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2):2+51-F0002,F0003
现有的自然地理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社会经济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对划分国土空间的分异状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源开发,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突显,亟需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环境功能,规避新的布局性污染,确保生态安全,维护人居健康。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战略由产业调整向空间调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山 《绿叶》2011,(7):7-12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的是要实现在开发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划分、设立主体功能区划监管机构、健全法律保障是实现途径。探索跨区域的开发权流转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区域政策体系是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3.
“多规合一”的空间管治分区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从多规空间分区存在的差异分析入手,重点分析技术方法与编制思路差异、空间边界与管制手段差异。其次,对"多规合一"实践中的空间矛盾解决途径进行梳理,包括空间图斑差异协调模式、机构改革和规划事权改革模式、构建新的空间管制体系模式,总结存在的困难与障碍。最后,抛开部门之争和体制障碍,不局限于技术手段衔接,践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探索提出一套具有可推广、复制特征的"三条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大空间(城镇、农业、生态)+八大空间管治区"县域空间管治分区体系,配合空间管治规则的融合与创新及部门空间事权的分离与引导,达到用途管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我国已正式启动《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近年来,国务院每年都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制定《生态补偿条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多规合一"的空间优化布局体系。在分析生态文明与"多规合一"关系、姜堰区城乡空间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展与保护协调、布局与功能配套、集约与生态并重等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对"多规"空间布局的要求,进而提出生态导向的"多规合一"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发展趋势与区域协调等方面分析空间发展条件,进而确定空间管控分区和要素布局体系,以及其他规划与"多规合一"空间的衔接。以姜堰区为例,探索可持续的城乡空间格局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生态底线控制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观点     
《绿叶》2013,(7):119-120
中国政府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布局,也就是要用国土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指导,合理开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其次是全面促进节约资源,也就是要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各项工作。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身要做的重点工作,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保护或者叫生态保育,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  相似文献   

7.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省级环境功能区划与国家级、县(市)级环境功能区划之间还存在上下衔接的关系.生态功能区划是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环境功能区划的上位规划;新疆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功能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空间上的细化.科学认识省级环境功能区划与多个区划之间的关系,对明确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的定位、类型划分以及管理要求的深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2):8-8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开发。要借鉴汲取已有的经验教训,规划一开始就要按照"两个可持续"要求搞好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编制好规划。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底线,科学划定"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依据主体  相似文献   

9.
根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内容和目标,通过系统分析,将其动态过程、因果反馈、评价系统及优化调控等归结为多目标非线性动态规划问题,将其运行空间表示成一个三维结构,用数学与电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建模与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研究对形成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调控机制、透视发展前景、加强能力建设等具有现实意义,也充实和完善了有关区域生态文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旋  许振成  郭梅 《四川环境》2010,29(1):65-69,8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与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实现的环境政策体系非常紧迫。文章在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与环境管理目标。按照"主动引导发展"的思想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保障各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与全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差别化"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已经近两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沿线省市的发展质量,更是全国范围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进展与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统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空间管控、绩效考评等角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主体功能区划存在定位与理论基础不明、技术方法不统一、实证研究空间相对集中等问题,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主体功能区分类,建立统一的面积比例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和基础数据库来规范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境资讯     
【环境新闻】2010年国内十大环境新闻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国务院审议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1300多处生态地区严禁各类开发活动;3、"十一五"环保规划任务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实现;4、《重金属污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经过近45年的探索发展,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五年综合规划统领作用未有效发挥、规划实施管理较为薄弱、规划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美丽中国建设起步开局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规划要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属性、建立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石腾飞 《绿叶》2015,(Z1):31-37
阿拉善荒漠草原特有的药用植物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劲的消费需求引来众多外来人员无序滥采滥挖,不仅造成当地牧民与外来人员的矛盾与对立,更使原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市场经济的"开发"是否一定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势不两立?"沙产业"的兴起把人类的消费行为纳入到生态系统建设之中,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强化了当地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实践了一条资源开发、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多赢的生态文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为政府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形成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主体功能区对绩效考核的内在要求,构建一套新的绩效考核方法,将考核指标分为主体考核指标和辅助考核指标两组,主体功能指标分值映射到50—100区间,计算方法采用加权聚合法;辅助功能指标分值映射到0.9—1.1,采用求积计算法,两组指标得分相乘得到绩效考核得分。针对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构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四类绩效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绿叶》2017,(9)
正生态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生态功能区试点于2000年,全面规划于2008年,加速推进于党的十八大以来,2016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覆盖范围已扩展至676个县市,重点生态功能区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18.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的重要区域,在实现全国生态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保护成效及驱动力开展的研究较少。为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保护的驱动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遥感影像并结合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生态资产展开分析,并将其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森林、灌丛、草地和湿地生态资产总面积为349.30万km~2,优级和良级生态资产占生态资产总面积的42.42%,生态资产综合指数为21.19。15年间,重点功能区内生态资产总面积增加0.05%,优级和良级生态资产面积占比分别增加0.59%和0.85%,生态资产综合指数增加2.94。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面积和质量增幅均小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然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指数增量高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恢复是驱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面积变化的主因,对原有生态资产的保护是促进生态资产指数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力(贡献率达81%),城镇化和农业开发对生态资产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贡献率达-6.81%)。研究表明,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产保护成效显著,同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研究也为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城镇化和农业开发的管理提供了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百山禁止开发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国家风景名胜区三百山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了该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生态压力与响应状况.评价结果为禁止开发区域探寻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6,(1)
包括水、土地等主要资源的稀缺与分布不均,要求中国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国土,实现集约式工业化城市化。然而,在以往的几十年里,我国还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综合国土开发规划,国土的碎片式开发,产业分散布局,城市无序建设,成为我国资源快速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以来,国土空间问题得到重视。但如何将国土空间与资源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需要规划之手整合,也需要撑起规划基石的国民财政支出均等化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