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曾欢 《环境教育》2009,(8):10-13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京西古村落群也随之成为了热点旅游目的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古村落自身的平衡在旅游发展中更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其旅游吸引力又在于“形”与“意”的交融统一:“形”主要指村落的物质形态,包括山水格局、村庄形态、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等;“意”则是指这些物质空间所表达出的象征性含义,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人文典故、民风民俗等。如何将古村落的“形”进行完好的保存并将其“意”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游客一直是困扰京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难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指出乡村旅游产品与其它旅游产品开发的不同之处后,首先提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其次,从市场和资源两个大维度具体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从而形成市场、产品和资源三维一体式的乡村旅游立体空间格局,使每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合适的维度上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提出“乡村旅游产品预留空间”的概念。最后,以山东省乡村旅游为例,论证了乡村旅游产品立体空间格局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1996—2020年721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与总结,从年度载文量、来源期刊类型、基金项目资助等入手,比较了国内外“食”旅游:“Food Tourism”“美食旅游”“饮食旅游”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进展。结果表明:①国外“食”旅游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国内正处拓展阶段。②国内外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国内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方法相对简单,国外定量方法趋于多元化、复杂化。③国内学者对“美食旅游”“饮食旅游”分别进行了研究。④文献研究得知,韩国“食”旅游研究对全球“食”旅游研究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4.
阜康市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示范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天池风景区规划为例阐述生态旅游规划应突破以风景区为主单一的旅游景观格局,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理论,按照景观格局的梯度性变化为依据,以增长旅游线路、丰富景区类型、提高旅游收入为内容,以保护景区资源、开发景区资源为目标,开展基于发展“大旅游”思想的以沈域为单元的全面战略性规划,为实现阜康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孟祥君  靳利民  关晓睿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333-1335,F0003
科学评价旅游资源是制定旅游开发策略的前提.在系统分析吉林省自身旅游资源特征以及在东北三省中所处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旅游资源的状况对吉林省旅游业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一心两域”的吉林省旅游发展格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推动下,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普及和大众消费向多样化的转变,旅游地产应运而生.在对南京幕燕地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环境生态和资源特点,分析研究区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遵循“生态为本、休闲为主、文化为魂”的理念,提出在幕燕地区建设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滨江旅游公馆区、军事主题公园的思路,为幕燕地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湛江、茂名、阳江3市和谐的滨海旅游竞合关系是粤西滨海旅游协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实现途径。基于2012—2017年“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滨海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综合测评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扩充度和重叠度,深入分析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竞争态势与竞争程度。结果发现:①“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呈现“水平低、均衡化”的结构特征,3市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弱,旅游综合竞争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湛江、茂名、阳江。②“湛茂阳”3市滨海旅游综合生态位扩充态势不明显,扩充度水平整体呈现均质化特征,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③“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重叠度高,旅游竞争激烈,旅游协同合作发展水平与效应较低。最后,从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的协同、错位、扩充3个视角科学提出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竞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一” 黄金周的新特点是:①旅游旺季向黄金周两头延伸。由于前几个黄金周的拉动效应和部分游客有意避开黄金周旅游高峰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和北方部分景区提前半个月进入了旅游旺季。铁路、民航、公路长途客运高峰提前。中西部地区旅游明显升温,形成了黄金周旅游的新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五一”黄金周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统计表明:①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8710万人次,比上年“五一”增长18.1%;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数据的视角对1993—2013年我国国家社科基金旅游项目进行了全样本统计和研究,并采用SPSS17.0软件对项目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单位所在省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借助ROSTCM6软件对项目主题进行了语义网络分析,全面展示了国家社科基金旅游项目反映的我国旅游发展格局,系统认识和评价国家社科基金旅游项目对我国旅游研究的贡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四明山红色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的优势、机遇及劣势与挑战的分析,提出了开发与建设四明山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六大策略,即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开发策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开发策略、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策略、"红绿结合"的开发策略、区域合作策略、基于和谐旅游发展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开发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与旅游开发,对促进海峡两岸旅游区的建设发展和祖国统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市场、区位及政治优势,但目前存在"散、小、弱、差"等问题。在开发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时要注意闽台合作、联合开发、重点开发、突出女神文化牌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使之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为破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鉴共生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共生—共建—共享"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政府、企业和旅游者角度提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最终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和交流方面的六大融合矩阵。  相似文献   

14.
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闽侯光明温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旅游开发是福建省旅游业近阶段焦点之一.开发模式创新是温泉旅游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在总结国内外其他学者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推动力、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温泉与其他产业的对接、温泉主题文化、温泉度假区代系、温泉企业经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解构,以闽侯县光明温泉为例,对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旅游配套设施、管理、营销与服务上缺乏智慧引领,从基础保障体系构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四方面提出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架构及创新发展策略,以期对福建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淮南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与经济转型的挑战,而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淮南市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淮南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淮南发展工业旅游的设想,为逐渐提升淮南旅游经济竞争力和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与传统规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建立乡村旅游"反规划"发展模式为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是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作为全国环保系统示范试点,牢牢把握这个历史机遇,从目的、原则、定位、步骤四个方面进一步理清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思路,并结合内蒙古的实际,遵循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的方法,确定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内容,确立了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要向数据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水平、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