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个概括的纲领性公约,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而《京都议定书》则是一个具体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实施计划,它具体地规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7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暨《京都议定书》第1次缔约方大会(COP/MOP1)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110多位部长和副部长级官员在未来3天里将就启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程及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设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召开了十五次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与"巴厘岛路线图"等重要成果,确定了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国际社会已准备就《京都议定书》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进行谈判,各国官方机构、学术机构与学者围绕减排义务的类型、区别对待与责任分担,提出了多种方案。发达经济体是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合作的主要参与者。美国的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奥巴马总统将气候变化政策作为重点政策领域之一;欧盟与日本则一直积极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经济体也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如印度已制订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需承担气体排放减少量化任务,但仍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 ,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将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全球尺度的气候系统的变化 ,从而可能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好处 ,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 ,目前 ,科学上对这个问题还无法给出确定的回答。为防患于未然 ,保护现有的生存环境和气候系统 ,联合国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世界各国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采取措施 ,履行义务 ,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我国科学界在这一领域也…  相似文献   

5.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事件。作为多边框架,UNFCCC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拥有195个缔约方。期间,为推动履约工作,共召开了1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与决定。本文全面阐述了《公约》产生的背景、履约进展与缔约方之间主要分歧的根源。此外,有鉴于当前新的国际政经版图与形势,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藉此提出了"合而不同"的履约策略。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于 2 0 0 0年11月 13~ 14日在海牙举行 ,会议涉及的内容使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形成框架并付诸实施。《京都议定书》中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部减少的数量进行了分配。来自 175个国家的谈判代表继续在海牙洽谈如何限制温室气体时 ,废气交易成了争议最大的问题。海牙会议提出新的环境交易 :污染信用交易 ,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污染像白糖或股票一样在市场上可以交易。如果实现 ,它还将带来一种全新的职业 :污染交易商。尽管到目前为止 ,污染交易一直还都是小规模、试验性的。但是 ,如果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朱基 2 0 0 0年 9月 3日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发言时表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发言中 ,朱基向大会介绍了中国近 10年来在环发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指出 ,里约环发大会后 ,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 ,信守承诺 ,率先制定了《中国 2 1世纪议程》 ,先后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确定了新世纪初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动计划。国家制定和完善了 12 0多部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多部门参…  相似文献   

8.
简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8月 2 6日至 9月 4日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来自 10 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 192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际组织、非政府主要人群的代表 2万余人出席了会议 ,40 0 0多家媒体向全世界报道了大会盛况。朱基总理率百余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是继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又一次盛会。是关乎人类前途与地球未来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南非总统姆贝基以及第 5 6届联大主席韩升洙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安南在讲话中呼吁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F0003-F0003
4月13日,“中日合作山东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济南召开。此项目是中日政府间的合作项目,重点是提高地方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CDM)的能力。受科技部委托,该项目由山东省科技厅具体组织实施,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10.
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以及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亚太地区主要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发展动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适应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已经获得了与减缓同等的重要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与气候变化适应相关的谈判议题已经从初期单纯关注资金及技术开发和转让机制发展到实施具体的适应计划和行动,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6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或与气候变化适应相关的政策,包括法律、框架、战略、规划、行动方案等,最不发达国家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资金机制的支持下相继开展了《国家适应行动方案》和《国家适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因此制定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宏观政策以规划和指导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07年开始,我国陆续在国家、地区和部门层次上制定了与气候变化适应相关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表现形式、制定依据、战略定位、内容构成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包括缺乏专门的战略或规划、相关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政策的国际视野不足、政策落实的责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监控和评估机制等。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预测、影响评估、脆弱性和风险评价技术研发,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制定、影响评估和实施机制的方法学和技术研究,抓紧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或规划,并重视其国际视野和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1.
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双重博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下促进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机制,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一个双重博弈模型框架,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角度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相应的均衡及其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国家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存在广阔的政策空间;在巴厘路线图谈判中,国际社会应该积极推进气候变化领域《技术合作议定书》的建立,提出《公约》下对发达国家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移义务,规定发达国家必须通过技术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实现量化的减排;《公约》下应该建立单独的技术转移资金机制,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基金,发达国家通过任务分担(辅之以赠款)提供资金,鼓励和资助技术转移;对于转移难度太大或者涉及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技术,发展中国家(企业)必须加强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12月 2 6日 ,朱基总理主持总理办公会 ,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并对“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和落实环保“十五”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2 0 0 1年 12月 30日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经部四部委 (局 )联合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至此 ,下一个十年的环保工作柜架基本确定 ,配合环保大业的完成 ,各项环保产业的勃勃商机也由此凸显。资金投入一直是衡量一个市场能量的体温计。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 ,其实就是对环保产业下的一宗大订单。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 ,国家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1997年5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第56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部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并决定将这个报告提交给将于今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事务特别联大会议。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5年来,我国为执行《21世纪议程》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制定并颁布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时策》,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快了环境立法的步大,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措施。我国还在国际上率先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中国ZI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IPCC成立背景、工作机制、主要报告与影响、有关争议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历史背景和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进展,提出对中国开展气候变化评估的启示建议,供中国相关工作参考。对IPCC成立历史背景的研究发现,在科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持续推动下,气候变化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为避免独立专家组可能带来的激进环保主义倾向,1988年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专家纳入到政府间框架下专门开展气候变化评估,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的权威信息,并遵循科学家与政府一致同意方才发布报告的原则开展工作。IPCC通过组织会员国推荐的志愿专家开展评估,建立了由主席团、工作组构成的专家评估团队以及支持主席团政务工作的秘书处、支持工作组的技术支持组,按照建立组织与程序、确定评估范围与专家、编制与审稿、批准与发布等四个环节开展工作。自1990年以来已经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协议的达成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正在开展第六次评估,将重点面向2023年UNFCCC全球盘点。虽然IPCC在工作审查程序、行政管理效率、政府批准决策者摘要等方面有一些争议,但工作总体上是成功的,并在2010年进行了改革优化,受到科学界和国际组织的承认和拥护。从IPCC的经验来看,积极寻找和达成共识是科学与政治决策协同合作的核心要素,未来气候评估将更加重视科学与政策的联系以及跨学科、跨领域、技术驱动和不确定性问题,针对复杂系统的科学评估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管理制度,中国气候评估也需要积极响应国际进展,突出特色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同年6月地球首脑会议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随着公约内容的具体化,围绕缔约国之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个主议题,将展开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诸方面的分工协作以控制全球气候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多边谈判和实施公约的工作中,讨论协商性谈判问题。本文探讨了该问题并就协商性谈判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11月 2 5~ 2 9日 ,《维也纳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暨《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汪纪戎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代表团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代表组成。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严厉打击ODS非法贸易的立场 ,支持各国联合行动打击非法贸易。中国政府颁布了禁止非法贸易的行政令 ,成立了ODS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并通过配额许可证制度进行有效管理。但同时强调 ,加强第五条款国家监控ODS非法贸易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盟在《公约》下提出的"应对损失与危害的多窗口机制",主要包括保险、恢复与赔偿、风险管理,由发达国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NP)和温室气的排放量提供资金支持;慕尼黑保险公司提出的"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主要包括预防和保险,实施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预计需要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购买保险服务;遭受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家通过国际诉讼向气候变化的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也是一种潜在的应对机制,其原理基础是国际惯例法的重要通行原则——"无害原则",但具体实施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有限性和国际诉讼高风险的制约。最后,提出损失与危害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构建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与国内应对机制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的并已于1994年3月21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都要制定并实施各自的“防止地球温暖化行动计划”其中要求发达国家在本世纪90年代末的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并在1994年9月21日前将各自国家的相关情况上报该公约组织。作为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的日本,出于其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考虑,在条约生效前后都比较积极和主动地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际碳减排活动中的利益博弈和中国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博弈论能够解释许多经济活动和国际关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京都议定书》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争斗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内在原因。并对中国在新一轮谈判中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由于《京都议定书》生效,而美国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并同时抛出自己的减排方案。这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减排博弈。面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施加的压力,中国在这场新的博弈中要有所准备。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既要维护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要有助于减排。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越了一般环境问题的范畴,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程的加快.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文章分析认为.要求主要发展中国家承诺减限排义务的压力与日俱增,而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些思考:(1)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准确把握国际谈判进程;(2)加快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3)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能力建设.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的能力;(4)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机制,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水平与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