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DO-stat补料分批培养的方法积累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B510(AlcaligeneseutrophusmutantB510)能以葡萄糖为碳源在无机合成培养基上积累聚β羟基丁酸.为消除发酵过程中底物的抑制和优化DOstat分批补料培养中的补料速率,建立了真养产碱菌突变株B510的比生长速率μ和底物浓度S的数学模型,并求得其生长得率Yx/s.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个计算路线优化出在生长期每一个DO信号所要补加的底物量为13g/L;按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PHB积累期最佳葡萄糖浓度为35g/L,硫酸铵为16g/L.通过DOstat补料分批培养,最终细胞浓度为80g/L,PHB的产量为62g/L.  相似文献   

2.
以焦化厂废水中分离得到的一些苯降解细菌为出发菌 ,通过遗传突变方法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 1,3 二氯苯的突变株PF 11.在合适条件下突变株PF 11培养液对 1,3 二氯苯的降解速率可达 31mg (L·d) ,并伴随着有效的氯离子释放 .经初步鉴定 ,突变株PF 11为以前未见报导的革兰氏阳性Bacilluscercus菌 .菌株PF 11的底物专一性较低 ,对单氯苯和 1,2 二氯苯均有降解作用 ,降解能力为单氯苯 >1,3 二氯苯 >1,2 二氯苯 .初步推测最初反应步骤是双加氧酶催化的分子氧攻击苯环形成二氯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3.
李婷  任源  韦朝海 《环境科学》2013,34(7):2899-2905
针对生物降解过程容易受到外界不利环境影响及低浓度下动力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制备了具有吸附功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并研究了对间甲酚的降解.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固定化载体中加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聚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PHB)和粉末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结合硼酸法制备了具吸附功能的PVA-SA-PHB-AC复合载体,并用其包埋固定化1株间甲酚优势降解菌Lysinibacillus cresolivorans,考察了载体微观结构、稳定性及扩散性对固定化微生物降解间甲酚的影响.结果表明,PVA-SA-PHB-AC载体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5.30m2.g-1和33.68 nm,对间甲酚的吸附容量和扩散系数分别为3.86 mg.g-1和5.62×10-8m2.min-1,可稳定使用60 d以上;固定化L.cresolivorans的间甲酚去除为吸附-降解的耦合,去除速率由载体传质速率与微生物降解速率共同决定,间甲酚浓度低于350 mg.L-1时,载体传质速率小于微生物降解速率,间甲酚去除速率由传质速率决定,浓度高于380 mg.L-1时相反;添加了吸附剂的载体扩散系数会减小,但能耐受更高的底物浓度,且在更宽的浓度范围可以实现高效的降解作用.间甲酚的降解规律及其差异性显示出经吸附功能改性的载体因传质作用的加强而实现反应动力学的提高,并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浓度区间.  相似文献   

4.
B—82细菌的筛选及降解甲胺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受甲胺磷长期污染的土壤中采取土样,经驯化富集后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甲胺磷的细菌B-82菌株,经初步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菌株B-82能以甲胺磷为为施氏假单胞菌氮和磷源进行生长并将其降解为无机磷,此菌能耐受0.5%的甲胺磷。  相似文献   

5.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湖底淤泥分离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CQU01和该菌株的吸氢酶基因hupL缺失菌株CQU012作为出发菌株,分别构建聚羟基丁酸酯合成酶基因phbC单突变株及聚羟基丁酸酯合成酶基因phbC与吸氢酶基因hupL双突变株,以提高其在光照培养条件下的产氢量.以同源重组双交换方法构建含有Em抗性基因的自杀载体,通过接合转移转化R. palustris CQU01菌株,经PCR扩增以及测序验证,成功获得了沼泽红假单胞菌phbC单突变株R. palustris CQU013及phbC-hupL双突变株R. palustris CQU014.相同条件下测定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生长和产氢特性,结果显示,突变菌株生长曲线与野生菌株有明显差异,两株突变菌株的产氢量分别是原始菌株的1.31和1.76倍,达到454mL/L和604mL/L.双突变菌株产氢能力较phbC基因和hupL基因单突变菌株的产氢能力有明显提高,说明phbC和hupL基因对菌株R. palustris 的产氢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研究了工业废水中PAH的前处理及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业废水在酸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萃取PAH的简单前处理方法和采用ZORBAXC8柱与RF-510萤光检测器串联测定7种PAH,用SPD-2AS紫外检测器测定3种PAH的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准确度大于90%,精密度小于5%,各种PAH的检测下限为1.000-0.003ng.  相似文献   

8.
铁-柠檬酸、铁-酒石酸、铁-丁二酸,铁-草酸配合物在高压汞灯的照射下,能使活性艳红X-3B染料水溶液脱色。染料初始浓度在10mg/L ̄50mg/L时,染料脱色为动力学一级反应,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0 ̄3.0时铁-酒石酸,铁-丁二酸的染料溶液脱色效果较佳,在pH4.0时铁-草酸的染料溶液脱色效果最好。铁/羧酸盐配比对染料脱色速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洋现代沉积速率^210Pb—^210Bi法的射线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210Pb-^210Bi法测定海洋现代沉积速率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210Pb-^210Po法和 子交换-EDTA纯化-硫酸钡镭沉淀-α计数法以及厦门大学海洋系经研究改进的分离,纯化^210Pb的离子交换法的测定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0.
酞酸酯类有机毒物在土壤中降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研究了酞酸酯DEHP和DBF二种增塑剂在土壤中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DEHP和DBP的降解速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不同类型土壤对酞酸酯的降解能力是有所差别的,DBP在土壤中比DEHP容易降解,土壤灭菌后,降解能力明显降低,按种接解微生物后,土壤中DEHP降解速率明显加快,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影响DEHP和DBP的降解速率;本试验从土壤中分离出降解DEHP的细菌9株和真菌11株。  相似文献   

11.
草甘膦曲霉生物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霉B21可利用草甘膦为唯一碳源或磷源生长.在pH6.0、300mg/L草甘膦和7g/L葡萄糖组成的共基质底物系统中,草甘膦降解率可达97%.曲霉生长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生长进入减速期后开始快速降解草甘膦.应用分批补料培养方式,在底物浓度恒定条件下研究草甘膦底物抑制降解动力学模型,假设草甘膦和降解酶络合形成五元底物-酶复合物,得到的动力学模型和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其生物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1,3-丁二烯的代谢物产1,2-环境氧-3,4-丁烯和1,2,3,4-二环氧化烷与DNA腺嘌呤和胞嘧啶烷化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以及DEB和DNA大沟侧与不同序列DNA片断生成烷化股间横向联 产物的结构和能量。  相似文献   

13.
从污水处理厂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以BTEX为唯一碳源的阴沟肠杆菌,命名为btex-4,菌种鉴定为Enterobactergergoviaes train:NBRC 105706。btex-4菌在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100 mg/L,p H=7.0,150 r/min条件下对BTEX的降解率依次为90.04%、90.13%、92.68%、95.83%。菌株在p H=6~8的范围内,可以正常生长并在72 h内将底物全部降解。同时btex-4可以降解25~200 mg/L的BTEX,当底物浓度低于25 mg/L时,菌株生长缓慢,当底物浓度高于100 mg/L时,会对乙苯的降解产生抑制,乙苯的降解速率降低。另外,该菌株可以适应10~30℃的温度变化,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率和降解速率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4.
以分离自红树林污泥的厌氧发酵产氢细菌Pantoea agglomerans BH18为出发菌株,利用转座子Tn7构建突变体文库.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与PCR扩增,鉴定转座子插入突变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突变菌TB34,其产氢量较野生菌株明显提高.在初始pH为7.0和葡萄糖浓度10 g.L-1的海水培养条件下,产氢量(H2/葡萄糖)为(2.04±0.04)mol.mol-1,相比野生菌株产氢量提高43%.经过5次连续传代培养,突变菌株TB34表现出稳定的产氢特性.测定突变菌株TB34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产氢量.结果表明,突变菌株TB34和野生菌株BH18都能利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发酵产氢.与野生菌株BH18不同,突变菌株TB34在以木糖为底物培养条件下仍能够发酵产氢,产氢量(H2/木糖)为(1.34±0.09)mol.mol-1,扩大了底物利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乙酸酯冠醚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壳聚糖C2位上活泼氨基与苯甲醛进行反应,制得了Schiff碱苯甲醛壳聚糖(简称CTB),再将合成的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接枝到CTB上,得到壳聚糖-苯并16-冠-5乙酸酯冠醚(简称TCBC),使其在酸性条件下脱去苯甲醛,制得壳聚糖-二苯并16-冠-5-乙酸酯冠醚(简称CTCE)。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CTBC和CTCE对Pb^2+、Cu^2+、Cr^3+、Ni  相似文献   

16.
铁屑过滤—SBR工艺处理棉纺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铁屑过滤-SBR工艺处理棉纺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500-1300mg/L,色度为100-200倍,BOD51120-300mg/L,时,COD去除率可达85%,BOD5去除率和脱色率均在90%以上,出水达到了排放标准,该工艺较适合于中小型印染厂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7.
微电解—SBR组合工艺处理漂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电解-SBR组合工艺对漂染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以微电解作预处理,使 漂染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比值为0.22-0.26提高到0.35-0.57。再经SBR法和炉渣吸附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纺织印染工业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3-丁二烯(BD)的代谢产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腺嘌呤和胞嘧啶烷化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以及DEB在DNA大沟侧与不同序列DNA片断生成烷化股间横向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论认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约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碱基发生2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2者基因毒性差异巨大的分子机制;同时DEB在DNA大沟侧可与多种不同的DNA序列发生股间横向交联,对比在小沟侧只与2种序列交联,此发生股间横交联几率的差异合理地解释了DEB致突的碱基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以聚三氟氯乙烯(PTCE)为卤化剂,悬浮体制样/电热蒸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直接测定水系沉积物(固体粉末)中微量铋的新方法。加入5%PTFCE,利用卤化反应,改善Bi的蒸发。方法的检出限为24ng.ml^-1,相对标准偏差3.2%,该法用于直接测定固体粉末水系沉积积物中的Bi,结果与参考值吻合,回收率99.7-106.8%。  相似文献   

20.
增强的UV—B辐射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最近的文献,回顾了UV-B辐射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UV-B辐射影响植物物候,形态和次生代谢,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竞争性平衡,食物链,植物病原体,物质循环,真菌移植与叶片分解,植物物候,形态和次生代谢的变化是UV-B辐射调控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虽然我们已经适当了解了UV-B辐射对植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温室内植物个体水平的短期响应与野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长期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