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前言 ~(60)Co是一种感生放射性同位素,未源于核爆炸后放射性落下灰及原子反应堆排放的废液中,也是核电站和核潜艇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美国“萨瓦娜号”核动力船在初级冷却剂中含~(60)Co约12微微居里/升。印度塔纳普尔核动力站废液中~(60)Co也较多。~(60)Co半衰期较长(5.3年),放射性毒性较高。许多海洋生物(尤其是藻类和软体动物)对海水中~(60)Co浓缩能力较强。如上述印度核动力站排污口附近海兔对~(60)Co浓缩系数高达4.6×10~4。底质对海水中~(60)Co也有一定的富集作用。Suzuki等研究了日本沿海福井县浦底湾(附近有核电站)~(60)Co的放射生态学,测定了湾内马尾藻中~(60)Co浓度与采样点至排放口之间距离的关系,认为马尾藻中~(60)Co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底质中~(60)Co的析出,而不是来自刚排出的废水,由此强调指出,海洋底质放射性污染也是海洋生物放射性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60Co和137Cs在紫贻贝(Mytilus edulis)体内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洋中,~(60)Co和~(137)Cs是重要的放射性污染物。关于~(60)Co和~(137)Cs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累积、排出及在不同组织内的分布已有很多报道,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也受到广泛的重视,还有的提出用贻贝作为~(60)Co等污染物的指示生物。本实验在于了解~(60)Co和~(137)Cs在紫贻贝的某些亚细胞成分中的分布及该两种核素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存在状态,探讨其累积和排出机制,这对进一步估计其对高营养阶层动物和人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放射性是指某些物质具有不断放射出α、β粒子和γ、X 等射线的特性,这种不稳定特性的元素就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射线出现以前,自然界中就存在着宇宙射线和放射性矿物。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铀、钍、镭、氡、钾~(40)、碳~(14)、硼~7等;而地面水中铀的浓度为10~(-6)~10~(-7)克/升,镭的浓度为10~(-12)~10~(-13)。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核素60Co在土壤中的淋溶和迁移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土柱法及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60Co在2种淹水土壤(小粉土、黄红壤)中的淋溶和垂直迁移.结果表明,淋溶后收集到的全部淋溶水中60Co的含量较少,小粉土及黄红壤淋溶水中60Co分别为总活度的5.61%和5.25%;滞留于土壤中的60Co绝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0~1.0cm范围内,小粉土及黄红壤中分别有69.74%~78.63%和75.77%~86.84%的60Co 滞留于0~1.0cm土层范围内;土壤中60Co 比活度与距土壤表层深度分布呈单项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5.
钴掺杂铁酸铋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掺杂的铁酸铋(xCo-BFO),以此作为多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在水相降解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研究了钴掺杂量、催化剂用量、PMS初始浓度对降解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Co-BFO中Co掺杂量(Co/Fe摩尔比)为0.1,用量为0.5 g.L-1,PMS浓度为2.5 mmol.L-1时,60 min内对40 mg.L-1的TBBPA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所得催化剂在反应中稳定,反应60 min后Co溶出量仅占总Co的0.27%,经4次重复使用仍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具有磁性,回收方便,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把扁藻、三角褐指藻、文蛤、毛蚶、对虾、罗非鱼等海洋生物引入人工水池小生境后,研究~(137)Cs、~(134)Cs、~(65)Zn、~(60)Co、~(59)Fe、~(54)Mn等核素在这一体系中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引入扁藻.三角褐指藻后,首先改变了~(54)Mn的存在状态,使其不易富集在藻体上;引入实验动物一个月后,并没有减少原先浮游藻类、底质对核素的吸附,但水体中相当部分的~(54)Mn、~(60)Co已转移至动物体中,池底粪粒沉淀物中的~(54)Mn、~(65)Zn、~(60)Co、~(59)Fe的含量也相当高,从而大大改变了核素在人工水池小生境中的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大弹涂鱼为对象,模拟其两栖生活的环境,采用示踪法并用S-80智能多道分析器与Ge(Li)探头研究了大弹涂鱼的整体及其组织器官对~(137)Cs、~(134)Cs、~(65)Zn、~(60)Co的富集与排出.探讨了其积累量、残留量与海水中核素浓度的相关性,推荐性腺、肌肉、头部作为监测海洋中~(137)Cs、~(134)Cs、~(65)Zn、~(60)Co污染的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8.
钴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钴的理化特性及用途钴属铁系元素,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顺磁性银白色金属,比重8.9(20℃),沸点2900℃,熔点1495℃。在水及空气中稳定,易溶于硝酸,逐渐溶于稀盐酸和硫酸。已知钴的最高氧化态为+5,三价钴化物不稳定,工业常用二价钴。单质钴是制造超硬耐热合金和磁性合金的重要原料,钴的放射性同位素钴~(60)在机械、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援引1980年3—6月进行的波罗的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峡中水质、底质放射性污染的试验研究结果,指出受到企业加工核燃料的残渣污染的北海进水对西南波罗的海的放射性状况有影响。在卡斯格拉克海峡和西南波罗的海的水质中发现了被排放的标识放射性核~(184)Cs。根据水中~(137)Cs/~(184)Cs比值测定的放射性核素从英国温莎市到波罗的海的迁移时间为3.3年。文中指出1980年通过丹麦海峡的~(137)Cs流量,可以和从全球大气降落及由河水流入海洋的~(137)Cs总量相比。可见,目前核电站对海洋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在以全球污染源为背景时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建立的人工小生境中,研究了具有生态学意义的~(137)Cs、~(134)Cs、~(65)Zn、~(60)Co、~(59)Fe、~(54)Mn等核素在海水、底质及海洋生物间的转移规律.本文是该项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悬浮物、底质对核素的富集和吸附,考察了核素进入海水后的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使用USEPA Method 29方法对600MW燃煤电厂SCR、ESP和WFGD前后4个测点进行烟气痕量元素同时取样,研究了12种痕量元素(Cr、Mn、Co、Ni、Cu、Zn、As、Mo、Cd、Sb、Ba、Pb)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整个电厂系统、锅炉、SCR、ESP和WFGD中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这12种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ESP飞灰中,相对分布率为69.97%~98.79%.底渣中痕量元素的相对富集指数在0.04~0.51之间,ESP飞灰中痕量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在0.3~1.23之间.ESP飞灰中的As、Cd和Pb以及WFGD废水中的Mn、Co和Ni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需要引起关注.12种痕量元素向大气中的排放浓度位于0.02~12.57μg/m3之间,排放因子位于的0.01~2.13g/1012J之间,Ni、As、Cd和Pb这4种元素的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04、0.13、0.02和3.35μg/m3,都远超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排放限值,需要加以重视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拟钴污染土壤的方法,研究不同程度的钴(0、20、40、60 mg/kg)胁迫对成熟期红苋菜生长及其体内钴积累分布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钴胁迫下,红苋菜株高差异性大,株高差值(最高与最矮的差值)范围为14~27 cm,远大于对照组的4 cm;(2)在不同程度的钴胁迫下,植株各部位钴含量分布规律不一致,且根部钴含量最高。当胁迫浓度为60 mg/kg,植株长势最差组的根、茎、叶部钴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41、44和14倍,此时地上部和单株的钴积累量均最大,分别为1 103和1 275μg,且两者的积累量与MDA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3)钴胁迫使得叶片叶绿素含量、CAT和POD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SOD酶活性仅在低浓度的钴胁迫下上升,而MDA含量则上升;(4)钴胁迫下植株对钴的转运系数为0.20~0.64,地上富集系数为1.96~10.06,同一胁迫下,长势最差组的转运系数和地上富集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程晓波  陈福亮  陈志东 《环境》2012,(Z1):139-140
目的,讨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方法,比较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有效剂量得到核医学科废水的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和核医学科废水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结果,废水排放满足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就可以满足废水排放对公众产生的有效剂量限值。核医学科排放废水低于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时对公众产生的有效剂量满足GB18871的要求。结论,在管理和评价医院核医学科排放放射性废水时,只需检测核医学科废水的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限值即可。  相似文献   

14.
厦门西港近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历史及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厦门西港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14种重金属元素(Sc、V、Cr、Co、Ni、Cu、Zn、Sr、Cd、Sb、Tl、Pb、Fe和Hg)的垂向分布特征、污染历史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 1795年之前,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趋势较平稳;1795~1849年间,Sc、Cr、Co、Ni、Cu、Sr、Cd、Tl、Pb和Hg含量有明显增加;2001~2011年间,Sc、Cr、Co、Sr、Tl、Pb和Hg含量又有增加趋势.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有3大来源:交通和工业活动、自然源、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贡献率分别是72.87%、12.20%和10.99%.柱状沉积物中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表明,铅同位素组成从底层至表层由工业活动及污水排放逐步向机动车尾气排放漂移,厦门西港近岸海域中铅污染主要受交通和工业活动、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化工生产下游企业排放含重金属污泥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含量为研究对象,考察工业生产末端随物料流下行的重金属及其中携带的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影响。方法在重金属排放较为显著的电池、电镀化工企业采集含重金属污泥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高纯锗(HPGe)γ能谱仪系统分析不同类别污泥中放射性核素~(228)Ac,~(~(212))Pb,~(~(212))Bi,~(208)Tl,~(214)Pb,~(214)Bi和40K的活度和含量,选用蒙特卡罗模型(Monte Carlo N Particle Transport Code)剂量转化因子计算化工企业污泥的年有效剂量率,通过计算富集因子得到放射性核素~(232)Th,~(~(226))Ra在化工污泥中的富集水平,通过皮尔森系数将测量得到污泥中Pb,Cr等重金属含量以及相应的~(232)Th含量或镭当量活度Ra_(eq)相互关联,分析其中的数学相关性。结果来自电池、电镀化工企业的污泥中放射性有效剂量率为44.8μSv·a~(-1)。放射性核素~(232)Th,~(~(226))Ra的富集因子(EF-Th和EF-Ra)数值范围分别为0.478~2.217和2.509~4.115,表明放射性核素~(232)Th在含铬污泥中存在富集,而~(~(226))Ra在污泥中均存在明显富集。皮尔森系数的分析显示,重金属元素Pb和Cr与Ra_(eq)的相关性可达到0.8以上,在监测工作中可利用污泥中Pb,Cr含量推算含重金属污泥的放射性水平。结论该研究工作对辐射环境的快捷监测和TENORM的评价均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下水中低卤代烷烃的难修复问题,实验制备了Fe/Cu双金属功能性颗粒,研究其对以二氯甲烷为典型污染物的还原去除效能及强化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维生素B_(12)可有效提升Fe/Cu双金属还原能力,其中Fe/Cu-B_(12)系统对二氯甲烷降解的准一级速率常数(0.444h~(-1))远大于Fe/Cu体系(0.018h~(-1))或Fe-B_(12)体系(0.03h~(-1)),证明Cu和B_(12)协同环境可提升零价铁供电子能力.进一步针对Fe/Cu-B_(12)体系开展了过程控制研究,提炼出Cu负载率5%以及pH9.5的弱碱性条件最有利于促成催化还原脱氯反应,并通过还原产物表征结合动力学响应变化对Cu和B_(12)可能的催化协同机理进行了探讨,推测B_(12)先作为活泼电子受体在Cu~0表面将目标有机物脱氯形成中间体物质,而后迅速分解生成B_(12)和加氢还原的卤代物,整个催化过程是在Fe(电子供体)、Cu和B_(12)三者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阳江核电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134Cs、110mAg、58Co和60Co共11种核素的比活度,238U、226Ra、210Pb、228Th、228Ra、40K、137Cs等7种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分别为75.2~102.0、32.6~38.6、86.9~148、54.3~71.3、40.9~70.6、580~660和 < 0.16~3.82 Bq/kg干重,平均值分别为82.4±5.2、35.5±2.0、121.7±14、60.2±3.1、57.1±3.1、621±29和2.21±0.31 Bq/kg干重,134Cs、110mAg、58Co和60Co等4种核素的比活度均低于检测限。沉积物中226Ra/238U、210Pb/226Ra和228Th/228Ra比值的范围分别为0.35~0.48,2.63~4.17和0.96~1.36,平均值分别为0.43、3.43和1.06。结果显示,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而228Th与228Ra基本平衡;沉积物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与粒度分布、离岸距离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秦鑫  张泽锋  李艳伟  沈艳  赵姝慧 《环境科学》2016,37(12):4467-4474
通过2013年1~12月使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在南京北郊对含有Cu、As、Pb、Cd、V、Co、Cr、Zn、Ni、Ba和Hg这11种重金属气溶胶粒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算法(ART-2a)对其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按照化学组成特征可分为5类:工业排放(35.7%)、生物质燃烧(34.45%)、交通排放(13.6%)、化石燃料燃烧(11.03%)和矿尘(4.07%),其中,含Pb、Cd和Cr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含Cu、Co和Hg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含V、Zn和Ba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含As和Ni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19.
在鼓泡反应塔中,对铜、钴络合物以及FeⅡCit络合脱硝展开对比实验研究。介绍了3种络合剂脱硝机理,通过对吸收液的制备和吸收效果的比较,发现亚铁螯合物的脱除效果明显优于铜络合物和钴络合物。[Cu(NH3)4]SO4和[Co(NH3)6]Cl2的脱除效率分别优于CuⅡEDTA和Co Cl2、CoⅡEDTA。综合比较认为,FeⅡCit因柠檬酸的价格优势和环境友好性是可优选的脱硝络合剂。在最优条件下,1 min时,FeⅡCit溶液对NO脱除效率为58.54%,6 min后脱除效率降为51.35%。  相似文献   

20.
无机纳滤膜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相对分子质量2 000~5 000的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作为无机纳滤膜处理主要含90Sr、137Cs、60Co放射性核素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的辅助药剂.重点考察了非放模拟废水的pH值及聚丙烯酸钠投加量对废水中锶、铯、钴等稳定核素截留率及膜通量的影响,并就影响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得到较优的试验条件为:pH值7~8,聚丙烯酸钠体积浓度不低于0.1%.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实际放射性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辅助无机纳滤膜处理低水平放射性废水是可行的,对总β和总γ的净化率均达到95%左右,且可得到满意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