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王晓毅 《绿叶》2013,(Z1):36-42
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并非是对立的关系,更不是替代的关系。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蕴含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中的。生态文明与传统发展观相对。发展以百姓的幸福为旨归,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中,幸福的含义不同,所以要允许发展目标多样性,不应当以单一指标来规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其文明程度直接体现生态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给农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加强农业相关人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农业环保法制建设,实施更加科学、文明的农业经营方式将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风 《绿叶》2013,(6):82-90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提供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可以概言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考虑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特质,这一方式必然不可持续。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则需纠正颠倒的经济与文化关系,构建以生态哲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似乎已逐渐成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学术界对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若何等重大问题存在很深刻的分歧,甚至仍有很多学者否认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先用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姜裕富 《环境教育》2010,(11):39-4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生态文明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在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个人、政府组织、市场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等主体的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合作治理模式是政府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丹辉 《绿叶》2013,(1):93-99
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不均衡的工业化进程,不应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割裂开来.既要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又要客观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兼容点,充分吸收利用全球工业文明的物质财富、技术手段和组织制度,全面升级改造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组织方式.从而超越工业文明,跨人生态文明的崭新境界。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来说,一个更为现实的命题是如何依靠转变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加快产业升级.以此改变实体经济的面貌,进而为中国实业增添”美且和谐”的元素和色彩。  相似文献   

6.
发展的悖论与生态文明的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风 《绿叶》2010,(12):87-91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也只能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物质财富增长,实现物质经济生态化和非物质经济扩大化,从科技转向和经济转型两个方面来促成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必须促成价值观的改变,即由物质主义的经济主义走向生态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不是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根本标志的,而是以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当今社会,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对江源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展开的调研进行了介绍,对江源生态文明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历史逻辑和深刻内涵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实践、发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视角,以百年时间轴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不同阶段特征,系统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和理论体系,总结概括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实践效果,并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共识,分享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的路径和趋势,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田晓刚  谢强  方自力  王蒙 《四川环境》2012,(Z1):128-132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发展低碳化和生态化的主要载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分析总结了我国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5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余谋昌 《绿叶》2014,(5):73-78
中国的农业文明达到了世界最高成就,曾经拥有世界话语权。但是,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于农业文明的道路惯性,中国没有走上工业化道路,被迫成为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中国失去了世界话语权。未来世界是生态文明的世界,未来的世界话语权是生态文明的话语权。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新的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重建世界话语权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2):15-15
什么是文明转型?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什么是新文明?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工业文明,即是新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摘自《环境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环境危机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松 《绿叶》2011,(6):19-26
始于工业革命的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方向和基于人类生活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方式,并形成了以实现资本增值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模式,由此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不只是技术或科学层面的问题,也不只是经济或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体的文明结构——工业文明——存在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无法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我们需要反思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工业文明体系,构建有助于实现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生态文明,发展与本地生活环境相吻合的社会体系和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权区域博弈、生态无界与环境属地管理、生态对区域发展反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协调机制:政府间组织机构协调与保障机制、环境主流化部门协调机制与公司式生态补偿机制、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调控和集约发展与科技支撑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化与多维化考核评估机制、教育引导和多元参与的社会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生态文明强调人类整体利益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公民理念。突显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既关注人的权利(特别是普遍人权),更强调关怀与责任,倡导和谐与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教育既要注重唤醒人与自然万物固有的共生伦理关系,又要在情感体验中让万物共生的伦理形成持久的内在驱力,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入。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关涉着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类文明形态的不同。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基本以顺应、服从自然的方式与自然交往。然而,自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由于人的自我觉醒和技术理性的彰显,人与自然由此走向分离与对立。那么,  相似文献   

17.
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等等。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人类无法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因此,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本文将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目标和价值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实现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即生态治理和协商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问题在于,思想与行动并不统一,传统中华文明也同样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问题。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也导致水、空气、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  相似文献   

19.
刘传江 《绿叶》2015,(3):47-57
深入洞察生态文明及其相应形态的经济特征,并且用科学的思路去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从生态经济学的视野看,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文明形态、发展手段、转型理论、转型方向、经济形态、战略资源、发展路径、决定因素、支柱产业和经济模式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卢风 《绿叶》2012,(10):75-81
贪大求快的、用征服性科技征服自然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唯一能与地球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生态文明的经济只能是生态经济,由利用生态技术的小企业支撑的地方性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形态。按"海强模式"发展小企业能促进小企业的良性发展,能充分发挥小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能让小企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