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细菌的生化特性看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一般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认为生物反硝化脱氮与生物除磷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竞争的生理过程,并且以这两个生理过程区分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细菌组成和生化特性的研究发现:硝酸盐还原性和超量吸磷只是两种并不冲突的细菌的生化特性,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可以相互结合。即同时拥有这两种生化特性的细菌可以同时进行反硝化吸磷和脱氮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介绍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的发展,对生物脱氮除磷特别是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和新工艺进行讨论,分析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除磷工艺适合低碳磷比、碳氮比污水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探讨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国内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本文仅以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为例,讨论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常规工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系统介绍了国内目前常用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对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当今国内的一些脱氮除磷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单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系统的优化与加强对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能够同时脱氮除磷的组合工艺应是研究与开发的又一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研究的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系统地概述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分析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成熟工艺技术,阐明A2/O系列、SBR系列和氧化沟系列的工艺流程和脱氮除磷的作用,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碳源需求、短程生物脱氮和反硝化聚磷菌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目前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笔者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相关进展,并从反应器和机理两方面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1.
两级生物选择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市政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兼顾同时生物脱氮除磷的矛盾,结合生活污水低碳氮比的特点,通过在传统的A/O工艺的基础上增设了1个厌氧选择器以提供生物释磷最适宜环境,1个缺氧选择器以避免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释磷影响以及防止污泥膨胀,开发了一种新型的2级生物选择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研究表明,应用2级生物选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当进水COD/TN=4.4, COD/TP=33的情况下,稳定期的C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到88%、90%和97%,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反硝化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35%,并且缺氧段硝酸盐量和缺氧吸磷量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平均每消耗1mgNO3--N约吸收1.8mgTP,此线性关系可作为本工艺反硝化除磷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并按空间和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脱氮除磷工艺,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通过对除磷机理及工艺的介绍和分析,提出应加深对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进行工艺调控。  相似文献   

13.
污泥龄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伟锋  陈银广  张芳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7,28(8):1693-1696
以实际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龄(SRT)为8、10、12和15 d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龄的延长,反硝化除磷对系统除磷所起的作用越大,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利用单位PHAs的反硝化数量和吸磷量也迅速增加,聚磷菌好氧利用单位PHAs的吸磷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以SRT为12 d时反硝化除磷和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为最好.结果还表明,去除单位氮所需COD数量随污泥龄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而去除单位磷所需COD数量呈增大趋势.对于我国典型的城市污水而言,SRT为12 d和15 d时去除单位氮和磷所需的外碳源数量较8 d时要低,从而使反硝化除磷作用可真正地达到节省碳源和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四溴双酚A在污水脱氮除磷过程中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阻燃剂,其扩散到环境介质中,会对生态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以往研究较少关注TBBPA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迁移转化.采用实验室SBR脱氮除磷反应器,研究了TBBPA在工艺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去除、在典型周期过程中的变化、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的去除.TBBPA在工艺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去除率为48.4%,其中生物去除率为44.4%,吸附去除率为4.0%.在典型周期中TBBPA浓度受pH影响很大.TBBPA在硝化过程的去除主要是生物作用,而在反硝化过程的去除主要是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对于氮、磷的去除往往不能达到新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 0 0 2 )》的要求。而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目前均采用二级处理工艺,主要去除碳源污染物,而消解氮、磷类污染物的效果较差.在传统二级处理工艺基础上,对中水进行三级深度处理,BOD5、SS以及COD类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但运行成本较高,处理量受限.人工构造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与沉淀等作用,以及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转化等途径,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SS、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且具有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The innovative process consists of biological uni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ozonation unit for excess sludge treatment. An 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 was used to remove organics and nitrogen, and an anaerobic reactor was added to the biological unit for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contained at aerobic sludge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phosphorus. For the excess sludge produced in the MBR, which was fed to ozone contact column and reacted with ozone, then the ozonated sludge was returned to the MBR for fur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process could remove organic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fficiently, and the removals for COD, NH3-N, TN and TP were 93.17%, 97.57%, 82.77% and 79.5%, respectively. Batch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fic nitrification rate and specific denitrifieation rate of the MBR were 1.03 mg NH3-N/(gMLSS^ h) and 0.56 mg NOx-N/(gMLSS^ h), and denitrification seems to be the rate-limiting step.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the MBR was kept at 5000--6000 rng/L, and the wasted sludge was ozenated at an ozone dosage of 0.10 kgO3/kgS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of two months, no excess sludge was wasted, and a zero withdrawal of excess sludge was implemented. Through economic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an additional ozonation operating cost for treatment of both wastewater and excess sludge was only 0. 045 RMB Yuan( USD 0.0054)/m^3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8.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评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和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的新方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法、厌氧氨氧化处理法、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法、同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并总结了各处理工艺的应用状况。对生物脱氮除磷微生物学和新的理论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