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由于海水运动十分复杂,要了解并掌握海洋环境电场特性,仅仅依靠模型计算所得结果难以与实际相符.文中以实验为基础,采用三分量水下电场测量系统对大连附近海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通过统计得出了该区域海洋电场幅值、电场峰峰值的主要分布特征.由此可知,海洋环境电场特性虽然复杂,但也是可以获取、积累并分析的,而对海洋电场的主动观测,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洋环境电场的空间分布。方法借助长基线测量系统提供的一定空间增益,提高测量信号的强度,从而测量低频电场不同测量体在24 h内的幅度变化,以及0.1,0.2,0.5,1,10 Hz等5个不同典型频点的概率密度分布。结果水下电场的空间分布会由于电极间距的不同导致幅度有所差异,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1,0.2,0.5,1 Hz频点随着频率的增加,幅度对整体的贡献越来越小,而10 Hz频点的幅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在24 h的连续观测中,DC-1 Hz极低频电场的幅度分布并不满足正态分布,而是随着时间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得到了不同频点的海洋水下环境电场的空间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3.
电除尘器二维电场——模型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圆柱形或星形电极造成的板式电除尘器二维电场,用模拟电荷法和镜象法求解其静电场。方法原则上也适用于三维情形。其中提出了一种由单极到多极静电场的合理、简便的迭加方法。以静电场结果为迭代初值,应用差分法(美国南方研究所方法)解电晕电场。其中提出非圆形电极当量直径的确定原则。在计算机程序中变动不同的参数值,可以得到反映电场特性的很多数据。电晕电场的计算结果与应用改进型探针装置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4.
高光前  党小庆  丁磊  黄准  李世杰 《环境工程》2018,36(12):145-150
电除尘器电场性能优劣是影响电除尘器收尘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有限元法得出4种放电极(平齿线、90°齿线、十齿线、加强型RS线)与横置极板匹配时其电位与场强的空间分布,通过实验测量90°齿线分别与横置极板和C480板匹配时的极板表面电流密度的大小及分布,以板电流密度平均值和板电流密度几何标准差为电极配置电场性能的评价指标,对电除尘器不同电极配置参数下其电场性能优劣进行研究,通过调整电极配置几何参数以优化电场性能,为横置极板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2011年大气电场仪的观测资料,对太原地区大气电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地区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双谷波形,大气电场峰值出现在09:00和21:00左右,平均值为0.912 kV/m,同其它地区相比明显较大,人类活动通过气溶胶使得市中心的大气电场早峰值提前,晚峰值推迟;大气电场的季节变化与太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密切关系,冬季晴天大气电场日变化伴随着年变化,夏季大气电场日变化受全球性普遍日变化机制影响较强。讨论了大气电场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盐成为大气中重粒子,从而影响大气电场的强度,太原地区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导致了大气电场强度比其它地区高;分子极性较强的二氧化硫与大气电场互相影响,因而与大气电场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各向异性介质椭球内电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电磁场的多尺度变换理论,重整各向异性介质椭球电磁参数和形体参数,得出了各向异性介质椭球内电场的解析表达式,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检验。计算了椭球内电场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的夹角,结果表明,外电场的方向对椭球内电场的影响不大,介电常数张量对椭球内电场的方向和大小有较大的影响。所得结果在目标Rayleigh散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数字化地电场FFT频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安徽省地电场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地电场在磁静日和磁扰日的显著周期不同,静日以24 h、12 h、8 h和6 h最为显著,扰日则以4.8 h、4 h显著;一个月的地电场中最显著的周期为12 h和12 h附近。不同台站相同方向的地电场数据具有相似的频谱,可以根据地电场的频谱来判断地电场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电除尘器电场分布特性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除尘器通道内电场分布特性的计算是电除尘器数学模型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实验和已有的圆线电场分布特性模拟计算方法为基础,对国内常用的几种非圆型电晕线电场分布特性提出了模拟计算方法,在板距D=300mm的条件下确定了星形线和锯齿线的直径当量数和芒刺线的衰减函数,并通过电场测定实验和工业设备运行参数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垂直电场对重金属络合物在土壤中迁移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直流电场,研究了EDTA施入到土壤后,在不同电场方向和强度下土壤Cu,Zn络合物在土柱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电场作用影响土壤中Cu,Zn络合物的迁移,电场强度越大,对络合物的迁移作用越显著.在阳极在上的电场环境下,电场作用能够有效减缓Cu,Zn络合物向下迁移,改变电场方向后,电场作用则能加速Cu,Zn络合物的向下迁移聚积.与对照相比,电场作用改变了土壤Cu,Zn在土柱中的分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电极附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海洋环境水下电场主要能量来源和衰减规律。方法结合理论研究环境电场幅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水下环境电场不同频带的频谱分布,最后计算得到海洋环境水下电场不同频点的幅值在整个频带所占比重。结果海洋环境水下电场随海水电导率和海水运动强度的减弱,幅值降低,能量主要集中在0.01~1 Hz的低频以及工频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海洋环境水下电场的一致性较强。结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交变电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环境电场是探测水中目标的主要干扰源之一.初步探索了海洋环境电场24 h的变化规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可以预测不同时间点上的环境电场强度.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环境交变电场的主要因素是工频电场,比较了工频电场剔除前后幅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水平电场作用下活性污泥的脱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季雪元  王毅力  冯晶 《环境科学》2012,33(12):4393-4399
通过考察水平电场作用下活性污泥的性质(pH、电导率)、絮凝调理及电场因素(电压大小、电场应用方式、极板间距)对污泥电脱水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水平电场下污泥电脱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活性污泥,以水平电场为驱动力进行脱水,在原始pH(6.93)、电导率=1.46 mS·cm-1的条件下污泥电脱水效果最好;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可以使污泥脱水率提高30%~40%,缩短达到相同电脱水效果的时间,但对电脱水率的提高不显著.水平电场施加60 min,絮凝调理后污泥的电脱水率可达83.12%,而对应的原始污泥则需要120 min才能达到75.31%的电脱水效果.延迟电场应用对污泥电脱水效果产生抑制作用.此外,本研究确定的最佳脱水条件为:CPAM投药量为9 g.kg-1,电场强度为600V·m-1,极板间距为40 mm,电场应用时间为60 min.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对活性污泥进行电脱水,其含水率从99.30%降至95.15%,脱水率可达85.33%.  相似文献   

13.
完全对称电场对电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石油这种非极性复杂有机污染物难以去除的特点,以含油量为50 mg/g的石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列循环切换方式,每5 min切换一次电极极性,建立空间和场强上完全对称的电场,旨在研究完全对称电场条件下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对石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对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等营养物含量以及降解菌数量在电场作用下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1 V/cm的电压梯度下,土壤中的w(有效氮),w(有效磷)和w(有效钾)分别为初始值的1.3,1.6和1.2倍;同时,在电场作用和电极极性切换条件下,土壤的pH为6.3±0.2,温度升高2~3 ℃,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增加,当处理时间为20 d时,降解菌数量最大值达2.3×109  CFU/mL,进而提高了石油的去除率. 烷烃在电动处理下降解速率加快,60 d烷烃去除率达到15.73%. 经过60 d的电动-微生物修复,石油去除率达到33.42%,是对照组的2.4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采取不同参数下送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影响工频电场强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送电线路环评提供更加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磁场的多尺度变换理论,使得各向异性介质同性化,得出了各向异性介质球内外电场的解析表达式,所得结果与文献完全一致;计算了球内电场方向与外电场方向的夹角,结果表明,外电场的方向对球内电场的大小有显著的影响,介电常数张量对球内电场的方向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谐波簇自适应线谱增强器的舰船轴频电场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舰船轴频电场存在于1~7 Hz的频率范围且存在明显谐波成分的特点,将谐波簇自适应线谱增强技术运用到舰船轴频电场信号处理中.通过仿真研究确定了相关参数,对测试信号处理后,其线谱功率谱强度较附近连续谱增强了0.056μV/m,可见将该方法运用于电场轴频信号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海洋电场传感器中的全固态粉压型Ag/AgCl电极对的极差稳定时间长,无法满足快速部署、实时探测这一要求,系统阐述了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性能要求和制备工艺方法,对比了制备工艺的优缺点。综述了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制备工艺优化以及改性方法,论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关于Ag/AgCl电极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未来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