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土壤中的汽油,采用外标法,经吹扫捕吸仪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定量。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可以测定土壤中汽油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大气中氯氟烃类物质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低温脱水和低温浓缩,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测定大气中超痕量氯氟烃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对上海市清洁大气中CFCs本底浓度进行了监测,并与日本东京大学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其氨氮的测定干扰物质多,测定难度大.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方法,通过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传统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系统的比较,研究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操作便捷、干扰小、精密度好,中浓度与高浓度废水测定结果能较好的与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结果法吻合,超低浓度废水的测定结果低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为监测工作者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立  王继宗 《环境科学》1999,20(4):89-92
用膜萃取-微脯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环境地表水,工厂排污水,饮用水和汽油等样品中痕量苯,甲苯和甲苯等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膜萃取,微捕集回收率为8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16-3.60%。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缸内直喷(GDI)汽油机上,分别用玻璃纤维滤膜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PUF)+XAD-2”对尾气中的颗粒相和气相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采集,并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PAHs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点火时刻和废气再循环(EGR)对PAH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缸内直喷汽油机尾气中,气相PAHs浓度远高于颗粒相PAHs浓度,在气相PAHs中主要是2环和3环等小环PAHs,而在颗粒相PAHs中则主要是4环及以上的大环PAHs.随着点火时刻的提前,尾气中PAHs总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气相和颗粒相PAHs浓度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随着EGR率的增大,气相PAHs所占比例先减小后增大,颗粒相PAHs所占比例则先增大后减小,总PAHs的排放在整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加入EGR后,GDI汽油机尾气的毒性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6.
对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得到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均良好;当取样体积为250 mL时,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1 μg/L和2.0 μg/L,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均符合实验方法要求;方法也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际水样中的黄磷,相对偏差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7.
对使用甲醇-汽油燃料的汽车尾气排放中甲醇和甲醛进行了场地测定.设计了模拟甲醛和甲醇在大气中扩散的高斯模型,编写了程序并计算了来自各点源和线源的排放浓度.将所得数据进行图象显示,绘出等浓度图.结果表明,应用甲醇-汽油燃料不足以造成对公路旁环境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国际标准机构(ISO)出版了测定环境大气中CO浓度的新标准,ISO8186。即环境大气—测定CO浓度—气相色谱法—结合制订硫化合物、NO_2和SO_2的ISO标准。ISO8186阐明了测定大气中CO含量的气相色谱法,它比标准试验法更加迅速,精确。此仪器在一能小时内测试10个样品。标准还阐明了气体采集、设备安装和测定结果计算的方法。测定方法的标准化可以使国家统计报告进行比较评价。ISO8186属于一般大气质量计划。自1979年以来,日内瓦组织已制定了10项标准,现正在工作的还有26个标准。该标准不制订可接受的污染数量,以留给地方当局处理,但提供制订比较含量的方法。大多数ISO大  相似文献   

9.
李湘  李忠  罗灵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95-1700
采用Norit RB1和Monolith两种活性炭吸附气相中低浓度的二苯并呋喃,测定了二苯并呋喃在2种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分析了气相主体浓度、温度和二苯并呋喃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固相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二苯并呋喃在Norit-RB1和Monolith活性炭上的吸附相平衡;二苯并呋喃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速率受固相扩散控制;固相有效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相浓度和二苯并呋喃初始浓度对固相有效扩散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测定北京交通干道大气中芳香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毛婷  徐晓斌  王瑛 《环境科学》2009,30(10):2845-2851
为了更全面地获得城市大气中芳香烃的基础数据,借助具有强大分离、检测复杂样品能力的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于2007年国庆期间对北京交通干道大气中芳香烃进行了采样分析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气中芳香烃检测范围较一维气相色谱法宽,可同时测定单环芳烃和部分多环芳烃,并能将目标芳香烃更好地分离和定量.观测期间,在北京交通干道大气中检测出30多种芳香烃,其中,单环芳烃平均浓度为0.75×10-9~24.64×10-9C(碳单位体积比),甲苯浓度最高,间、对二甲苯与乙苯浓度次之;多环芳烃平均浓度为0.03×10-9~2.28×10-9C,萘浓度最高,2-甲基萘、4-甲基联苯浓度次之;四环以上的稠环芳烃则没有检出.芳香烃浓度变化明显受天气因素影响.高碳数芳香烃之间相关性很高,而苯、甲苯与高碳数的芳香烃相关性较差,表明两者可能受汽车尾气和汽油挥发之外的其它源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测定水中三乙胺浓度的项空-气相色谱法。在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强碱性时水样中的三乙胺在气、液两相间分配直至达到平衡,取水样上方气相样品,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FID)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中待测物质浓度。实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三乙胺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试时具备良好的响应线性,相关系数〉0.999。加入无机盐氯化钠后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测定下限可以达到0.5mg/L。  相似文献   

12.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对呼市小学生和对照点草原牧民尿中的1-羟基芘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两地区大气颗粒物和气相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以便进行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小学生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采暖季节高于非采暖季节;且显著高于对照点的浓度;尿中1-羟基芘的浓度与空气中全态PAHs的化合物芘或BaP有很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交通路口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监测,讨论了交通路口大气中VOCs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并将历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VOCs浓度有增加的趋势.使用无铅汽油后,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组成比例有所变化,芳香烃的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甲醇浓度,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回收率大于95%,检出限为0.4mg/m3该方法已应用于大气中甲醇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气相色谱法和ICP/MS法测定瓶装纯净水中碘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ICP/MS测定结果略高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同时,ICP/MS法更简便快速,适合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三氯甲烷一次萃取,FID-气相色谱法测定鱼塘污染水体中的灭扫利,检出浓度<0.02mg/L,回收率>80%,精密度<4.0%,本方法可用于水中灭扫利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溶存甲烷的分布与释放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赵静  张桂玲  吴莹  杨晶 《环境科学》2011,32(1):18-25
2008年1月和9月对长江的中、下游和长江口进行了调查,2007年9月~2008年8月每月在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调查,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长江各站位水体中甲烷的浓度并用Wanninkhof公式估算向大气的甲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中、下游表层水中甲烷平均浓度为(330.8±186.9)nmol·L-...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水中灭多威的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戌一炭固相萃取环境水中微量灭多威,然后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灭多威的检测限为0.2ng,水样中的了低检出浓度为0.2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100.7%,高、中、低3种浓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六氯丁二烯,当水样体积为500mL时,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μg/L.该方法水样前处理简单、溶剂用量小、回收率高、灵敏度和精密度好,适合生活饮用水中低浓度六氯丁二烯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概述用高分辨力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比较试验物质与参考物质的经过精确测定的滞留指数是一项在复杂混合物中鉴定单一成份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精确的测定滞留指数,除需要恒定的GC参数外,还需要非常精确的测定净滞留时间。尤其在运用logt_s/同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