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进灰色系统模型在城市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城市噪声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分别通过GM(1,1)模型和改进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城市噪声进行预测,并进行精度检验.改进的灰色系统模型GM'(1,1)在精度上均优于GM(1,1)模型,但是GM'(1,1)在计算上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计算机迭代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2003~2007年厦门市大气环境中3种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值,通过灰色系统GM(1,1)残差修正模型预测了厦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灰色系统GM(1,1)模型合理,要求数据较少,计算量适中,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4%~7.7%,与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吻合程度较好.指出灰色GM(1,1)模型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符合系统的灰色特性,实用性好,预测结果与实际环境状况吻合;当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残差模型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3.
临街建筑群间交通噪声一维分布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交通噪声在建筑群间传播与分布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由于噪声实际传播过程中未知因素太多,使由物理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在离声源较远处与实际相比有较大误差。本文提出的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方法,首先给出非本征灰色系统中物理参量按坐标分布的一般GM(1,1)模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在其有效的范围内获取的数据构成原始序列,按GM(1,1)建模方法给出交通噪声按坐标分布的预测值,预测结果在离交通干道较远处的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此范围内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生态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增长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黑龙江大庆市2008-2020年人口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3种模型在本案例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故最终采用该预测模型,预测2010年大庆市人口数将达到284.27万人,2020年将达到325.74万人.  相似文献   

5.
黄晓阳  黄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5):123-125,129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后沉降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普通GM(1,1)模型、新息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某建筑物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由于淘汰掉旧的沉降数据、加入新的沉降数据,所以能够更准确地模拟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灰色GM(1,1)预测模型是灰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预测方法之一,因此,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以乌鲁木齐市市区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在分析灰色预测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强大的矩阵功能,实现灰色GM(1,1)模型算法。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未来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未来4年环境空气质量将持续好转,表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战略实施卓有成效。机动车尾气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和减少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为今后乌鲁木齐市制定大气环境规划、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灰色预测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成忠 《环境工程》1996,14(4):35-38
通过对GM(1,1)模型的研究,探讨了该模型在大气污染预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GM(1,1)模型群作污染物的灰色区间预测,并用实例论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大气环境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大气中的降尘及总悬浮物做出科学的预测,并进行灰色模型的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张玉兰  杨平 《环境》2005,(Z1):195-19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建立了肇庆市大气降水pH值的预测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对肇庆市今后几年的大气降水pH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GM(1,1)和GM(1,2)模型,对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根据过去几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的统计数据,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的情况下,采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432万t;在考虑到工业生产总值影响因子的情况下,采用GM(1,2)模型,预测2010年我国危险废物将达到2686万t。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将增加很快,可供环境管理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新陈代谢GM(1,1)模型存在着精度随预测时间增长而降低的不足,引入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大连市未来五年的SO2排放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对其模型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并与常规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区域大气总量是可行的,其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比常规GM(1,1)模型减少了45%,因此预测精度高,能够满足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为例,应用灰色系统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了大气环境中SO_2浓度的予报模型,经三种不同方法验证效果良好。它表明灰色系统新陈代谢GM(1,1)模型是一种较好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GM(1,1)模型在水质预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本文应用GM(1,1)模型对阿什河入松花江口内断面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项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上升趋势,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对比灰色动态模型群和子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发现对于两极分化的数据,模型群预测结果的关联度低于子模型。本文将为制定阿什河水质改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预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针对不同单一灰色预测模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基于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组合预测模型中各个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系数,并利用我国2007—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对建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灰色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145-147,156
土体固结度是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地基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是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GM(1,1)灰色模型在真空预压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根据部分实测数据计算了地基最大沉降量及土体固结度,并与常用的三点法和双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该研究对真空预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啸  李露 《环境工程》2018,36(1):162-167
三峡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对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取得较高精度且适合长期预测工业废水量的模型,以三峡库区2006—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并用2013年的数据检验结果。对灰色GM(1,1)模型和3种改进灰色GM(1,1)模型分别建模并进行精度比较,根据"新信息优先"原理,将选出的最佳改进模型与新陈代谢模型结合,抛弃最旧的数据,不断补充新的数据,重复建模,构建三峡库区2014—202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灰色GM(1,1)模型方法三结合新陈代谢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且精度高于灰色GM(1,1)模型,在未来7年里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预测结果可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当地生态、合理安排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灰色模型在顶效开发区废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玲  李义  李敏 《环保科技》2000,6(2):23-25
就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在兴义市顶效开发区的废水排放量的预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预测模型经检验后,说明精度及拟合性均是好的,运用灰色理论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是适用的、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模糊马尔科夫链预测海河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GM(1,1)模型在水质预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其存在灰色偏差与抗干扰能力弱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将马尔科夫链理论与模糊集合理论引入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海河三岔口断面的DO、CODMn和NH3-N 3项指标2012~2016年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6年,DO及NH3-N浓度大致呈上升趋势,预计2016年分别可达9.15,1.47mg/L;CODMn浓度呈下降趋势,预计2016年可达3.91mg/L.以2012年的数据做验证,灰色模糊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作为科学的水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模糊马尔科夫链预测海河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色GM(1,1)模型在水质预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其存在灰色偏差与抗干扰能力弱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将马尔科夫链理论与模糊集合理论引入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海河三岔口断面的DO、CODMn和NH3-N 3项指标2012~2016年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6年,DO及NH3-N浓度大致呈上升趋势,预计2016年分别可达9.15,1.47mg/L;CODMn浓度呈下降趋势,预计2016年可达3.91mg/L.以2012年的数据做验证,灰色模糊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作为科学的水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中指出了常规GM(1,1)模型的缺点之所在,并对其建模方法作了改进,同时将改进得到的等维新息GM(1,1)模型与常规GM(1,1)模型对白腐菌生化降解TNT废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改进的等维新息GM(1,1)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从而拓宽了GM(1,1)模型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为环境系统的拟合、预测分析和决策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