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大气污染物日变化特征的WRF-Chem 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气化学完全耦合模式WRF-Chem 对天津市环境空气中特征污染物CO、NOx、O3、PM2.5 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天津市CO、NOx、O3、PM2.5 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O3 浓度在中午出现最高值,夜间浓度较低;NOx、O3、PM2.5 在晚上和清晨出现高浓度,午后至傍晚浓度较低.O3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午市区比郊区浓度高,夜间郊区浓度高.其他污染物则均表现为市区浓度高于郊区.在当日东北风情况下,周边地区对天津市污染的影响较小,4 类污染物主要是受本地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海瓦里关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4月2日~5月23日,对瓦里关大气中的气相和颗粒相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总PAHs浓度为7.43~29.96ng/m3,气相PAHs的浓度为7.01~26.10ng/m3,颗粒相PAHs的浓度为0.28~7.84ng/m3,气相中PAHs占总浓度的66.5%~98.8%.气粒分配系数(Kp)与过冷饱和蒸汽压(PL0)呈良好相关性(R2=0.67~0.92),斜率(mr)均>-1.瓦里关大气中PAHs的浓度受温度、风速、大气逆温层、大气长距离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和番禺气象局地面观测的CO2浓度资料对SCIAMACHY反演得到的对流层CO2产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CIAMACHY产品能较好地反映对流层CO2的分布状况,在珠三角地区反演和观测的残差为1.29×10-6,相关系数为0.69,可用于分析区域对流层CO2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03~2009年SCIAMACHY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显示:广东地区对流层CO2柱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浓度年均值和年增长率分别为384.84′10-6和1.53′10-6/a,大于全球和我国同期的观测结果;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浓度均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 ,相同季节内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粤西地区CO2柱浓度的年增长率最高,为1.82′10-6/a,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年增长率相当,分别为1.65,1.64′10-6/a,粤北地区的年增长率最低,为1.61′10-6/a.  相似文献   

4.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O2 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 .由大量观测事实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瓦里关山大气CO2 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 ,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O2 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地区大气CO2 本底数据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市3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收集的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NO2、CO、O3、PM2.5、PM10)数据,对2018~2020年北京市5个交通站点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并与11个城市评价站点及2个背景点(密云水库、定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3a间各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除PM10外,交通站点各污染物浓度降幅均大于城市评价站点.2020年交通站点NO2降幅最大,比2018年下降了31.37%.除个别时期外,5种污染物浓度在交通站点比城市评价站点普遍高出3%~50%.且以NO2最为突出.(2)2018~2020年各监测站点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不同.O3夏季高、冬季低,最高值出现在2018年6月;其余4种污染物浓度基本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2018年3月受沙尘及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浓度出现了极高值.(3)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污染排放的影响,比较了5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2019年同期相比,疫情后三个阶段的NO2下降最为显著.交通站点NO2、CO、PM2.5平均降幅比城市评价站点高出了4.81%、10.21%、4.38%.  相似文献   

6.
高藻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及卤代烃生成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O3、ClO2、Cl2 3 种氧化剂对高藻期原水中藻类、细菌、有机物的预处理效果,分析了不同氧化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原因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O3杀藻灭菌作用明显强于 ClO2和 Cl2,对 UV254 表征的具有共轭结构或含有芳环结构的不饱和有机物去除率较高.试验水中三氯甲烷(CHCl3)前体物含量高达 80μg/L .与Cl2相比,O3、 ClO2预氧化处理能显著地控制 CHCl3生成,并有效地降低 CHCl2、CCl3 前体物含量,二者对 CHCl3 生成量的影响不同.3 种预氧化方法均不会使水中 CCl4 含量增加.CHCl3 是原水预氧化后生成卤代烃的主要成分.3 种预氧化处理工艺适宜的浓度与反应时间分别为 O31.5mg/L、15min, ClO24.0mg/L、30min,.  相似文献   

7.
烟气中水、氧含量对羟基资源化脱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强电场电离放电方法,将烟气中H2O、O2通过电离、分解和超激发,形成羟基和水合电子等自由基.在无吸收剂、催化剂条件下,自由基直接氧化SO2生成H2SO4微滴,再用电收雾器加以回收.结果表明,烟气中H2O含量对硫脱除率的影响率比O2的影响率高出1倍,H2O、O2含量对SO2脱除率影响比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偏离度为4.3%.烟气中H2O、O2的含量可满足强电离放电羟基自由基脱硫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Ag-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了Ag-ZSM-5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并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O在该催化剂上的选择性还原机理.结果表明,以丙烯为还原剂,有O2(3.6%)存在时,Ag-ZSM-5有良好活性,在773K时N0还原成N2的转化率达68.8%.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认为N0还原为N2的过程中,NO以NOx吸附态形式与丙烯的活化物种CxHy或CxHyOz反应,生成有机-氮氧化物(R-NO2或R-ONO)中间体,再进一步反应,最终生成N2;催化剂表面形成有机-氮氧化物是关键步骤,Ag的作用是促进形成NOx,O2 的作用是促进C3H6活化及NO转化成Nox,并且O2是有效产生有机-氮氧化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与催化联用技术分解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与催化剂MnO2联用技术对苯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MnO2可充分利用O2和产生于介质阻挡等离子放电区的O3,能够增加苯氧化分解为CO2的程度,且苯去除的能量效率是不用催化剂时的2倍.催化剂MnO2苯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能量密度低于564J/L时,MnO2离放电区的距离越近,苯的去除效果越好;当能量密度高于1051J/L时,苯的去除效果与MnO2离放电区的距离有关并有一个最佳值.阐述了苯在等离子体放电区以及MnO2上的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青海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在夏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的日变化则相对平稳;现场连续监测结果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试验室(NOAA/CMDL)分析的气瓶采样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与全球大气CO2监测资料有很好的可比性;1995~2004年瓦里关地区大气CO2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83μmol/(mol·a),其中以1998~1999年和2002~2003年最为明显.2003年我国内陆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增长率达到了2.70μmol/(mol?a),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其年增长幅度略小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系统(WMO/GAW)中北半球近海的同类监测台站,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内陆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年平均值约增加了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