应急监测结果记录表、应急监测培训及应急演练等内容为主体的水质自动站应急运行制度,可显著提高应急工作效率,顺利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工作。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立一套能引起领导足够重视的水质自动监测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管理人员介入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机制,编制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金马河水质状况,预警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件,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双流县于2008年建立了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为其他水质自动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斌 《绿色视野》2012,(3):42-44
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继我国设置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之后,进一步强化对江河湖海实施水质监控的重要举措。水质自动监测具有连续及时反映水质的动态变化、加强快速处理应急事件的优势,它的发展将逐步实现由人工间断监测向自动连续监测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质自动监测站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问题日渐突出,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成实现了间断性人工监测向连续性自动监测的转变,实现了水质监测实时远程控制的连续性,高频次的监测结果更能客观、准确地判断断面水质的质量状况,使得河流水质评价更具科学性、准确性,能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赵天燕  徐俊军 《四川环境》2007,26(3):59-61,79
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桐乡市从2004年初开始着手建设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一个空气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后,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监测数据,显示了人工监测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同时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对比性。说明了新型太阳能小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投入少、维护量小、监测参数多等优点,适用于不同水体的长期连续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沱江流域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初期的部分改进进行了分析与陈述,并根据对长江流域泸州沱江二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泸州大磨子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经验,总结出该系统部分改进前后的利与弊,希望能给岷、沱江流域各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管理人员和仪器设备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8,(1):16-19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2号楼南段四层 邮编:100012 电话:010-84933227 传真:010-84933223 检验项目: pH水质自动分析仪、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M10采样器、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大气采样器、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烟气采样器、烟尘采样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降雨自动采样器、降雨自动监测仪、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当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企业方和运维方的责任意识、自动监控设备的技术条件、环保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系统应用等四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信息化在突破当前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瓶颈中的优势,并指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途径:1通过信息化,构建先进的现场端自动监控管理体系,如增加治污设施运行监控、开展远程控制和站房信息化管理等;2提升监控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支撑并规范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提升系统自动巡检修复和报警信息推送的能力,提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效率;3建立高效的自动监控数据应用能力自动评价体系和数据共享渠道,提升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全方位提升自动监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按照"以用促管"的思路实现自动监控运行和环境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自动监测网数据自动审核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表水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的质量保证管理中,山东省省、市两级监控中心使用计算机数据审核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创新地实现了对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自动判别、监测网的运行情况自动评价等自动化质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质监测是流域水环境改善与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目前环保、水利、流域管理等众多部门均承担了一定范围内的流域水质监测工作,但由于监测方法、取样断面等方面的差异,各监测机构的数据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流域水质现状评价、预警预报和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本文以长江流域的跨省界断面为研究对象,对构建流域水质综合监测体系进行初探研究,对于确保流域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监管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是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环境自动监控,必须要采用安全可靠的智能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对各类环境自动监测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智能采集与传输,提高环境自动监控的数据传输有效率和数据质量,为环境监管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丁义志 《四川环境》2010,29(4):91-94
根据安康中心城市两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比照法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针对目前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法律法规和制度保护措施、组织保障措施、各级水源保护区的工程治理措施,以及相应的生态修复与建设重点工程和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工程等,对于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系统,有效地保证安康市生活饮用水质量和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在总结环境监测实验室(二级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系文件宣贯不到位、技术人员上岗证考核不系统、现场采样和样品管理质控有缺陷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落实、加强技术培训、试行全过程质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Regulatory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has evolved to the point where it is a rather complex system encompassing many monitoring purposes and involving many monitoring activities. Lack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of regulatory monitoring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onitoring programs to support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gulatory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examined in a total systems context. The purposes of regulatory monitoring are reviewed and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ir legal evolution. The activities of regulatory monitoring are categorized and organized into a system which follows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onitoring program. The monitoring purposes and activities are combined to form a monitoring system matrix -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total regulatory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defined. The matrix, by defining the regulatory monitoring system and clarifying many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system, provides a basis upon which a more thorough approach to managing, evaluating, and eventually optimizing regulatory monitoring can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8.
提高我国环境行政效率的关键是强化合作协调的环境治理理念,其核心载体是科技数据为核心的信息管理体系.科技进步与信息管理系统化决定着现代环境治理超越传统的危险防范而进入风险预防领域,也就决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中合作与协调的核心理念.与环境保护的预防原则和环境许可制相适应,环境技术标准体系是现代环境科技信息体系的集中体现.同时环境法律监管体系也需要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为重点向综合环境治理发展,其中环境质量达标制(结果导向型监管)和环境治理中的规划都以环境信息综合集成管理为基础的.对于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下、民主法治建设中、全球化进程里的中国环境治理,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9.
浅论现代环境监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境监测现状,指出环境监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调现代环境监测需完善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和加强监测质量全过程管理,展望了现代环境监测建设的发展方向,并对环境监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