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介绍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丹江口市田家沟矿区钛磁铁矿为例,从自然体系生产力、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与生态系统脆弱性3个方面,阐述了露天矿开采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生物生产力的变化仅局限于项目区内;作为模地的林地优势度值从84.64%降低到80.15%,下降的幅度较小,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变化也不大;各植被群落的脆弱性均属于轻微脆弱,在受到人为干扰时,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恢复性。因此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姜晓亭 《环境保护》2013,41(10):63-66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四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认识四川对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四川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四川开展生态文明和"美丽四川"建设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3.
宽甸县植物体系具有原始、珍稀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全县境内有木本植物216种、草本植物892种、真菌类236种,其中药用植物791种。文中还论述了该县森林生态功能退化之原因,阐明了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参考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以及四川自然区划、气候区划和林业区划等方案,根据四川省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四川省分为5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36个生态功能区。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滥伐林木犯罪案件的多发、频发态势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由于缺乏i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科学定价,进而缺失促进形成全社会、政府以及林木种植和养护者三者之间立足于生态文明的善治机制.这是滥伐林木犯罪行为大量发生的深层次的机制性原因.一味或者主要采取从末端打击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和源头上有效遏制这一态势.根本出路是立足市场经济条件和激励原理,根据善治原理,运用法治手段,通过解决森林林木养护的种植成本和生态功能价值正外部经济性的分担分享这一初始问题,构建深层次防治滥伐林木犯罪行为的长效善治机制,服务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的方法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寻求适宜的补偿标准的方法,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首先运用生态区位商的方法将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一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二级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和潜在生态系统服务三类。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游憩和环境净化等划分为一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养分循环和水源涵养划为二级主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气候调节、土壤保育、制氧以及林副、木产品为潜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结果在现实中符合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特征情况。其次,运用恩格尔系数与皮尔生长曲线模型相结合的补偿系数法计算生态补偿系数,结果为0.170。该数据说明现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刚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于森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和需求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制定补偿系数不宜太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及生态补偿系数的结果,计算出分三个阶段执行的生态补偿标准:在第一阶段,补偿标准为947元/(hm2.a);第二阶段补偿标准提高为1 946元/(hm2.a);第三阶段,补偿标准为2 966元/(hm2.a)。  相似文献   

7.
提高森林生态安全的整体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2009—2018年中国省际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计算省际间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其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空间关联网络整体具有较好的通达性和显著的等级性,但关联强度和稳定性较低。(2)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3)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经纪人、净溢出、净受益、双向溢出四个板块,并呈现板块内集聚为主、板块间关联为辅的空间关联特征。(4)经济发展差异、林业产业结构差异、城镇化水平差异、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差异、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对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弱负向的驱动作用,地理邻接关系对其具有强正向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森林。森林旅游既符合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需要,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红壤区退化林地表土真菌群落结构对土壤改良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土壤改良效果具有高敏感性.研究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林表土真菌群落对有机肥、生物炭和石灰+微生物肥的响应,以明晰不同改土措施的作用.结果表明:(1)3种土壤改良措施均降低了表土真菌丰富度,其中石灰+微生物肥降低作用最大,3种土壤改良措施对表土真菌多样性也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2)表土中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 31.29%~46.5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30.07%~70.71%),优势真菌属为阿太菌属(Amphinema)和单形古根菌属(Archaeorhizomyces),3种土壤改良措施对表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有机肥提高了子囊菌门和单形古根菌属的相对丰度,生物炭提高了担子菌门和阿太菌属的相对丰度,而石灰+微生物肥则提高了担子菌门和单形古根菌属的相对丰度;(3)土壤pH是影响表土真菌丰富度的关键因子,而表土真菌群落结构则受pH、全氮和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林地土壤改良,林下植被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夏季空气真菌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北京市夏季空气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空气真菌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无孢菌(non—sporulating myceli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中枝孢属浓度占总浓度的47.2%,出现频率为100%,是绝对的优势真菌属.在不同的功能区,教区枝孢属最多,占53.5%,交通干线青霉属和链格孢属最多,分别占7.2%和24.3%.公园绿地无孢菌占31.7%,明显多于教区和交通干线,不同的环境条件能够改变空气真菌类群的浓度.公园绿地和教区空气真菌总浓度明显高于普通干线(P<0.01).空气真菌的粒子径主要分布在1.0—6.0um,约占总数的70%,呈对数正态分布.公园绿地空气真菌中值直径大于交通干线和教区,分别为2.50um,2.37um和2.04um.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应用乙炔还原法检测根瘤固氮酶活性,每次列出四川盆地的木本固氮资源名录,并研究了它们的结瘤固氮特征和生态特性,提出了开发利用木本固氮资源的五种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森林文态与森林生态相对应,是指在森林的自然、生命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文精神的综合。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已由1993年的28%提高到2008年的45.68%,城市森林生态保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对森林文态保护重视不够、相关管理滞后等问题。为了加强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研究认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走向成熟推进和消费阶段,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城市森林发展的灵魂,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最后建议,应把城市森林文态保护纳入森林立法和管理,加强城市森林发展规划,突出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绿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工造林被认为是增加碳汇、保持水土和提高水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造林林种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通过调研土壤、气象及生态化学计量参数等对CENTURY模型进行本地化,模拟冀西北水源涵养区主要针叶造林树种 [落叶松(dahurian larch)、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oriental arborvitae)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l)] 的生态效应,并结合文献数据评价模型拟合精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与幼龄林相比,落叶松、油松、侧柏和樟子松中龄林的土壤C、N、P总储量分别增加了3.37%、3.98%、2.84%和1.82%,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51.25%、73.62%、41.83%和94.98%。不同林种两个林龄平均蒸发量比较显示,落叶松(338.85 mm)<油松(399.86 mm)<侧柏(400.52 mm)<樟子松(401.82 mm)。落叶松可以作为水源涵养区造林的优选树种。樟子松和落叶松具有较强的N、P吸收能力,建议在农业污染的下游区域推广樟子松和落叶松的种植。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模式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九龙江上游流域森林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表明:九龙江上游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仍然脆弱,森林结构不舍理,林种、树种、龄级结构比例失调;林分总体质量下降,并严重导致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破碎性和单一性的残次林;森林资源管护机制不落实,环境污染和“青山挂白”急待绿化整治。按照“绿、亮、美”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了适宜九龙江上游流域森林生态修复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李晓格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0):2399-2411
公众的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支付意愿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根据甘肃省迭部县居民的291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对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认知、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认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预期收益、居民个人资金技术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与居民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显著,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外部环境因素,标准相关系数为0.830,解释效果良好,影响程度最小的是资金技术因素,相关系数仅为0.283.②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居民的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主要受对森林生态环境认知程度的影响,女性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认知、资金技术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性.不同教育程度居民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认知和对森林生态环境补偿的认知上.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认知、预期收益等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显示,对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反映了环境支付意愿的普适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资源和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和酸性潮滩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树林和酸性潮滩土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生态系统。我国现有红树林面积35万亩,种类组成有21科38种,一般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红树林死亡后所遗留的根系和枝叶经分解可导致土壤酸化。酸性潮滩土主要性质:1.质地粘重以中壤土至轻粘土为主;2.土壤含盐量在0.3—4.2%之间,SO42-含量0.6—18.4meq/100g±;3.有机质含量0.4—11.8%,C/N比较宽(11.3—44.5),磷素养分较低,阳离子代换量9.1—17.6meq,100g±;4.pH变幅大,自3.0至6.9。酸性潮滩土主要开发模式是种水稻,其次是海水养殖。利用上的障碍性因素较突出,建议加强红树林管理:1.划定采伐区;2.建立保护区;3.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松茸群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论述了国产松茸群的分类地位、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在松、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源现状及其日趋减少的原因分析。重点讨论了松、栎类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及人类活动对松茸群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影响松茸群生长繁衍生存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概括有二:①森林大面积的无度连续砍伐,导致生态系统环境的恶化,地下菌丝明显减少;②掠夺性的采集方法使有序的地下菌丝及其正常分化与发育受到严重干扰。建议建立特种自然保护区,将松茸类增写到《中国植物红皮书》中;采取实施人工接种于林地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下菌丝蕴藏量和补充菌丝不足、促进发育与分化以增加自然生物量,林木砍伐采用间伐与菌根育苗造林相接合以及科学的采集方法等是合理永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公益林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论文采用成本法、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等方法对井冈山林区生态公益林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经计算,成本法(社会贴现率以10%计算)、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的计算结果比例为0.4592∶0.2185∶1.7106∶1。分析认为,以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得出的每年森林资源价值平均为1302元hm2较为合理可作为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值成本法计算的年成本值597.9元hm2可作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最低限值意愿调查法计算的每年支付意愿值284.5元hm2可作为当地受益群众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费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在生态状况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评估判断生态状况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化的科学评估生态状况的方法--生态综合指数法。生态综合指数可用于对我国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处于何种阶段进行量化的、内在的和综合的判断。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现状,从层次性、系统性、现实性、重要性4个方面综合考虑,对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进行了合理的选取,包括森林、荒漠、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湿地、草原、农田、城市生态状况等8项指标。生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分总指标公式、第一层次指标公式和第二层次指标公式3部分,从数学分析方法上属于层次分析法(AHP),各级指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将生态综合指数E(CI)分为3个区域:ECI<1,ECI=1(±0.05),ECI>1。经计算,我国生态综合指数为1.02,处于生态综合指数=1(±0.05)区域,据此判断,我国目前处于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的相持阶段,国家必须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以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阶段递进。应用生态综合指数对我国生态状况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主要林分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4种林分(侧柏、油松、辽东栎、刺槐)的绿叶、凋落物(凋落叶、枯枝、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计算养分再吸收率,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建设及人工林合理种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植物叶片凋落前N、P均发生营养转移,油松N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4.73%),刺槐P养分再吸收率最高(41.10%);刺槐相比于其他3种林分,绿叶C含量(413.94 g·kg-1)略低,且其4个组分N含量略高于其他林分的相应组分,绿叶、果实P含量相对较高;4种林分的枯枝C∶N、C∶P值最大,碳蓄积功能较强;叶片N∶P值均小于14,表明生长旺盛期林分主要受N限制。油松、刺槐养分再吸收能力强,是黄土高原森林区适宜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