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实践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纠纷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笔者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跨行政区域河流水污染的背景;并提出以地缘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指导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初步提出了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并对实践设计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综述了我国城市河流的水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与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郑Yu 《福建环境》2001,18(5):16-18
九龙江是福建省的重要河流之一。该文介绍了九龙江流域环境现状,并针对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析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十五”期间加强流域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深圳市福田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将河流水系及其流域地区统一纳入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提出了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河流综合整治的思路,并确定了综合整治目标、主要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沈阳市污水构成现状入手,重点论述了水环境污染给沈阳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从总量控制,污染源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面源污染控制,河流综合整治等方面,就如何削减水污染负荷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新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将河流水系及其流域地区统一纳入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恢复与重建为河流综合整治的思路,并确定了综合整治目标、主要工程措施和关键技术。指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河新概念,并为深圳市河流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庆市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过程、重民生、重实效”的系统工程来抓,次级河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村面源污染局面未根本扭转,水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流域规划控制和管理;二是统筹实施次级河流整治项目;三是建立完善跨界河流上、下游联动工作机制;四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总量控制是解决跨区域河流污染的出路山东省寿光市环保局李全德近年来,随着水污染的日趋严重,跨区域河流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条河上游污染后,受害最重的是下游地区,因为沿河各地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汇入,河水中污染物浓度越来越高,下游地区人...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改善子牙河水系水环境质量,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5市制定了本辖区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确定了市级领导“包河”制度,实行主要河流“河长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华 《环境保护》2003,(6):45-47
水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在当今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各区域之间由此而引起的纠纷不断产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主要以辽河水系和黄河水系为例,初步探讨了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的现状,具体分析了这种现状带来的严重危害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特征及产生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五年来发生并被报道的64件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剖析了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地点、诱因、主要污染物、污染类型、危害以及应急措施等状况,以揭示其发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深入研究了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根源,指出中国村镇污染源复杂多样、村镇工业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到位、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增加以及村镇饮水工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造成村镇突发性水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静  王永桂  陈岩  赵琰鑫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566-4575
收集我国2006~2016年间874起突发水污染事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近11年来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事件频数最高(108次),2007年水污染事故数骤减(62次),此后至2016年,突发水污染事件频数大体上和GDP呈正相关上升趋势;事故频发期为3~9月,即春季和夏季为污染事件的高发季节;突发水污染事件空间分布分异较明显,华东、西南和华南三大地区事件频数占全国总频数的69.2%,事故发生地主要集中在重庆、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污染事件数量较为密集,占总数的74.4%;从2006、2011到2016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区域有着从北向南扩散转移的趋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鄂渝地区事件频数较高;省级行政区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与人口、交通事故数、工业企业数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位工业企业数产出下的环保机构数、环保系统人员数和人大政协环境提案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潜在危险性及应急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全国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方面的事故,及近几年来扬州市的水环境污染事故。介绍了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潜在危险主要是突发性船舶污染和上游来水污染,进一步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防,分别针对固定风险污染源及不定风险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提高了扬州市区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有效地预防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流域水质监测站对发生在江河中的重大水质污染事故中承担着前哨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起江河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多年来松花江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对环境水质监测部门开展重大污染事故应惠监测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应急监测工作必需的配置、预警监测断面在应急监测中的功能与作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应加大江河水环境监测的投入,切实加强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尽快建成主要江河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江河重大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测、监测、处置、后期评估等方面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跨界地区环境风险识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界河流域的重特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等复杂问题,以中国跨界河流污染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可能造成的跨界风险的重大污染源进行风险识别,建立跨界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打分并在典型界河流域和脆弱水环境控制单元进行应用示范。初步建立相应的跨界河流水环境风险识别技术方法体系,为中国界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水质安全预警对于预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安全预警模型只能对渐变式水环境污染事故或已经发生且有明显征兆显现出的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无法对没有明显征兆的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有效预警。针对这一问题,将Petri网的跃阶思想有效地纳入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对模型逻辑拓扑网络的结构性调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可以对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做出及时反应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太湖水质安全预警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在将TN、TP、透明度等指标纳入跃阶因子的基础上,模型可对太湖多次发生的水华事件实现准确预警。该结论为研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界河(黑龙江)水质质量监测及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全面开展了枯、平、丰水期的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覆盖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及主要的一级支流。基于现状水质调查结果以及已有的历史长序列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黑龙江干流全年以Ⅳ类水质为主,乌苏里江干流全年以Ⅲ、Ⅳ类水质为主。部分水域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偏高;支流松花江水质污染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新乡市自2009年起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对各县界责任目标断面超标扣款,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治污意识。本文介绍了新乡市河流断面设置情况及生态补偿政策的由来,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进一步健全完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Before 1970s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of China had been polluted seriously by mercury. During peak pollution period, mercury levels in water, sediment and fish body of these rivers were close to or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famous Minamata Bay of Japan. Some residents who live near to the polluted rivers were affected and the methyl mercury values in their blood, hair and urine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people obviously . Since the fish had decreased even vanished in these rivers, so the food chain that transfers mercury to human also was out off almostly. However, nervous symptoms of Minamata disease were discovered among fisherman who had eaten more fishes. This report relates the stories about the mercury pollution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and Ji Canal.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我国1998~2006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期,历年来平均每天要发生4起左右的环境污染事故。从环境污染事故类型来看,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和大气污染事故为主,分别占54.1%、34.4%;从发生的空间格局来看,我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很多是在中西部地区,占了全国的73.3%,其中西部地区占了将近一半。针对以上综合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