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12月13日,湖南某油库对一座5000m^3覆土油罐进行清罐准备工作,油库主任、副主任、仓储股长等人在没有顶水排净罐内底油的情况下,就拆开油罐入孔,罐内油气外泄充满罐通道,而此时他们不按规定对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就使用防爆性能不完好的鼓风机在管道内通风,导致发生  相似文献   

2.
内浮顶油罐“小呼吸”对环境影响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浮顶油罐结合了外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的优点,具有特定的蒸发损耗特点.利用自制的内浮顶油罐实验平台,研究了油罐内气体空间里的油气浓度的分布梯度、分子扩散、热扩散、强迫对流等作用对油品蒸发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浮顶油罐的"小呼吸"损耗,主要是受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油气分子热扩散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降低蒸发损耗的措施以及内浮顶油罐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济南分公司原油罐区007#罐为2×104 m3外浮顶罐,投用于1987年.2004年7月,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检修,检修内容包括:更换中央排水管、加热器、刮蜡机构、罐底板,重新做内防腐,更换阳极块,修补浮顶.由于检修项目多,涉及到多工种共同作业,参加检修的人员多、杂,且与其紧邻的008#罐尚处于运行状态,为各种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为确保007#原油罐检修的安全,我们加强了HSE管理,对整个检修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理顺了各层面的复杂关系,实现了无安全事故、无环境污染、无职业病伤害的HSE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1 某油库15×104m3.储油罐遭雷击起火原因分析 2006年8月的一天中午,江苏省某油库所在地区突降雷暴雨,消防值班人员通过电视监控探头发现一座15×104m3 储油罐顶有火光,立即报警,经火情确认,及时启动固定消防供水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对该罐进行罐壁冷却和罐顶泡沫灭火覆盖.  相似文献   

5.
从一起大型浮顶油罐雷击着火事故,对油库的消防设计、应急管理、灭火战斗组织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0 前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各销售分公司现有石油库中有相当数量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其配套消防设施已不能满足现行油库规范的要求。例如有大批油罐未安装罐顶环型冷却管,成为许多油库的安全隐患,这也是近年来油库安全隐患改造的项目之一。油罐增设冷却环管通常的做法是先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黄岛油库是全国大型原油中转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设备有输油泵31台、储油罐38座,辅助生产设施包括35kV变电所1座、6kV变电所3座、20t燃油蒸汽锅炉2台、流量计间2座、应急储液池1座以及满足油库安全运营管理所需的固定和可移动的消防设施、设备。原油库区设备多、操作频繁,这一情况必然对生产的安全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1事故案例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起油罐因雷击起火的案例,如:2006年8月7日仪征输油站16^#15×10^4m^3外浮顶金属原油罐遭受雷击着火,着火部位为油罐边缘密封圈处不同部位共5个着火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出光兴产石油公司为了强化苯等有害物质的对策 ,1 999年兵库炼油厂把成品油罐( 2 0 0 k L)改为浮顶油罐而控制了苯的气化。此外 ,在炼油厂和油库装产品的容器 ,为除去扩散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设置了碳氢化合物的回收装置炼油厂强化环境对策@张济宇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起浮顶油罐雷击着火事故的成功扑救案例,结合某单位浮顶油罐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整治消防设施隐患、特大型储油罐增加等电位连接点、加强应急预案实战技术演练、完善通讯设施、加强管理、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狠抓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等防止浮顶油罐雷击着火的预防措施和在事故状态下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A油库自动化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制定了基于4M1E法的质量管理方案,从项目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环境等5个方面梳理了影响A油库改造项目的质量管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相关改造项目管理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罐火灾是近年来大型储罐基地发生比较频繁的一类安全事故,主要安全事故形态是:浮顶储罐遭遇雷击,储罐的一、二次密封装置之间油气混合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浮顶油罐密封处发生多处爆燃。但是在火灾报警器的作用下,一般都能及时发现火灾,但往往需要消防人员对起火点进行近距离灭火,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火焰高度为5m及不同临界热辐射通量下,为保证  相似文献   

13.
浮顶油罐一二次密封空间内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油气在雷击作用下可导致爆炸起火事故。为研究浮顶油罐一二次密封空间内的油气分布规律,在实验室建立了浮顶油罐试验模型,通过设计相关试验,对不同环境下一二次密封空间内的油气积聚情况进行检测,对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油气进行爆炸压力模拟。结果表明:风速、风向对一二次密封空间内的油气积聚有着关键的影响;风压对爆炸压力也有重要的影响,在风压影响下,爆炸压力峰值变大,此时油气体积分数大于3%的油气发生爆炸,其冲击压力可破坏一次密封,引燃油品,引起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4.
2月 2 3日 ,南宁市屯里油库装卸台突然燃起熊熊烈火 ,爆炸声噼啪作声 ,近在咫尺的油罐列车以及气化库十万危急。事故造成两个装卸台、一辆油罐车被烧毁 ,两人受轻伤。据报道 ,下午 3时 3 0分 ,屯里油库 2号装卸台上一辆油罐车正在装油。不久 ,油罐车冒出火苗并迅速燃爆 ,1、2号装卸台立即变成一片火海 ,隔 3 0多米办公楼玻璃窗都发热。油库职工一面报警 ,一面抱起灭火器奔向现场 ;而正负责发油的一位职工发现火灾后不顾生命危险冲进火海关掉油阀 ,因此而被烧伤。最为危急的是 ,油库装卸台东面一辆挂有1 9个油罐的列车也在卸油 ,离火灾现场只…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内浮顶储罐改造的设计、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 ,对内浮顶储罐降耗效果进行了分析 ,认为 ,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罐 ,既可降低油品损耗 ,又降低了腐蚀和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管道储运分公司潍坊输油处东营站9#、10#5×104t原油储罐属浮顶油罐.目前9#、10#油罐浮顶外表面、罐壁板上端内外侧、抗风圈的上下表面等约90%面积发生层状起皮和片状锈蚀现象,其余外防腐层未返锈的漆膜已粉化失效,局部单盘板腐蚀深度接近或超过原板厚度的10%,需要进行大修.而罐区其余储油罐仍处于运行状态,因此施工现场位于一级要害部位.在大修施工当中,我们严格执行HSE安全监督管理程序,不断完善管理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HSE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近10年的成品油管道运营管理实践表明,在成品油长输管道面临的地质灾害、腐蚀、第三方施工三大危害中,第三方施工排在第一位,是目前管道安全危害的最大风险源。为有效消除第三方施工对成品油管道安全造成的危害,华南分公司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与地方公安、安监等政府部门联合推行管道安全保护责任告知管理机制,使管道安全保护的责任有效地传递给"第三方",保证了成品油管道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加工高酸原油适应性改造项目是中国石化2009年2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投资共约15亿元。该项目分Ⅰ、Ⅱ两个标段,包括新建160×10^4t/a延迟焦化、100×10^4t/a汽柴油加氢等4套装置,改造常减压、催化重整、柴油加氢等3套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及配套工程。2008年9月26日奠基开工,2009年9月28日中交,2009年11月11日陆续开工投产。  相似文献   

19.
外浮顶储罐密封圈爆燃事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外浮顶储罐密封圈燃爆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研究了密封圈爆燃事故防控技术,提出了雷电防护、密封圈防爆及火灾控制的解决方案。建立了油罐密封圈模拟装置,分别开展了密封圈爆燃事故防控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外浮顶储罐密封圈爆燃事故的风险,扑灭密封圈初期火灾,大幅提高储罐的本质安全水平。研究成果在外浮顶储罐开展了工程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的发展规划,油品车间所属的三五罐区将作为重质基础油光亮油原料油罐区,需对罐区内原有的29座储罐进行相关的施工改造。改造期间,直接作业密集,施工现场发生各种事故的危险性很高。因此,做好危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对保证罐区改造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