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与手段     
<正>1994年,冯巩和牛群在"春晚"上表演了经典相声《点子公司》,其中一段至今记忆犹新:牛群出点子让濒临倒闭的生日蛋糕厂赠送蜡烛促销,结果不是救活了蛋糕厂,而是救活了蜡烛厂。没想到,当年的笑谈竟然一语成谶。16年后的今天,在全国各地"一盘棋",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关头,人们发现,突击达标"救活"的不是我们的环境,而是柴油  相似文献   

2.
环境立法目的之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环境立法目的的伦理思考,探索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有效途径,以期推进我国环境立法,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对其进行符合环境时代需要的修改必将推动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生态化进程,其意义必将是跨时代的.修改环境保护法首先要调整立法目的,本文着重对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生态化重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是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 ,是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在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 ,制定并减少能源、水和原材料使用 ,消除或减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 ,减少各种废弃物排放及其毒性的方案。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达到 :(1 )核对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产品、用水、能源和废弃物的资料 ;(2 )确定废弃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 ,确定废弃物削减的目标 ,制定经济有效的削减废弃物产生的对策 ;(3 )提高企业对由削减废弃物获得效益的认识和知识 ;(4)判定企业效率低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对物理概念、现象、规律等的本质的提炼,对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以及对物理价值的感受。基于"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将其方法分为两类,即适度简化的生活情境和引人入胜的虚拟情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26-127
<正>2008年,泰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基本框架,现行的课程体系正是在这一框架下得以确立的。现行核心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道德、智慧、幸福感,发掘潜能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包括以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我国现有的教育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引方向、调控实践及检验评价教育效果的功能,反而走向异化的道路,制约着教育实践,成为令人诟病的话题,这与教师对我国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困惑有关。凸显教育活动的特征,厘清教育目的的主体归属,实现层次等级细化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目的应是培养其成为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留守生活,未来能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其关键在于建构留守儿童主体性。农村学校教育中农村文化缺位及城市文化专断的状态,以及教师的非理性关爱,压抑了留守儿童的主体意识,不利于留守儿童主体性建构,导致教育目的发生偏离。对此,可通过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加强城乡文化的有机结合,培养教师的理性情感态度来改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理念在众多媒介有大量的表述和宣传报道。但抽样调查显示,实际上广大公众对于“低碳”的认知却颇有一些不甚清晰明了。概念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势必影响并阻碍我们积极倡导和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然而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中有多远的距离,还有待于我们思考。我个人认为,自主学习,既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对初中生而言,它更是一种教学目的,即自主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培养,现将教学中的体会小结如下:一、教学实践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一)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而且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班级男生女生各为一组,看看哪组学得好。  相似文献   

11.
竺效 《环境保护》2013,41(5):47-49
《环境保护法》是环境法典的龙头立法,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身为表率,然而,我国《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中,并未对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开宗明义的规定,2012年的修正草案中也未作任何修改,作为上位法,环保法逐渐落入被单项法倒逼的窘境中,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立法目的已是大势所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强调的一项重大新课题,环境法部门应是实践并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主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的观是回答"为什么学习"的个体信念系统。因各学科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目的观。受教育者受传承性的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导致僵化的学习目的观,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受某一具体、狭隘目的而学习的直线思维以及负性情绪导致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学生讨厌学习甚至于放弃学习。因而支持学习目的观的多元化,尊重其内在发展方向,时间线"以未来指导现在"的思路是纠正学习目的观认知偏差、进而改变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萍 《环境工程》2022,(2):273-274
<正>随着国际交流逐渐加深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对外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合作发展更加迅猛,而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在国外掀起。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迎来新机遇,同时也向对外汉语教学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如何加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目的语环境优势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一书,梳理当前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目的语环境资源,思考目的语环境在对外环境中的作用体现,并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汇总应用好目的语环境优势,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1 )从侧重追求经济效益 ,迅速转变到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上来。 (2 )从侧重增加投资上新项目转变到以技术改造和充分挖掘潜力上来。 (3 )从主要依靠增加人力 ,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 ,转变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力上来。 (4)从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增加产量 ,转变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降低产品的成本和物耗、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来。 (5 )从主要抓末端环境治理污染 ,转变到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上来重工业城市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的"泛道德化"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环境法实践相脱节,另一方面,环境法理论建构中所依托的各种道德理论本身也难以保证长久的科学性,故以道德分析为环境法逻辑起点产生的"创新性"理论在诞生之时就可能"先天不足"。因而有必要从法律实证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避免以道德诉求作为分析起点,在明确环境法价值、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法律工程研究的进路,从"环境损害"这一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入手,运用法律规划理论,对预期社会效用的实现进行理论体系建构,进而为环境法目的的实现路径作出可操作性论证。  相似文献   

16.
17.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三年一度的全体会议于2013年9月4日至9月30日在蒙特利尔召开.议事日程包括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讨论市场机制减排的草案,并提交9月24日全体大会讨论.该草案要求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全球市场机制上做出关键性的设计,并在2020年开始实施,实现航空业的雄伟减排目标,但前提是不能对航空业造成不合理的经济负担.根据目前讨论的情况分析,在201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9届大会召开之前,该草案很可能不会被通过.参会各方期待,2015年在巴黎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上,2020年开始实施的新的气候条约得以批准后,国际民航组织(ICAO)才会有共识的基础,就市场机制减排的方案做出决议.  相似文献   

18.
欣闻汪劲历数年呕心研究之作《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无比地高兴.为了给这本书写一篇序,案头上的原稿时看时辍,已有些时目.为赶写出来,只好、也喜欢在清夜人静时,独坐灯下,静静地想些事情,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人们一直把保护的目的更多地集中在"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上,强调物种丧失所可能造成的损失.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一直是建立公园和保护区,以保护那些"热点地区",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程度非常高的热带地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常常还包括建立保护区之间的联系,以允许生物在保护区之间移动.这种方法已经得以法规化,例如<美国濒危物种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inthe United States)>和<生物多样性公约(Biodiversity Treaty)>.这两个法案都逐一列出了应当保护的濒危物种,但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些做法可能是适当的,但是作为拥有60亿人口、掌握着毁灭性技术、为了直接的人类利益而事实上开发了所有的地球资源的世界性保护活动,却是不充分的.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栖息地,生物圈的功能正在迅速衰退,这并不是因为物种的消失,而是因为自然群落的不断贫化,这种贫化是由于全球性、普遍存在的人类活动的慢性破坏而产生的.这种自然群落的贫化导致了演变中的环境功能的紊乱,功能紊乱的累积,最后导致了物种的消失.其实,远在物种消失这一问题变得如此重要之前,局地的生物生态型就受到损失了,这在遗传学上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它们赖以发育的自然群落就变得贫化,功能出现了紊乱.最明显的影响是气候上的,这是每一个生态系统都经历的环境的全球变化.自然保护区的最精细、最谨慎的连结方式也无法发挥作用,因为其环境气候发生了改变,而且生物多样性将大幅度丧失.尽管所建立的公园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丧失,但是在这之前,人类环境就将遭受显著破坏.自然保护的目的,是保存景观(以及水体)的功能整体性.其重点往往是地球上天然林区的森林,因为森林占据了地球上很大的面积,而且对环境的每一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在大多数地方,功能的整体需要85%或以上的天然林区结构的整体性.当然,这还需要科学界的客观测定和定义.这样看来,自然保护的实质就发生了变化,它并不是所谓的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而是人类环境功能整体性的保存,其核心目的是要求我们以民主形式建立的政府,定义并保护公共利益.现在已经不是迫切需要科学界和保护界认识这种转变、定义新的保护目的以及将这种转变告诉公众的时候了,而是迫切需要政府承担起在这样的责任,即在一个可以栖息的生物圈之中保护公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正文本主义(textualism)与目的主义(purposivism)是两种法律解释的方法,前者从法律文本出发进行分析,寻求词汇意义的最大边界;后者从法律精神出发,分析争议对象的立法目的。从解释结果来看,两种路径通常矛盾胜于统一,最明显的对比就是马萨诸塞州诉美国环保局(EPA)案和雪佛龙诉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案。这两则判例都出自大法官史蒂芬斯之手,都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