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某些植物HF伤害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气HF对绿化植物、农作物的伤害阈值,对于正确选择绿化树种,合理进行防污绿化,制定大气环境质量基准以及对农作物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伤害阈值又称伤害临界剂量,即使植物叶片出现最初伤害症状(一般以5%叶片受害面积为标准)的污染物浓度和接触时间。 国外自六十年代以来即进行了较多的试验以确定植物的伤害阈值,而我国这方面工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土壤的铜毒理学数据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了土壤中铜的不同风险水平(P%)的毒害浓度值(P% Hazardous concentration, HCp),并利用淋洗―老化因子校正HCp获得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铜的生态阈值,探讨了土壤性质对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对铜的生态阈值有显著影响,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影响土壤铜生态阈值的最主要因子,可达铜生态阈值变异的80%以上.基于土壤pH值和CEC的两因子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铜生态阈值,其决定系数R2为0.820~0.913;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OC)的三因子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决定系数R2为0.852~0.988.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土壤的铜毒理学数据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了土壤中铜的不同风险水平(P%)的毒害浓度值(P%Hazardous concentration,HCp),并利用淋洗―老化因子校正HCp获得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铜的生态阈值,探讨了土壤性质对铜生态阈值的影响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对铜的生态阈值有显著影响,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是影响土壤铜生态阈值的最主要因子,可达铜生态阈值变异的80%以上.基于土壤pH值和CEC的两因子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铜生态阈值,其决定系数R2为0.820~0.913;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OC)的三因子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决定系数R2为0.852~0.988.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中铜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龙里地区开展降雨连续监测,依据监测结果,配置不同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选择杨梅、油茶等10种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对植物叶片开展模拟酸雨喷淋试验;并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观测喷淋前后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酸雨对贵州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的直接伤害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pH值5.0和4.0的模拟酸雨基本不会影响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pH值3.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枫树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程度地升高,升高率为11.03%和0.62%,其他树种效果不明显;②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其中小果红椿、枫树、白栗和香叶树尤为明显,降低率为28.32%、30.32%、12.21%和11.37%;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叶缘和脉间出现黄白色斑点,有穿孔,其他树种未发现可见直接伤害症状.研究表明,研究区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在2.0~3.0之间;同时,在酸雨对叶片造成可见直接伤害之前,存在隐性直接伤害,对叶片造成隐性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为3.0.依据试验结果,从研究区监测数据分析,目前酸雨对该区植物冠层叶片的直接伤害有限.  相似文献   

5.
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PRTR)制度是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对推动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虽开展过相关试点工作,但尚未真正建立起PRTR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PRTR制度,对补齐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管理短板以及构建多方共治的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十分必要.该研究选取国际上7个规模较大且相对完善的PRTR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两种特定的化学物质——汞和含汞化合物以及苯,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技术要素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共同点为按照一套工业分类系统界定出需要管理的行业范围,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以及对不同化学品设定具体的报告阈值;不同点为覆盖化学品种类和分类方式不同以及报告阈值表征方式不同,且同一特定化学品的阈值设定不同,甚至差别较大.基于对比研究结果,总结国际经验,提出了建立实施我国PRTR制度的相关建议:①制定完善的PRTR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界定覆盖行业范围,参考加拿大和墨西哥PRTR制度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结合使用释放量阈值、生产加工和以其他方式使用量(MPO)阈值、企业规模阈值等表征方式分类设置化学品报告阈值;②从法律政策、社会认知和试点实践等方面逐步推动建立PRTR制度;③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欧盟和经合组织(OECD)等国家和组织的沟通合作,强化我国PRTR制度设计的国际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乐清湾盐度环境梯度下浮游植物生态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4年5月乐清湾海域的调查数据,通过研究乐清湾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利用高斯模型分析研究了在盐度环境梯度下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生态阈值。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长的最适盐度值是26.12,盐度的生态阈值区间为[24.36,27.88],最适生态阈值为[25.24,27.00],实测数据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出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盐度为26.48,该盐度在所得最适生态阈值范围内。此研究结果可为该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与预警提供基准值及预警阈值,可用于乐清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生态阈值是促使生态系统属性发生突变的环境变量的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外生态学界掀起研究热潮.通过详细总结国外生态阈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成果实践应用状况,反映出生态阈值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转变过程、制定生态标准以及实施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强调生态阈值研究应以正确把握时间和空间尺度、理解系统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及阈值检测数学模型的生态学意义为前提;由于背景干扰和人为压力增加了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迄今只有少量的带有阈值的标准和制度尝试性应用于国外资源环境管理实践领域.结合当前国内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定的科技支撑需求,建议谨慎将国内外阈值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管理实践,同时针对国内重点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阈值研究,以夯实"三线一单"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科学基石,提升生态学研究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阈值带理论的废渣地稳态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阈值带暗含了生态系统从一种稳态状态到另一种稳态状态逐渐转换的过程,而不像点型阈值那样发生突然的转变.生态阈值带是生态阈值两种类型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可能更为普遍.运用生态阈值带理论对废渣地稳态转换过程进行研究,由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植被稳态和荒漠稳态之间转换存在稳态生态阈值带、稳态弹性恢复力和稳态极限,井分析了荒漠稳态与植被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表明了生态阈值带研究对自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军泽  陈锡云  岳辉  冯冲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403-2414
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三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输气管线火灾事故的风险定量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管线失效从而导致燃气泄漏,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笔者对输气管线的失效概率及失效后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进行估算,求出了管线的泄漏流量,利用喷射火热辐射模型并依据不同的热毁伤阈值计算事故的伤害破坏半径,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和疏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