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文章对近年来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溶出伏安法、生物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化学传感器法等。列举了不同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适用范围等,并对各自优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及圈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中国中部区域板块新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采用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利用数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加强区域经济间的联系,实现产业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对半干法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几种不同类型的烟气分布器对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塔体内部增设烟气分布器时明显改变流场的分布,通过改变烟气分布器的结构,实现烟气流动的速度矢量、压力梯度和能量在脱硫塔体内部均匀分布,增加脱硫剂与SO2接触的几率,提高脱硫塔反应效率.研究结果为脱硫塔体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鑫  钟儒刚  甄岩  佘远斌  张凡 《化工环保》2003,23(6):322-328
综述了湿法、干法与半干法3种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脱硫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对3种方法在脱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在水合质子的参与下,丙烯酸与DNA鸟嘌呤碱基发生烷化加成的可能的反应过程,从得到的能量关联图可以看出,除了其中的一个分子内质子迁移过程外,其余的每一反应过程体系的能量均是降低的,计算得到的各关键步骤的反应活化能均不大,反应易于进行,根据计算的自由能可以看出,整个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丙烯酸可经过2次烷化加成反应与DNA碱基发生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AM1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3-丁二烯(BD)的代谢产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腺嘌呤和胞嘧啶烷化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以及DEB在DNA大沟侧与不同序列DNA片断生成烷化股间横向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论认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约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碱基发生2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2者基因毒性差异巨大的分子机制;同时DEB在DNA大沟侧可与多种不同的DNA序列发生股间横向交联,对比在小沟侧只与2种序列交联,此发生股间横交联几率的差异合理地解释了DEB致突的碱基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固相萃取(SPE)方法.研究中比较了几种不同吸附剂为填料的SPE柱对NDMA的吸附效果,最终发现了一种以椰壳质活性炭(activated coconut charcoal)为填料的SPE柱对水中NDMA的萃取有较好的选择性,仪器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研究,通过对塔体内部设备的优化,增加脱硫剂与SO2接触的几率,提高脱硫塔反应效率.在分析脱硫塔内多相流体的流动的基础上,建立k-ε湍流方程模型,分析了塔体内部对流场以及与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塔的内部结构对于流场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烟气分布器有助于控制脱硫化学反应,对进一步提高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借模式辨认,建立了N-亚硝基化合物(NNC)的结构致癌活性关系(SCAR)的双区理论模型,153个NNC的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的一致达97.4%。实验事实的模式辨认处理揭示: NNC致癌作用的关键步骤是DNA互补碱对的横向交联,其中亲电中心之一是熟知的α-位,而另一个中心则应是β-位或恰好相当于(?)-位的Υ-位。NNC的SCAR可根据结构与化学活性的关系,做出合理的阐释。本文报导了此模式辨认处理的数学方法、数值结果和数据集。  相似文献   
10.
采用AMI方法计算了环境致癌物1.2-环氧3,4-丁烯(EB)和1,2,3,4二环氧丁烷(DEB)与DNA鸟嘌呤反应过程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及DEB与DNA片段生成烷化交联产物的结构和能量、结果得出:用烷化反应的难易程度难以解释DEB的致突性比EB大100倍的实验事实;强致突的DEB可与鸟嘌吟发生两次烷化反应,生成DNA交联产物,交联后的DNA结构稳定、变形小:而EB则不能交联.这可能为两者基因毒性差异巨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