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化学氧自救器在使用过程中呼吸气体温度较高的问题,运用气固相非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和传热学等理论结合固定床反应器模型,建立了化学氧自救器供氧药罐供氧时的数学模型,选用我国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作为对象进行供氧温度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劳动强度和环境温度均对ZH30D型化学氧呼吸器供氧装置防护性能影响显著.结果 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劳动强度的增加减少了自救器的有效防护时间,也会造成供氧温度上升速率过快,并最终导致在该环境温度下供氧温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缩短;在相同的劳动强度下环境温度越高,供氧温度的上升速率越快,同时缩短了供氧温度达到对应劳动强度下最高值的时间;在超氧化钾的质量足够支持反应的情况下,供氧温度与供氧时间、跑步速度和环境温度呈线性正相关;环境温度在30~38℃时,使用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当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4.36%时,有效反应区域能够占据整个药剂层,此时供氧温度最大值约为87℃,该温度在试验条件下不受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期望为ZH型化学氧自救器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供氧装置在密闭的地下坑道或地下避难硐室里,为延长隔绝防护时间,保证较长时间安全居留,必须使用氧气发生装置。常用的供氧装置如下: 一是瓶装氧气和废气再生装置 经毒物学家研究证实,供给人员正常压力的纯氧是无害的;但是,吸入高压纯氧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如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经过45分钟,人就会出现腿痉挛和全身浮肿。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高海拔矿山掘进作业面低氧问题,将供氧管与环形空气幕相结合,空气幕在作业人员四周形成空气屏障,设计1种用于高海拔矿山掘进工作面的新型供氧装置。以中国云南某海拔3 400 m的铜矿为例,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建立掘进工作面空间模型,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确定边界条件,对比研究单一供氧管模式和新型供氧装置的富氧效果差异,并分析空气幕出风口形式、风量对富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供氧装置的富氧效果优于单一供氧管模式;环状缝隙出风口优于圆孔出风口,并且当环状缝隙宽度为0.010 m、风量为0.014 m3/s时,呼吸带平均氧气质量分数为27.59%,达到最佳富氧效果。新型供氧装置能有效提高作业人员周围呼吸带区域的氧气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学氧自救器供氧温度过高问题,采用了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模拟试验得出了供氧温度分别随KO2药剂量和人体呼吸频率变化的曲线,且供氧温度变化规律明显.基于试验得出的供氧温度变化规律,根据热力学理论,分析了试验装置的产热、散热及热平衡,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 KO2药剂在试验装置内反应的供氧温度计算模型;并将等条件下的供氧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程度高,且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推导得出的理论计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时的产热、散热过程与模拟试验装置相似,基于化学氧自救器的相关热交换参数,理论分析所得供氧温度计算模型可用于工程实际,指导化学氧自救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PSA、膜制氧、液氧储供技术的原理,阐述了国内外小型便携式供氧装置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对各种小型便携式供氧装置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小型便携式供氧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矿井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井下事故发生后的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生存的重要保障,避难硐室具有容载人数多、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针对国内避难硐室采用的地面钻孔供氧、压风供氧、压缩气瓶供氧、化学氧供氧等供氧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基本供风量、供氧量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密闭空间模拟试验的方法来对几种供氧方式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避难硐室设置多种供氧方式的必要性,为今后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汉冶金安全技术研究所,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方针,在过去研制的化学供氧材料──“氧烛”的基础上,经有关单位协作,去年研制成功了以“氧烛”为主体的JM型氧气发生器。这种化学供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多次实验和实际应用鉴定,效果可靠,性能良好,适合在隔绝空气和缺氧的条件下供应呼吸用氧。 “氧烛”由氯酸钠、金属粉和过氧化初等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每公斤“氧烛”可产生300~320公升、纯度大于99.5%的氧气。每公斤“氧烛”成本2.2元。“氧烛”在具有自动引燃、绝热、滤过作用的氧气发生器中…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介绍了消防用耐高温、防过火、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自由搭载、有独立供氧呼吸系统的隔绝式多功能自救装置。自救装置由自动定量供氧循环呼吸系统、防护层、全防护面罩或半面罩呼吸面具部分及声光报警+GPS定位求救系统等单元构成,可让佩戴装置的消防员和被困火场人员在爆燃等短时过火时装置不被损坏,可在因火灾导致的火场浓烟雾、有害气体、高浓度粉尘等场合保障消防员及被困人员不会窒息。  相似文献   

9.
光棒     
美国氨精公司化学研究部发明了一种化学安全光棒。当矿井内发生事故,发电设备停电后,可用它来照明。这种化学发光装置是由两种化学组分混合后,由化学能直接变为光能(不发热)发出冷光,无烟、无毒、无火花、防水、防风,不需电池。装置的储放寿命可长达四年之久。启用时,仅须将装有化合物的塑料管曲折,并加以摆晃即可。光棒$《劳动保护情报》报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及通风供氧下的渗流传热规律,研发了渗流传热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由气体加湿系统、气体加热系统、煤样反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组成;本装置可实现自动加湿、控温、自动采集数据及处理数据。为解决装置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设计了断电保护、有害气体检测等措施,保障试验装置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渗透性能是化学防护服最重要的防护性能指标之一。本文采用PTC200型渗透测试池、蠕动泵、超滤装置和离子色谱分析仪,构建了测试化学防护服渗透性能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一系列化学防护服面料对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渗透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可以方便准确地实现服装面料渗透性能测试,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开发为规范我们国家化学防护服装及相关产品防护性能检测方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9,(1):92-92
以色列那萨·沃尔特公司开发出一种针对重油等燃料的降污节能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能清除燃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还可降低燃料消耗。这种称为“分子加速器”的装置,外形看起来很像一截金属管,使用时与发动机燃油管道相连接。据以色列佳德奶制品厂和斯迪姆洗衣厂的数据显示,安装该装置后可节省燃油25%,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明显减少。负责研发该技术的亚伯拉翰·沙木尔表示,该装置具有降污节能作用,关键在于它能将燃油分解为更小颗粒,这样用同样燃料即可产生更大效能,且燃烧时没有烟雾,不需要化学添加剂,在燃烧室及烟囱中也不会有碳存积物留存。  相似文献   

13.
施工升降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人货垂直运输机械被广泛地使用于各高层建筑,倍受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青睐。然而,它又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施工机械,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许多安全限位装置为它的安全运行作保障。其中,施工升降机的防冒顶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之一。一、电磁式防冒顶装置的使用状况近年来,出厂的各种施工升降机的防冒顶装置一般都以电磁式为主。即通过高程限位撞块顶撞高程限位器,切断主电机电源,使之制动停住,从而达到防止梯笼冒顶的目的。但是,这种形式的防冒顶装置的可靠程度不高。据统计,某地区一年中就发生了4起…  相似文献   

14.
供氧输送管道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不同于其它气体的输送管道,在安全技术上要求甚高。①据冶金部规定,供氧输送管道一般采用碳钢和不锈钢。碳钢管道较为经济实用,基本上可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②要选派一支懂技术,了解技术知识,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管道安装队伍。管道安装完毕后,要组织安全检查和质量检查组认证。③输氧管道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反复严格吹扫管  相似文献   

15.
80型潜孔钻是一种中型凿岩机械,具有钻孔深度大、孔径适中、操作方便和地形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国内外使用较普遍。但国内使用的80型潜孔钻,90%以上未配备除尘装置。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除尘装置操作不够灵便、密封不严密和捕尘效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海拔矿山掘进施工中的缺氧问题,基于Fluent软件对掘进巷道的供氧通风进行数值模拟与方案设计。为得到合理的供氧量,分别计算了海拔4 650 m的大气压力和海拔3 000 m大气中氧分压,进而换算出供氧巷道需要达到的氧气体积分数,再结合通风量得到数值模拟所需的供氧量;建立不同的巷道通风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得到最优供氧管路布置方案,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供氧量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供氧管出口位置对提高氧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程度有极大影响,出口位置应适当降低,且与风筒出口的水平距离不宜过大;掘进巷道在供氧速率为12.46m~3/min时能够达到预定的供氧标准,低于此速率便不能达标,供氧速率过高则造成资金浪费。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5月18日,国家经贸委就安徽省太和县重大化学事故发出通报。通报指出:安徽省太和县亚太化学有限公司(与台商合资)乙酰氯化工生产装置于1996年6月试生产,1997年12月停产后因债务问题被查封。由于该公司未及时处理堆积在生产区的10多种易燃易爆及...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战斗机飞行员新型YM9915加压供氧面罩和TK - 11飞行保护头盔配套的高空供氧防护性能生理评价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新型加压供氧面罩与飞行保护头盔配套的供氧防护性能特点 ,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化学评价法是一种在化学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的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道化学评价法评价未考虑人员、环境及设备维护等因素而使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提出了在安全补偿系数选取中引入物质系数修正、人因危险补偿系数、环境补偿系数和设备状态补偿系数对道化学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对物质燃烧性进行温度修正获取实际情况下的物质系数值,同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出人因行为概率,进而计算人因危险补偿系数,此外结合设备可靠度引入了设备状态补偿系数。将以上改进方法应用到某油田联合站原油稳定装置和轻烃储罐装置的安全评价中,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道化学评价法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果更准确,同时根据改进后得到的危险等级提出了稳定装置及轻烃储罐装置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最后结合事故案例对比了传统道化学和改进道化学的结果,说明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人体和服装用防蚊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每年,蚊子会向全球超过7亿的人传播疾病,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避免蚊子叮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控制蚊子的滋生,另一种就是应用防蚊剂进行个人保护。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有的化学(合成)和天然(植物基)防蚊剂的研究现状。2化学防蚊剂2.1避蚊胺(DEET)避蚊胺化学名为(N,N鄄二乙基鄄3鄄甲基苯甲酰胺;英文缩略名为DEET),是目前市场上效果最好的防蚊剂。最早由美国农业部发现,美军于1946年申请专利,1957年被公众注册使用。它是一种广谱防蚊剂,对蚊子、食人蝇、恙螨、跳蚤、扁虱都有效果。20多年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