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重要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当前国际旅游业规模达上万亿美元,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原始数据,分析了游客流量、来源、交通方式等旅游现状,将旅游活动分为交通、住宿、餐饮、游玩4部分,采用自下而上法的方式,计算了武夷山2019年和2020年的旅游碳足迹,并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19年的碳足迹为87.3万t,人均碳足迹53.7 kg/人;2020年的碳足迹为46.7万t,人均碳足迹43.3 kg/人。交通、住宿、餐饮、游玩的碳足迹比例约为14∶4∶1∶1。碳足迹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碳排放降低,2020年旅游交通的碳排放(31.5万t)比2019年(62.0万t)减少近50%。武夷山的旅游碳足迹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偏低水平,未来应重点关注旅游交通领域的碳减排。  相似文献   

2.
碳足迹的概念在商业界、消费者、政策制定者等群体中深入人心.投资者关注碳足迹投资组合及其风险.采购经理关注碳足迹的供应链,消费者也经常接触帖上了碳标签的商品.碳足迹的概念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不过其的确越来越深入人心;碳足迹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累积的质量.例如,通过供应链,或者是产品全生命周期来计算碳足迹而不能以某个特定区域来测算.碳足迹通常采取全生命周期评估法,或者是源头终端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碳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碳足迹旨在测度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与能源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学界、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碳足迹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清单因子法、生命周期评价和投入产出分析。论文首先阐述了这3种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单区域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投入产出分析在国际贸易、产业、消费者、区域和组织等尺度碳足迹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采用SWOT分析框架探讨了该方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展望了其在混合核算方法、多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情景分析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s Programme)开始于1 994年,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在全球开展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当今世界上面向青少年的最大的环境教育项目.项目旨在帮助学校改善当地环境,节约资源并减少碳足迹,鼓励青少年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帮助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更好地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该项目提出了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七步法",即建立生态学校委员会、开展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监测和评估、与课程建立联系、社会宣传和参与以及制定生态规章.  相似文献   

5.
家用空调碳足迹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锌  刘晶茹  杨东  吕彬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4):1054-1060
我国居民家庭空调拥有量迅速增加,其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国际标准PAS 2050,采用RCEES 2012和Ecoinvent 2.1数据库,并运用SimaPro 7.1软件计算了中国典型家用空调的碳足迹.主要结论为:家用空调生命周期中使用阶段用电产生的碳足迹最大,占67%;制冷剂的泄漏是除电力使用外第二大碳足迹贡献因素,产生了23%的碳足迹;生产制造阶段和废物处理阶段的碳足迹分别占16%和-6%.敏感性分析表明,空调日使用时间、空调年使用季节和制冷剂的泄漏比例是家用空调碳足迹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冬小麦生产碳足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648-2654
农田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人为排放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碳足迹是评估农作物生产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典型冬小麦生长区山西省晋中市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估算该区单位质量小麦生产的碳足迹,并在此基础上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冬小麦生产碳足迹进行优化,旨在寻求小麦增产减排的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生产1 t小麦的碳足迹为1357.28 kg(以CO2当量计),其中,生长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碳足迹和尿素生产环节所占比例较大.通过优化尿素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可将研究区生产1 t小麦的碳足迹降低到469.99 kg,同时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9.13%.本文结果与相关研究差异较大,可能与氮肥施用量及N2O排放系数的取值有关.本研究对于了解冬小麦生产的综合碳排放情况,探索农业增产减排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的中国区域居民消费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居民消费活动和环境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而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因此,本文采用“居民消费碳足迹”概念来定义特定居民消费活动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主要包括CO2、CH4、N2O3种温室气体;构建了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模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并以2007年中国8个区域为例对其居民消费碳足迹的数量、构成、分布及转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碳足迹总量达到31.74亿t(以CO2当量计).此外,碳足迹还呈现出区域差异明显、间接排放大于直接排放、城乡差距过大等特征.人均碳足迹方面,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相对滞后的西北、西南区域.研究还对碳足迹的区域分布和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东北、京津、西北和西南区域转移收支为负,表示这些区域为其他区域承担的排放大于其他区域为其承担的排放;剩余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中部区域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些结果对现阶段中国制定具体区域消费政策或分配碳减排责任等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的方法论也适用于研究其他环境因子及足迹因子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环境问题一直是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球臭氧层破坏、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日本大地震核泄漏等等,环境保护的警钟不断敲响.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 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 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 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小;③从碳足迹内部结构来看,张掖市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碳足迹有较大差异,非农户的碳足迹最大,其次是兼业户,纯农户的最小;④从碳足迹占有量的公平性看,碳足迹占有量偏差最大的为交通运输,Gini系数为0.51,其次是能源利用,Gini系数为0.41,食物生产加工碳足迹占有量比较合理,Gini系数为0.35,房屋建设的碳足迹占有量高度平均,Gini系数仅为0.12;⑤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非农化是影响碳足迹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增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非农化程度的加深,农户碳足迹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茂盛 《环境保护》2007,(11):55-57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双边以及多边的外交场合,气候变化问题始终是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气温的不断升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增加,新闻媒体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深入,普通公众也不断加入到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2.
裴彤 《世界环境》2022,(1):88-89
一、 气候变化中的国家集团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其实质更是一个地缘政治经济问题.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问题上采取的不同立场,展开了国家间的博弈.国家利益是各个国家和组织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确定气候变化问题立场的关键因素,具有共同立场的国家和组织聚集在一起,形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节水成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导致了人们对"碳足迹"的关注和低碳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城市节水相关因素"碳足迹"来源的分析,提出城市节水低碳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候变化大会《巴黎协议》的签订,"自下而上"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主要减排机制。本文基于产品碳足迹核算理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宁夏某企业为案例,研究宁夏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分析其碳足迹的分布构成,为企业减少出口枸杞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基础和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某企业出口枸杞干果产品碳足迹为2.224 kg CO_2eq/kg,种植使用的化肥、烘干使用的天然气、以及产品运输、加工使用的电力、原料运输以及种植使用的农药分别占总排放的44%、20%、18%、9%、8%、1%,化肥和烘干燃料是控制枸杞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樊庆锌  丁达  葛立婷  邱微 《环境工程》2017,35(7):141-145
当今世界畜牧业发展迅速,环境问题亦不可小视,由CO_2、CH_4和N_2O等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是热门话题。基于PA-LCA方法追踪某肉鸡屠宰场的碳足迹,找出热点问题,再以敏感性分析探究全生命周期总碳足迹的最敏感输入变量,并提出碳减排建议,最后将运营期碳足迹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为屠宰行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建设期,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钢材的生产过程碳足迹分别占建设期总量的30.94%、24.77%和20.04%;在运营期,电力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占运营期总量的93.06%,从企业各部门角度分析,屠宰间和冷库的运营产生48.45%的碳足迹;在报废期,拆除建筑所耗能源的生产过程碳足迹占报废期总量的87.13%。通过敏感性分析,工厂运营1年的电耗对屠宰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总量的影响不及建设期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对其的影响,但运营10年后,运营期电耗减小可显著降低屠宰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我国屠宰场运营期碳足迹同其他国家相比较低,这与我国屠宰自动化程度低有关。所以如何平衡屠宰效率和环境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巨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策略,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国际谈判和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碳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揭示不同对象的碳排放过程,具体衡量某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或某种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为探索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碳足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案例。其中碳足迹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过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应用案例主要从不同尺度的碳足迹研究与特定产业/部门的碳足迹分析来阐述。最后,针对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从碳足迹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研究尺度及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碳足迹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变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碳足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迅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国际上现有的碳足迹评价方法评价周期长且成本高。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现有碳足迹评价模式进行简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高效的碳足迹评价制度,不仅有助于满足国内各行业对于碳足迹评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国际上现有的碳足迹评价方法提供可探讨的简化方式。本文在分析现有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碳足迹评价方法简化的目标、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50低碳经济情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各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冈素.国际社会包括发展中国家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近期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曰益深入,国际上针对气候变化讨论的强度明显加大,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布了减排目标,2012年之后的国际谈判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