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步行上班     
思想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与妻子达成了“君子协议”:从此开始步行上班,以期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和减轻体重;作为回报,妻子答应每天的中、晚餐无需我下厨。我暗想:步行上班,一则可强身健体;二则可逛街市,察民情;三则每天可踱着方步回家吃现成饭。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2.
妻子的回答     
我在厂里新担任冲压工。我把《给全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寄给了在农村的妻子玉珍,很快就收到了复信,她的话句句打动了我的心。每天上班我十分注意安全操作,把妻子的叮咛记在心里。下面是玉珍的信: 心美:得知你在厂里当了冲压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使我想起了庆丰哥被冲床冲掉右手手指成了残废的事。 当天晚上,我和妈,秋生在一起谈了这个问题。妈说:‘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当了冲压工,若有个三长两短,成了残废,咱一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秋生这孩子倒也懂事,他说:‘奶奶,您只想到自己,要是谁都不愿当冲压工,机器可怎么造出来呢?再说只…  相似文献   

3.
这招管用     
木头是建筑工程队的作业班长,新婚妻子小麦从心底爱着丈夫木头,当然,他爱她比她爱他更爱得要命.婚后木头依了小麦"不抽烟不饮酒不同其他年轻女性热乎"的要求,至于要求他在上班作业要怎么怎么,他就有些"那个"--堂堂男子汉一班之长,能在大干苦干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笑话!在家听你小麦的,上班就得自个听自个的--难道你小麦能成为我出门的"跟屁虫"?  相似文献   

4.
本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干起活儿来有股子蛮劲,以致于上班多年来,后背、手指、大腿上都留下了或大或小的"记号".工友们都说,我是一个拚命三郎.现在想想,我能每天安安全全地上下班,是那些伤痕换来的教训救了我呀!  相似文献   

5.
如今许多人都开始拥有了私家车。统计显示,一名"驾车族"平均每天的步行时间约8分钟,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平均每天步行时间为半小时。同时,身为驾车族的一些人,往往为人父母,而他们的孩子上学也很少步行,结果一二十年  相似文献   

6.
男儿有泪     
有位丈夫喜欢打麻将,妻子怕他跟人学坏了极力反对.起初丈夫打麻将是没有节制的,“麻友”一叫就去,去必尽兴.妻子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丈夫:你不能不管孩子;晚上你不回来我睡不着觉……为了维持家庭关系丈夫作出了重大的让步:约束自己只能星期天打麻将,而且要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可妻子还是不满意.丈夫买了件新衣服大家都说潇洒,兴头头地回家穿给妻子看却被兜头泼了盆冷水:“难看死了,象个土匪!”平时的恶语还好忍受,当着客人的面,也不给面子.这种没有面子、没有温情、没有笑脸的日子,丈夫已经觉得实在难挨了,妻子还要追穷寇;性生活上克扣;在亲戚面前数落;甚至甩出离婚这张王牌.一句话:要么你要麻将,要么你要这个家!丈夫也被逼急了:离就离,奉陪到底!  相似文献   

7.
不上算     
“不行 !我说不行就不行。”爷爷反对小芳和李冬的婚事有两个原因 :一是两个都在建筑行业 ,而且同公司同班组、工作紧绷绷的———二人谁管家务谁管孩子 ?二是孙女高空作业就够当爷爷的提心吊胆了 ,还要再来一个高空作业的孙女婿 ,岂不……小芳先向李冬解释 ,爹妈早去世了 ,姐姐嫁出去了 ,家里就是爷爷和我守着这木屋 ,老人家怕我有什么闪失 ;然后劝爷爷 ,李冬是公司的安全员兼我们作业班的班长 ,他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到工地负责查处安全隐患。“不行 ,更不行 !”爷爷敞开了嗓门 ,“他上班担风险 ,上班前下班后还要担责 ,二人叫我爷孙俩成…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上班族有着这样的早晨:被闹钟叫醒后,挣扎了一二十分钟,才揉着疲惫、瞌睡的眼从床上爬起来。因为分秒必争,不吃早饭就冲出家门,或者打开空无一物的冰箱又关上,挤进了上班人群,在汽车尾气和灰尘中啃咬着路边刚买的油条、蛋饼。营养学家提醒,早餐是营养供给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上班族"还是为人父母的家长,每天早起一刻钟,给自己和孩子准备一顿良好的早餐,这应是每天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9.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所选择的交通方式的不同,其暴露在受污染环境中的程度会发生很大变化。步行上班要好于乘出租车、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班。研究人员分别对采用步行、骑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乘坐出租车以及乘坐公交车5种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人们暴露在超微颗粒中的水平进行了考察。平均而言,乘坐出租车、公交车、驾驶私家车、骑自行车以及步行时,人们所处环境中的超微颗粒数量分别是每立方厘米10万个、10万个、5万个、8万个以及4万个。显然,从污染的角度来看,步行的确优于出租车、公交车或自行车。步行上班受污染少@英子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也不是新手一天中午,在道尔顿大街钟楼附近发生了一起车祸。但幸运的是,被撞的行人脚上仅有几处擦伤。司机停下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恼怒地对行人喊道:"为什么不注意?要知道我是个熟练的驾驶员,开车7年从没出过事!"行人闻言大怒,立刻接过司机的话说:"可我也不是新手,我已步行46年了!"  相似文献   

11.
<正>时下最火的手机应用非"嘀嘀"和"快的"两款手机打车软件莫属,因其"方便、实惠",也被称为"打车神器"。"打车神器"火了,但有些人在担心一些司机边开车边抢单所暴露的安全隐患。一方:打车软件方便,实惠应该普及于老师家住西四环,打车到单位不到10元,但最让她头疼的是家住得偏,每天上班都要至少等上10多分钟才能打到车,但是自从有了打车软件以后,不仅每天定时有车接送,还不用花钱,因此她觉得特别方便。  相似文献   

12.
读信有感     
读了洛阳拖拉机厂《给全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见《劳动保护》1982年11期)后,我作为一个企业基层工会的负责人,受到很大启发。 这封信点明了安全生产与家庭幸福的密切关系,是令人十分信服的。我在工作中也有深切体会:不久前,我厂电杆车间工人徐立怀夜班操作时,违章强用铁管在离心机上刮电杆内壁,被铁管击伤了头部,至今不能上班,生活需要人照料。为此,他年轻的妻子小李操碎了心,流了不少眼泪;小徐也是又悔又恨,望着妻子和幼子犯愁,原来很快乐的家庭笼罩上了浓密的阴云。 我们工会为这事也费了不少精力,如安排职工到医院照料,送小徐复查、诊治…  相似文献   

13.
施倚 《劳动保护》2020,(5):90-91
主持人,你好!我单位员工在上班期间,因私事请假回家一个小时,在返回单位上班的路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这种情况算不算"上下班途中",该员工请假回家往返单位的过程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工作地与住所地,能否认定为工伤?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  相似文献   

14.
上海吴淞水泥厂最近举办了一次遵章守纪照片展览,展出了46张照片。这些照片是该厂厂长和两名干部在一次检查夜班工人劳动纪律时拍摄的,其中10多张反映了上夜班工人认真遵章操作的情景;另30多张反映了上夜班工人睡大觉、玩忽职守、违章操作等混乱现象.这次展览对大家教育很深刻。烧成车间、制成车间的领导干部看到照片中上班睡觉的有本车间的职工,深感自己没有把教育工作做好。有的工人看了照片说:“上班时劳动纪律这么松,哪能保证安全生产呢!”还有个青工说:“过去我认为上班打瞌睡没关系,看了照片上这种乱糟糟的情景,使我认识到今后上班再…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叫刘爱民,现年38岁,家有妻子和两个儿子,还有70多岁的父母。1995年3月在韩城市鹏程工贸有限公司搪瓷厂上班,压车工,未经培训。1995年3月8日晚上零时班时,由于旁边工作人员的干扰,加之压车无防护安全设施,致我右手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被压车压得粉碎,在医院已截断。经治疗,现伤口已基本痊愈。但右手已残。现我已出院在家养病,事故未作处理。面对眼前的一切,我心里痛苦、烦燥,妻子、老人整天以泪洗面。最近,我学习了《劳动法》和有关条例,想向公司讨得有关待遇,但公司说是由于我自己不小心。我心里无底,处理这事故的程序是什么?我…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你好:我是技校的学生,中介到学校招工,我报名后,带我们去工厂上班,当时还差3个月才满18岁,但上班3个月后就发生了工伤。医院诊断,右手中指基底骨折,环指挫伤,带神经损伤。当时医院的治疗费用由  相似文献   

17.
施倚 《劳动保护》2014,(6):114-114
<正>主持人:人觉得可以上班就可以去上班了。公我上班时受伤,到医院治疗后,司这样强制要求合理吗?主治医生开了诊断证明:建议休息半易安网友meng5lx月。回到公司,公司相关领导因某些易安网友:原因,要求我必须休够半个月才可以工作受伤属于工伤,在休息期上班。以前也有同事受伤,医院会开间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不能一些诊断证明,建议休多少天,但是降低。不工作也能拿全额工资,为从来没有按照这个执行过,只要当事何还要去工作呢?工伤休息跟病休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赔车 一对夫妻是车迷,虽无经济实力购车,但彼此都满怀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名牌轿车。妻子偏爱红色的法拉利跑车,丈夫则对豪华奔驰车情有独钟。 一天夜里,丈夫被怒气冲冲的妻子吵醒了。她揪住丈夫的胸口,嘴里不停地说:“你赔我的车!赔我的车!”原来她梦见丈夫的“大奔”撞坏了她的“法拉利”!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单位去年发生这么一起事故 :一职工送孩子上学 ,在返回单位上班的路上发生车祸 ,造成脾脏破裂 ,经医院手术 ,拿掉了破损的脾脏。这位职工每天都是这么做的 ,即 :从家里出发送孩子上学 ,再从学校直接到上班地点。从比照工伤和“上下班必经之路”以及上下班规定时间(这位职工发生车祸为13点55分 ,本单位14点上班)都在范围之内。请问 ,这位同志走的路线属“上下班必经之路”吗?如果主要责任在这位同志 ,能否按比照工伤处理?孙为冈孙为冈同志 :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应该理解为居所与工厂之间的两点一线 ,职工送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20.
健身之道     
如何提高身体素质 ,积极地预防疾病 ,增进身体健康 ,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笔者经自身体验介绍健身方法6则 ,即每天步行有益身心 ,扭腰可健胃健美 ,长跑加爬楼梯能减肥 ,摸耳健身法 ,足浴加搓脚心能健身防病 ,经常做手指运动有益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健康新标准10条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