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 220 kV 线路高阻接地故障过程中线路两侧双重化保护动作行为不一致的问题, 依据故障时序分为 3 个阶段分析故障保护报文信息和录波,同时通过故障仿真计算验证,找出保护动作不一致的原因和影响保护动作行为的现场缺陷,提出保护定值整定方法及保护装置应用的优化逻辑,以使高压线路发生高阻接地时两侧双重化保护装置能够快速、一致的动作,最大限度地保护电网和设备安全。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保护整定方法易于计算,适用于 220 kV 及以上线路保护定值计算,利用背侧电源大小整定保护启动值从根本上解决了线路两侧保护动作不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整定计算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采用图形建模方式、分层加载模型技术和快速整定计算新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继电保护省、地一体化整定计算系统。有效地保证了两级电网应用的安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规范了宁夏区调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为实现多级电网联合整定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网调度系统(D5000 系统)缺乏对二次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的问题,基于IEC 61850标准和国网103规约开发了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分析模块,实现对二次设备的故障录波数据的实时召唤和分析处理。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块可有效辅助调度、保护等专业人员快速、准确判断故障过程和保护动作行为,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10 kV并列运行双回线和双电源环网线路负荷侧保护在线路对侧母线出线故障时误动事例的分析,从改变运行接线方式、提高线路主保护配置及退出后备段保护3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简化了负荷侧保护的整定配合及投退方案,提高了可靠性。结果表明:110 kV线路配置光差保护,强化主保护功能,是电网多方式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小割集方法是评价网络系统可靠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最小割集理论在城市复杂给水网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建立了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计算评价决策模型,并通过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割集方法的城市供水管网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综合计算分析影响很大,负荷模型考虑不恰当,会成为电网运行控制的潜在危险。基于自动故障拟合法的原理,分析了自动故障拟合法、节点法辨识的参数仿真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拟合效果,最终通过对7种方案进行自动辨识,给出了宁夏电网不同类型负荷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自动故障拟合法拟合效果接近真实值,能很好地模拟实际系统的动态响应,其在大电网下辨识得到的参数是可靠、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场站的大规模集群化接入不仅增加了连锁故障的发生概率,也恶化了故障发生后的电网运行状态。为适应电网运行分析的新要求,以新能源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实际运行工况为依据,研究了一种用于预测新能源场群连锁故障路径的仿真计算方法。通过基于大电网数据的仿真算例分析,得到了某新能源场群在典型约束条件下的详细连锁故障路径。结果表明:基于新能源场站机组实际情况建立的仿真模型更适宜于连锁脱网路径的仿真预测。  相似文献   

8.
某330 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差动保护动作跳闸,与此同时,1号变压器A套保护差动动作跳闸,B套保护差动启动未动作。经现场检查分析,变压器A套差动保护高压侧电流二次回路中性线在端子箱处开路。针对该事件保护动作原因及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防范措施进行了改进,供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配电抢修人员查找故障及处理故障的效率,应用了一种外施信号源型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系统。阐述了该型故障定位系统技术原理,分析了该型故障指示器的故障检测判据。结合实际工程,对目前现场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标分析的故障指示器工程应用评价方法,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解列装置的配合存在误动和拒动的问题,以东北电网2013年500 kV线路相间短路故障为研究对象,根据 DBSCAN 算法原理,提出了基于同调分群的解列配置及配合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解列方法,基于同调分群配置的解列及配合方法可有效避免电网中布置多套解列装置后,各装置相互间出现的异常动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银川东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避雷器击穿故障,根据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差动保护动作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直流滤波器高压避雷器不能满足技术协议对最小特性的要求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实际使用的保护策略确定直流输电工程设备的绝缘水平,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变压器可靠性建模精度要求高、但可靠性数据较少这一问题,将电力变压器看做是一个灰色系统,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无偏灰色GM(1,1)模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电力变压器相应的故障率数据,对拟合精度进行检验后发现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建模方法精度高、实现快捷,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电力变压器可靠性研究方法,其分析结果可为制定电力变压器的维护与维修策略以及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10 kV保护越级跳闸故障,通过对故障录波中开关量及电流电压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故障是由保护值误整定及电路接线错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电网容量日益增大,电网工作时所带负荷也日益增大。高容量、高负荷导致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剧增,从而对线路和通信设备造成很大危害。 为降低短路电流,分析了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自适应保护的新方法,对变阻抗变压器在空投情况下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能够适应于含变阻抗变压器的 110kV系统,而自适应保护方法能够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介绍了几种传统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传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桥法的故障检测方法,通过两次投切检测电阻来检测电桥上的不平衡电流和支路漏电流,计算得出接地电阻并快速找出故障支路,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改进电桥法的测量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