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强  龙耀庭 《环境化学》1989,8(2):44-48
用GDX-102树脂将水样中腐植酸与低分子量有机物分离并富集,对病区及非病区饮用水进行自由基ESR信号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饮用水在ESR表征上有明显差异,病区水含有较高浓度的自由基.GC-MS分析鉴定的结果表明,病区饮用水中有机物浓度比非病区的高,并含有较多的可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化合物2,6-二特丁基-1,4-苯醌.对自由基的可有致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水型砷中毒区的水化学环境与砷中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各饮水型砷中毒区的水化学特点受沉积环境和气候因素所控制,砷中毒的流行和发病程度与其地下水的水化学环境、水中砷的形态和价态有密切联系。在实地考察监测和对台湾、新疆、内蒙古、山西、吉林饮水型砷中毒病区环境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饮水水源中总As、As(III)、甲基胂、腐植酸与砷中毒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病区病情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除台湾外,各砷中毒区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各病区多分布在沉积盆地中心或平原内相对低洼的地带,饮用的地下水均取自中新生代地层;砷中毒病情不仅与总砷含量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还与As(III)和甲基胂的浓度直接相关。台湾、内蒙古和山西病区地下水为富含有机质的复杂还原环境,水中不仅As(III)含量高,且检出有机物、腐植酸和甲基胂,新疆和吉林病区地下水为以无机砷中As(V)为主的氧化环境,吉林病区未检测出甲基胂,这是新疆与吉林病区患病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防病改水、砷中毒的预报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对大骨节病区及非病区饮用水,用树脂吸附法富集其中的有机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样品的主要成分为各种脂肪和芳香烃类及含氧、硫、氮的化合物。病村饮水中鉴定出较高浓度的醌酚类化合物,表明这两类化合物对大骨节病病因的研究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翠  彭党聪  张新艳  常青  王红叶  赵爽 《环境化学》2014,(11):1994-1998
本文主要对污水生物处理中常见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醇、乙醛、甲酸、丙酮、乙酸异戊酯进行研究,甄别出干扰物,对不同浓度干扰物的影响及干扰物存在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测定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乙醇对葡萄糖测定无影响,甲酸、丙酮和乙酸异戊酯使测定结果存在负偏差,乙醛使测定结果存在正偏差,且偏差值随着有机物浓度和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建立了蒽酮-硫酸法葡萄糖含量测定的校正方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领域采用该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二室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测定有机物在自然沉积物上吸附与解吸速率常数的方法,并预测了有机物在沉积物上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供一个在没有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简称GC/MS/DS)情况下,进行饮水中有机物分离鉴定的方法。通过大孔树脂Amberlite XAD吸附、不同溶剂洗脱,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分离等步骤浓集和分离饮水中有机物。然后在薄层板上用萤光激发光谱鉴定多环芳烃;根据在硅胶柱洗脱液中的位置和气相色谱中保留时间这二个参数鉴定其它化合物。 本文测定了包括有机氯农药、硝基化合物、氯代芳烃、酚类、蓉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等六类共三十四个有机物的鉴定参数。 用本法以某市自来水中检出五十二个组分,其中巳鉴定的有六六六四种异构体、1,2,4-三氯苯、萤蒽、(艹屈)、芘、苯并〔a〕芘等九种有机物。  相似文献   

7.
腐植酸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处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鹏康  王晓昌  白帆 《环境化学》2005,24(5):533-537
以TOC和UV254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腐植酸的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效果,运用HPLC和热裂解-GC-MS分析考察了氧化前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官能团构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臭氧单独作为氧化剂对水中TOC基本上没有去除作用,但均能导致水中UV254浓度的降低;在几种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对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其中以O3作为催化剂的效果最好,Fe^2+次之,而Mn^2+和Cu^2+的催化效果较差;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化均导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向小分子的方向转移,氧化后水中以羧酸、醇、胺、酯、醚、烷烃为代表的含氧基团和饱和构造基团明显增多;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均有助于改善混凝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效果.关键词腐植酸,臭氧,过氧化氢,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有关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Smin)的定义,介绍了热力学测定方法、动力学测定方法和扩散测定方法等3种测定极限浓度的方法。正确测定有机物生物降解极限浓度对开发微量有机物生物高度净化新技术,寻求提高现有生物处理技术净化效果的途径,污染环境的修复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志伟  贝尔  汪隽  张晓健  陈超 《环境化学》2021,40(1):185-194
天然含氮有机物是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天然水体中的形态及分布对环境质量有显著影响.本文围绕水中天然含氮有机物在氮循环中的地位、迁移转化以及其在国内主要水域中的分布情况,对天然含氮有机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我国不同水域中溶解性含氮有机物(DON)浓度相差较大;其中水体中DON浓度一般在1.0 mg?L-1以下;沉...  相似文献   

10.
液相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气相OH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水杨酸溶液相OH自由基,生成的荧光产物2,5-二羟苯甲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气相OH浓度,根据此原理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气相OH自由基的测定方法,并利用气相OH标准发生源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得到了气相OH浓度与荣光响应关系。由相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浓度与标准OH气流中的理论浓度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高砷暴露的健康危害是环境与健康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水砷含量及暴露人群饮水量参数的季节性变化可能影响饮水砷暴露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选择内蒙古饮水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测定丰水期(2013年5月)和枯水期(2013年12月)居民饮用水和尿液各形态砷(三价无机砷iAs~(3+)、五价无机砷iAs~(5+)、一甲基砷MMA~(5+)和二甲基砷DMA~(5+)+)含量,研究砷暴露量和尿砷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丰水期水砷含量(134.4±25.8)μg·L~(-1)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63.2±38.1)μg·L~(-1),且丰水期水中iAs~(3+)的含量(58.9±51.2)μg·L~(-1)也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00.1±49.0)μg·L~(-1)。研究人群丰水期通过饮水的摄砷量为313.1μg·d~(-1),低于枯水期的378.6μg·d~(-1)。此外,丰水期居民尿液总砷含量(218.6μg·L~(-1))显著低于枯水期(283.1μg·L~(-1))。丰水期女性居民尿液iAs、MMA~(5+)和总砷含量随当季饮水iAs~(5+)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枯水期女性尿液MMA5+含量随当季饮水iAs~(3+)及iAs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可见,病区居民饮水砷暴露量与尿砷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饮水砷与尿砷的关系受饮水砷形态、季节变化及性别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其虎 《环境化学》1991,10(6):68-72
本文提出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水中有机物的组分进行分离。研究水样的电导率、离子浓度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水样中有机物分子量大小分布的特征,同时,探讨了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与凝聚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级氧化技术成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测定及测定条件等相关问题的探索,成为发展高级氧化技术的重要条件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分光光度法为主要分析方法,以二甲亚砜作为·OH的探针试剂,对Fenton反应及其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H2O2初始浓度为11.5mmol/L,Fe2+/H2O2的浓度比值在1:23左右,pH范围为3~4时,·OH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铁-多羧基有机酸光化学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该体系可以由内源生成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对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归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30年来有关该体系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机理概述、均相体系研究进展、异相体系研究进展以及研究展望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从反应机理来看,吸附反应、光诱导反应、光链反应和有机物降解是该体系的重要反应过程,主要涉及配体和自由基的生成反应,以及铁的氧化还原循环反应。体系活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多羧基有机酸铁配体的光化学活性大小。异相体系中,吸附态铁配体与溶解态铁配体共同参与光催化过程,对污染物的降解均有贡献。影响体系降解目标物的重要因素包括铁氧化物的种类和剂量、多羧基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pH、光源波长和强度、氧气、金属离子、目标物的中间产物以及体系内活性物种的竞争反应等。其中,有机酸存在最佳浓度,铁氧化物存在最佳剂量,而有机酸最佳浓度与其在铁氧化物表面上的饱和吸附浓度密切相关。今后,基础研究方面需联合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穆斯堡尔谱、薄膜扩散梯度-荧光分析等先进实验技术,结合表面络合模型等才能取得重要突破;应用研究方面,构建适于实际工程运用的高效光化学反应器和废水处理集成工艺、重金属脱毒技术,扩展铁氧化物在土壤有机物降解及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范围,是重要的扩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采用罐采样方法在贵阳市采集了环境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Dean-switch/FID/FID技术,分析了59种大气光化学活性挥发性有机物,并计算了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及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结果表明,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23.06±17. 85)×10~(-9),其中丙烷的体积分数最大.贵阳市不同类别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占比为:烷烃(58.77%)苯系物(16.41%)人为源烯烃(10.84%)炔烃(8.86%)植物源排放VOCs(BVOC)(5.12%),不同功能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总臭氧生成潜势为91.51×10-9(体积分数),其中苯系物对总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约占38%);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为6.15 s-1,烯烃类对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多层次了解污染场地有机物污染特征,本研究选取生产过农药和涂料产品的某复合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场地不同区域环境空气、土壤气以及土壤等3种介质中有机物污染特征,比较了不同区域不同介质中有机物的存在差异,同时对不同深度土壤及土壤气进行了污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有机物成分复杂,环境空气、土壤气和土壤的3种介质中共检出354种物质,土壤中检出物质数量多达177种,环境空气90种物质,土壤气共检出153种物质.从物质种类组成来看,主要为苯系物、含氧有机物、烷烯烃以及含卤有机物(主要是含氯有机物);该场地环境空气存在较为严重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不同区域环境空气TVOCs浓度高于国内主要城市城区和部分工业区检测值,涂料环境1#VOCs污染最严重,苯系物和含氧有机物是主要的浓度组成物质,多来自于涂料和农药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不同区域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程度不同,就不同区域而言,原农药区浓度最高(19.27 mg·m-3),涂料区1#浓度最低(13.41 mg·m-3);不同土层土壤气VOCs污染程度不同,涂料区两个区域2 ...  相似文献   

17.
两次相平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氯代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6种水中挥发性氯代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两次相平衡/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系统推导了气液等体积和非等体积平衡,只分析气相就可测定水相浓度的理论关系式,研制了可变相平衡器。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域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及重要生态经济区,选取鄱阳湖东南部地下水有机物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定性共鉴定出4类32种有机物;检出率超过50%的有机物共10种,其中80%的有机物检出率达到了100%;定量出的有机物中邻二甲苯质量浓度平均值最高,为2.33μg·L~(-1),滴滴涕的质量浓度平均值最低,为0.02μg·L~(-1),暗示研究区地下水已受到了有机物的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有机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致癌与非致癌风险;但有机物具有长期残留性及慢性毒性等特征,探究鄱阳湖区域地下水有机物的污染源及有机物的降解工作仍需进行。  相似文献   

19.
城市大气颗粒物表面半醌自由基的测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上海市城区和郊区两个典型站位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二氯甲烷萃取分离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ESR)分析测定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稳定自由基.结果显示,测试样品的波谱特征表现为显著的三重信号峰,且g因子值均在2.00379—2.00395范围内,通过与醌类标准物质图谱比对,可以判断颗粒物表面至少吸附1种邻位半醌自由基.对自由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自由基浓度的时空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显著:闵行采样点的半醌自由基浓度远高于普陀采样点;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夏秋季半醌自由基浓度低于冬春季,其中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半醌自由基在不同粒径颗粒上的分布,呈现PM2.5>PM10>TSP的变化规律,说明自由基更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  相似文献   

20.
以大环多胺镍配合物[NiL](ClO_4)_2为催化剂(L=1,8-二甲基-1,3,6,8,10,13六氮杂十四烷),H2O2为氧化剂,碱性品红为底物,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投入量、底物浓度、反应溶液pH值、反应温度、常见阴离子和天然有机物对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 H=6,催化剂浓度200μmol·L~(-1),碱性品红浓度15 mg·L~(-1),氧化剂投入量0.12 mol·L~(-1),在50℃下反应催化速率达最大值,10 min内碱性品红脱色率96.7%.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发现[NiL](ClO_4)_2-H_2O_2反应体系中主要起氧化降解作用的自由基是O_2~-·,并推测反应机理为:过氧化氢与大环多胺镍配位化合物的中心离子镍配位,形成一个五配位的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能给出超氧离子,超氧离子降解碱性品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