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用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从水中分离固体粒子的性能实验。在旋流分离器下向流排出口内插入一个圆锥流量调节器。实验中使用的固体粒子为玻璃球 ,平均粒子径为 4 84 μm。通过实验发现了装有圆锥流量调节器旋流分离器有较好的性能 ,与普通型的相比 ,其压力损失约减少 7% ,分离效率增加 10 %。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中,隔声是经常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从一个噪声源发出的声音,经过空气介质传到了人的耳朵,也可以是声源激发起固体振动,沿固体结构传播,再辐射到空气介质中成为声音。如果  相似文献   

3.
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用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从水中分离固体粒子的性能实验。在旋流分离器下向流排出口内插入一个圆锥流量调节器。实验中使用的固体粒子为玻璃球,平均粒子径为4.84μm。通过实验发现了装有圆锥流量调节器旋流分离器有较好的性能,与普通型的相比,其压力损失约减少7%,分离效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例噪声和振动污染相互转换的事例分析,阐述了同一种介质中振动和噪声是一对扯不开的连体孪生兄弟。在不同介质之间,振动和噪声可能发生相互转换,在一定的条件下,固体的振动会激发产生空气中的噪声,空气中的噪声也会导致固体产生振动。  相似文献   

5.
低强度空气搅拌对猪粪秸秆固体产酸发酵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猪粪和秸秆为混合发酵原料,在沼液回流条件下考察空气搅拌对固体产酸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周期内,空气搅拌与对照实验酸化产物中,乙酸分别占VFAs总产量的86.4%和84.3%,丙酸分别占7%和4%,而琥珀酸则分别占11.6%和6.6%;空气搅拌产酸发酵实验总VFAs产量低于对照实验,但挥发性固体含量(VS)去除...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2010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的监测数据及2002、2006、2008年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对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浓度、化学组分与污染来源等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近年来杭州市PM10浓度有所下降,但一类功能区PM10仍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要求(≤0.04mg/m3),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以细颗粒物为主,空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机动车尾气尘等产生的二次粒子污染相对严重;煤烟尘对杭州市PM10的贡献率下降明显,城市扬尘、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贡献率有所增加,是杭州市PM10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颗粒物和甲醛净化效果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型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甲醛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高频(HV-HF)电凝并装置能促使小粒子相互凝并为较大的电中性的粒子团,这些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电中性粒子团进入室内空间,能继续粘附空气中及物体表面上的颗粒,形成更大的粒子团,从而易于被净化单元中的中效过滤器捕集,而且该净化单元对于大粒子(粒径>0.7μm)浓度较高的场所净化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室内空气中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甲醛也随之被高效去除.该净化单元的投入使用,起到了提高过滤效率、去除气溶胶小粒子、降低能耗、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8.
污泥脱水和干燥新技术:微波加热工艺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各种生活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泥,其固体物含量约为0.1~10%,经脱水后,污泥中固体物含量可增至30%。常见的工艺是将污泥进行加热或化学调理后用机械法脱水,所用机械设备有砂干燥床、真空过滤器、带式过滤器和离心机等。污泥脱水后再行加热干燥可使其固体物含量超过30%,常用的污泥干燥器有急骤干燥器、直接旋转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薄膜传导干燥器、多膛炉等。污泥干燥程度取决于干  相似文献   

9.
测定空气介质中悬浮微粒的含量,特别是测定10微米以下飘尘的浓度,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依据。分级采样器在环境保护科学领域内就是承担着这一重要任务。气溶胶是分级采样器的工作对象,气溶胶的形成原因是分级采样器设计原理的重要依据。从医学、卫生、防疫的角度来看,大于10微米的粒子能被人体的上呼吸道阻留,而小于5微米的粒子易进入呼吸道,小于2微米的能  相似文献   

10.
固体声在建筑物内的衰减、反射和透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声波在建筑物内传播会产生衰减、反射和透射。文中对居民楼内的固体传声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建筑物内固体声传播过程中存在扩散衰减、结构突变衰减和阻尼损失衰减。同时,固体声波在墙体或楼板内反射使声能密度大大增加;固体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透射,使得居民室内产生结构噪声污染。文中对某小区变压器房结构噪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预测了变压器房上方室内的结构噪声级,计算结果表明,当设备基础上振动级达到90 dB时,二楼居民室内的结构噪声级可达到41.3 dB,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吻合,说明理论分析和预测计算基本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大气排放研究中心在田纳西州峡谷进行了为期4周的试验,证实气体悬浮吸收新技术(GSA)的SO~z持续去除率在90%以上.如果该技术在商业试用得到成功的话,高硫煤也将找到市场.该方法是以一垂直容器为中心,废气通过由固体石灰和循环反应的尘粒组成的混合液,硫化物和其他颗粒物被吸收.固体粒子最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制剂在城市湖泊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微生物对富营养化的城市湖泊水体进行生物修复,使水中的污染物降解成H2O、CO2或转化成无害物质。研究表明,该微生物制剂对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叶绿素a、氨氮和提高溶解氧等均有显著效果。为节省运输费用及延长菌液保存期,本试验用惰性粒子流化床对生物制剂进行干燥,固体菌粉末不失活性。  相似文献   

13.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微生物气溶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浓度和粒径分布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采用MD8空气浮游菌采样仪和FA-1型6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人工湿地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的数量和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前,细菌和真菌气溶胶平均值较低,分别为64.0、126.0CFU/m3;进水后,细菌气溶胶平均值在6月26日达到最高,为2292.5CFU/m3,真菌气溶胶平均值在8月27日达到最高,为6200.0CFU/m3;易进入肺部的细菌和真菌(粒径为0.65~4.70μm)粒子数分别占粒子总数的22.2%~62.3%、54.2%~87.6%;空气细菌中值直径为1.88~4.13μm,空气真菌中值直径在3.00μm左右波动。空气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菌,空气真菌主要为酵母菌、镰刀菌属、枝孢属、毛霉属、交链孢属、肉座菌属、枝霉属、青霉属和曲霉属。  相似文献   

14.
在自行设计制备的真空热解炉中进行了废印制线路板的热解实验,得到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物。着重研究了热解固体渣中金属铜和非金属玻璃纤维的物理分选、热解固体渣分析及有氧煅烧对玻璃纤维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分选效率很高,金属铜的回收率和纯度接近100%;热解固体渣含30.35%的铜、56.21%的玻璃纤维和13.45%的炭黑;有氧煅烧去除炭黑可得到高纯度的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平均孔径0.08 μm(孔径范围为0.07-0.16 μm)的梯度硅藻土膜管进行空气净化实验,研究了这种膜管对空气中的细菌和>0.1 μm的悬浮微粒的净化效果,并研究了膜通量随使用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膜管的使用寿命.实验发现,这种梯度硅藻土膜管能有效滤除空气中的细菌、悬浮粒子等污染物,净化后的空气中不含>0.1 μm的悬浮微粒和细菌,稳定通量可达100 m3/m2*h,使用寿命为4-12年(0.05 MPa操作压力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宾州Allen Town的空气产品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氧富集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可在现有废料转化热能的焚烧工厂装置中将生活污水污泥和城市固体废物共同焚化,而对工厂只需作微小改革,而其燃烧状况和气体排放均无变化,故无需重新更换执照.实验室试验已证实如果燃烧气中氧富集量达27%(通常空气中含氧21%),则20%以上的脱水污泥和城市固体垃圾焚烧时,不会感到含酸气体排放量增加.该公司发言人期望该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间为对象,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4个功能区空气异养细菌浓度平均值为3.3×104cfu/m3,范围为1.0×102~4.3×105cfu/m3;真菌浓度平均值为6.1×103cfu/m3,范围为7.5×10~7.6×104cfu/m3.异养细菌和真菌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尤以曝气池上空最高,其次是污泥脱水间,浓度最低的区域为格栅间和污泥浓缩池.各功能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养细菌和真菌污染.(2)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逸散出的异养细菌分布比例最高的为第2~5级,真菌主要分布在第3~5级.4个功能区空气中粒径为2.10~4.70μm(第3、4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7%~40%和46%~56%,而粒径为0.65~2.10μm(第5、6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则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0%~33%和31%~37%,说明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内的空气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可能对人呼吸道构成感染威胁.(3)假单孢菌(Pseudomonas)为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均检出的优势异养细菌,而优势真菌种属为毛霉(Mucor)和曲霉(Aspergillus).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沉降法成功合成了CdS纳米粒子,并将其应用于合成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同时探讨了CdS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的生物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CdS纳米粒子为立方和六面晶型的混合物。(2)光照条件下,4h时甲基橙、考马斯亮蓝及刚果红脱色率均为70%以上;黑暗条件下均不超过30%。CdS纳米粒子可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高效催化各类染料脱色。(3)CdS纳米粒子在第1次光催化循环内对体系中甲基橙的脱色率为64%,第2、3次分别可达到51%、36%。CdS纳米粒子有能力对连续添加的染料进行降解。(4)CdS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20.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正常情况下,空气是清洁的,但由于生产和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废气的大量任意排放,可使空气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即在空气中含有过量的粉尘及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