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减少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分析不安全行为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图,从突变理论的全新视角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尖点突变模型,验证了该模型诠释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规律的合理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解释建筑工人在个体心理和准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行为的渐变-突变过程。最后提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防御措施、靶向干预点和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使建筑工人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通过行为调查、理论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研究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外部特征、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表明: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危险程度较低,但广泛存在且发生频率较高;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形成过程包含接触、习得和强化3个阶段,是由被动、简单、不稳定的不安全行为向自动、复杂、稳定的不安全行为的演变过程;影响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采纳率的最关键因素是行为动机;影响习得率的最关键因素是行为实现难度;影响形成率的最关键因素是行为强化;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干预的关键是在班组层面及早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安全激励对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干预作用,识别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及干预因素,分别对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安全奖励和安全惩罚的干预机理进行假定。基于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工具展开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激励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奖励对从众动机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的端正产生0.108的正向影响、对安全能力的提升产生0.121的正向影响;惩罚对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的安全心理健康产生0.140的正向影响、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产生0.250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预防具有从众动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建筑工人安全公民行为(SCB)的影响因素并厘清其作用机制,探寻SCB的引导和激励策略,采用扎根理论(GT)质性研究方法,整理分析对建筑工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进而构建建筑工人SCB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建筑工人SCB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工人个体特征因素(安全价值观倾向、安全能力、调节聚焦)、心理驱动因素(安全责任感、心理归属感、角色宽度自我效能、行为控制感知、行为效果感知)、行为意愿、情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安全氛围、安全领导行为)和社会人口学变量因素5大主范畴;动力机制、调节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组成建筑工人SCBs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群体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建筑业行业特征,引入群体变量对计划行为理论(TPB)进行修正,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修正模型。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研究假设和修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群体行为满意度和群体行为规范,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基于群体角度提出的激励奖惩措施、精简行为态度测量量表,以及推行群体行为规范化可视化等对策建议,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在建筑工人中的传播和流行,基于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行为调查、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方式、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策略。结果表明:模仿与学习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复制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新不安全行为产生起着联系和催化作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方式有视听式、想象式和参与式,其中视听式是最主要方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模仿与学习的影响因素涵盖榜样及其行为、模仿者和模仿学习过程。其中,榜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增强因素,不安全行为后果的威慑力是最重要的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ISM法建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层四阶递阶结构模型,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明确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和层级结构,并根据AHP法划分了影响等级。结果显示,个体因素为表层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为深层影响因素,其中国家治理监督因素权重最大。最后,从国家、企业、工人三个层次提出了治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如完善安全标准化、构建安全诚信体系和奖惩制度、完善平安卡制度和强制安全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为梳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基于建筑工人个体视角确定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理论模型。结合现场访谈对模型进行修正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问卷数据并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结果显示:安全认知与安全能力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显著,安全意识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不显著,且安全能力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安全认知。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消极情绪对建筑工人的不良影响,探究精神支持对消极情绪的干预效果,以及消极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路径,构建消极情绪、安全能力、不安全动机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进一步构建精神支持对它们的干预机制模型。基于一线建筑工人的调研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消极情绪对安全能力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对不安全动机和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精神支持对消极情绪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精神支持干预后,消极情绪对安全能力和不安全动机的直接作用路径消失,消极情绪对不安全动机的正向作用减少;安全能力对不安全动机的正向作用增强;安全能力和不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的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须分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从各种不安全行为中提取13个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和调研获得直接影响矩阵,借助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由此分析出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安全认知和安全培训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最为重要,领导的重视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因素是影响工人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因素影响工人的安全行为。最后,针对个人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展安全培训、加强现场行为管理、加强安全心理干预、完善用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构建体力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理论影响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与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体力疲劳直接正向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且通过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因素间接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而心理资本反向调节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体力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中介调节机制,丰富和完善二者的间接及整体关系,有助于管理者有效防控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20,(7)
为有效制定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减少建筑施工人为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博弈理论,通过建立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建筑工人、企业高层安全管理方、企业安全监管方期望收益的函数,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平衡点求解各利益方策略的意愿策略,分析了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致因。结果表明,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除与工人自身有关外,还与企业高层安全管理方、安全监管方投入比例有关。此外,根据博弈结果对如何减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基于传播理论、相关文献及调研结果,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来自河南、陕西、重庆等地的工人进行调查,利用SPSS 23.0及AMOS 23.0软件构建示范模仿SEM和感染从众SEM,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关键人物影响力、关系亲密度、个体易感度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影响最显著;个体易感度、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影响最为显著;传播行为特征、奖励或惩罚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建筑行业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文献,结合人际关系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回收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65份,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研究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以及建筑工人的个体行为意向在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从结果来看,要想降低建筑行业事故率,对于在建筑行业中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因素不容忽视,且应该时刻关注建筑行业中的非正式群体行为规范,并积极引导非正式向正式靠拢,改变建筑工人个体不正确的行为意向,才能进一步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民航机务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依据,探究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机务人员不安全行为干预模型。以S公司为例,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机务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为5类,包括心理、生理、能力、管理和环境。在干预策略的模拟中,仅仅加大作业环境安全专项投入虽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易使员工放松警惕;作业标准化能够显著干预不安全行为;加大惩罚力度能在短时间内干预不安全行为,但不利于建立不安全行为档案。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讨建筑工人人格特质、情绪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以293名一线建筑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场动力理论,构建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3种人格正向预测不安全行为显著;正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在外倾性-不安全行为和神经质-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负性情绪在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和开放性-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人个性化心理特征,溯源工人自身安全问题,为后续开展分类干预管理和矫正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飞行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挖掘组织因素带来的深层影响,防止因飞行员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组织因素对飞行员不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模型。以S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组织因素中的飞行技术训练力度和奖惩力度等变量,制定不同的干预策略,运用VENSIM软件模拟不同干预策略的干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飞行员不安全行为的最佳干预策略组合为安全记录考核奖励程度、副驾驶转正/机长升职力度、监管力度、罚款力度、飞行技术训练强度的组合,到2020年实现不安全行为数量平均降低26%,在2020年改变干预策略数值,到2030年实现不安全行为数量平均降低54%。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从个体、管理、组织、工作本身等层面建立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3级多层递阶ISM。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结构模型中各因素指标的影响力排序,建立指标综合权重体系。结果表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集中于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人传记特征和工作本身因素。深层根本影响因素全部集中于管理因素。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培训、个体心理状况、个体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是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以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增强安全培训多样性、强化管理者的行为等措施,预防和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或避免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对地铁列车驾驶员的综合管理水平,构建1种针对地铁列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组合干预策略体系。基于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及问卷调查,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针对地铁列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过程的“前-中-后”3个维度建立不安全行为组合干预模型,通过调节不同的干预策略探讨分析各种组合干预情况下不安全行为水平并验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地铁列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发生前维度的干预策略效果相对最为显著,通过岗位胜任力及企业安全氛围建设等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水平,为地铁运营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安全管理者行为对不同严谨性水平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实现个性化安全管理,以大五人格为基础理论,采用严谨性对261名一线建筑工人进行类群划分。构建建筑工人的管理者行为与不安全行为影响关系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发现高严谨性工人与低严谨性工人在安全管理者行为与工人安全行为3条影响路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严谨性工人的安全参与行为更易受安全管理行为影响,安全服从行为更易受安全设计行为影响;低严谨性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易受安全管理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