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竞合模式:粤西与海南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一级核心的粤西沿海旅游区与海南旅游区的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且地域临近,存在竞争关系。分析了粤西、海南实施竞合模式所具有的条件,并利用“竞合模式”探讨了粤西沿海旅游区和海南旅游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建立粤西—海南旅游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合作战略,以期增强整体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协同共生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必经之路,将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进行重新配置,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对长吉图区域内9个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旅游生态位重叠度进行测算,并使用SPSS22.0软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城市的旅游生态位差异较大,长春、吉林、延吉综合旅游生态位居前三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根据系统聚类谱系图,将区域内城市分为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增长极城市、边缘城市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城市提出对应的旅游发展策略;(3)区域内城市的竞争压力较大,各维度旅游生态位重叠度均超过0.7。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物流业将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态位理论提出"物流生态位"的概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模型,通过建立城市物流发展竞争力的生态位评价指标维度,对环渤海经济圈10个典型城市的物流发展的相互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分离和生态位共生,提出各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位的河南各地市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生态位的概念出发,构建了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根据对河南省18地市2000-2005年与旅游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收集,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了18地市在河南省中的竞争生态位,进而采用Arcview、SPSS13.0等软件对18地市进行了时空对比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索18地市处于目前生态位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选取3大类25个指标,构建了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滨海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研究,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将我国滨海城市划分为7个等级,总结出上海、广州、天津既是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又具有服务接待、中转功能,以公路、铁路、航空为通道构成近似"弓箭型",在空间上形成沿海地区"三核"极化特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提出我国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组织:培育旅游综合竞争力,拓展高档次竞争平台;提升旅游服务竞争力,稳定客源市场竞争力;挖掘城市和产品特色,升华旅游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提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从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向跨界竞合新阶段迈进,了解各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在发展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已成为必然。在数据可获性的前提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PCA),采用SPSS22.0软件对云南八个边境地市州旅游指标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和红河州旅游竞争力最强,德宏州其次,文山州、普洱市、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和怒江州为较弱的空间格局形势。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提升云南边境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旅游开发实践的驱动,我国旅游规划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存在旅游规划模式化,忽视规划区的“地方性”,缺乏规划区的区际与区内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等,使规划区功能、产品、市场等定位不准,策划的项目与周边区域雷同等问题突出。在旅游规划中加强目的地竞合分析是寻求目的地特色、准确定位、优化线路、创新产品体系等的前提和重要、有效的技术手段。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竞合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并以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的区内和区际旅游空间竞合进行分析,提出了芜湖市旅游功能定位、战略目标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着重结合生态学中“生态位“这一概念通过理论分析阐述出生态位重叠使大学毕业生失去竞争优势,实然生态位与应然生态位的差距造成了“回炉“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2)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3)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4)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开发趋近成熟,规模效应初显,旅游目的地竞争也应适时调整策略.整合资源、抱团竞争成为区域旅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北宋遗留的历史胜迹非常丰富.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开封“宋文化”主题为切入点,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为指导理念,提出文化旅游圈的构想,论述了“宋文化”旅游圈的功能与构建对策,以期为构建此文化旅游圈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定量对比分析了安阳与邻市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安阳的旅游整体竞争力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均居于首位,既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又具备成为区域性中心旅游强市的发展潜力;但安阳市的旅游现实竞争力比长治差,高于其他地市.在旅游环境支持力方面,在6个城市中排第四位,环境支持力度效果不佳.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安阳旅游竞争力对策,从而为其打造区域性中心旅游强市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举旗心有方向,落子胸有成竹。从"生态建市""生态立市"到"生态之城",再到如今的"全民动员",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接续打造日照市的绿色发展版图。双亿综合大港、临港产业基地、阳光度假海岸、水上运动之都、生态宜居家园、大学科技园区、滨海文化名城、北方绿茶之乡——"八张名片"一展黄海明珠风采,让日照这座年轻的港口城市魅力无限。"联合国人居奖"的金字招牌、"东方夏威夷"的美誉,镶嵌在齐鲁"仙境海岸"滨海旅游带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滨海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环湾型、陆岛型、新城型等空间模式,造成的生态效应错综复杂.新近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将沿海地区作为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轴线,生态效应更应得到高度关注.对此,完善生态管治是规避生态风险、应对生态问题的关键举措,要从加强滨海生态过程的链式管治、优化滨海城乡规划的综合效应、促进滨海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等方面着力推进,为我国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与陆海统筹战略的深入推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构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1—2020年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呈现出大湾区东岸>大湾区北岸>大湾区西岸的空间分异特征;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类型2011—2015年以体育产业滞后为主,2016—2020年以旅游产业滞后为主;体育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增长趋势明显,但总体耦合协调度等级不高,基本上处于中轻度失调阶段和过渡阶段;城市群内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均衡,呈现出以香港、广州、深圳、澳门为核心,由内到外圈层逐渐递减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上述研究,从区域政策协同、空间布局协同、产业分工协同、交流平台协同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体育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扩大和调整,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重视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有效推进城市化和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关键所在,它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区域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运用定量方法,比较分析了铜陵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企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城市环境等8个方面区域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铜陵市具有良好的区位竞争优势,在皖江城镇带中具有较高的区域竞争力水平,产业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但总量规模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是阻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旅游资源非优区——湖南省祁东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祁东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旅游景点间的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资源点的连接度不强,各旅游资源点的可达性有待提高,整体空间结构不合理。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两心、两轴、两组团”的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增加旅游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协作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17,(12)
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不仅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新兴领域。特别是对于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已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文化上来看,京津冀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根源和财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的出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政策条件更加成熟。但其发展中仍需解决一系列难题,才能够使这一战略全方位实施,收获经济文化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推动海洋旅游的发展,打造海洋旅游拳头产品,丰富我国旅游产品种类,提升我国海洋旅游国际竞争力,国家旅游局将2013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发展情况。通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区域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三大区域自身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使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厘清“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演进机理有利于区域水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水”共治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0—2020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三水”协同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子系统的状态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距较大;“三水”系统耦合度整体上处于良好耦合阶段;“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小于耦合度,其耦合协调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不充分发展态势和分化状态。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是逐年向优质阶段提升。其次,用Tobit对“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回归,得出环境保护水平、能源消耗水平、产业发展水平3个因素对“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共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建立多环境要素系统联动机制,以及跨界河流水污染联合防治及水环境保护政策与督察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