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传统汽车难以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对解决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2家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用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税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负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流转税税负和研发支出的关系不显著。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激励新能源汽车公司提高研究开发投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0,(9):63-63
中国静脉产业发展研讨会近日提出,要从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强静脉产业园建设,通过优惠税收、贷款、财政补贴、土地利用等方式,推进静脉产业发展。静脉产业被喻为我国未来30年极具发展前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通过发展静脉产业,有效降低了企业污染物排放,回收可利用的资源,有利于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和增效减负。  相似文献   

3.
何力武 《绿叶》2012,(3):39-44
随着传统能源的衰竭和环保压的增强,未来5~1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走进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将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上将遵循节能(降低总能耗)、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两大趋势,逐步实现对化石类传统能源的替代。欧美汽车大国均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市场化投入,使得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从国际比较经验来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性举措大体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车用替代燃料的开发和推广对关键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对生产和使用的补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抢占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16家节能环保类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财税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助强度、所得税比率、流转税比率对研发强度的影响都较显著,并从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措施、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优惠措施方面提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与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坚 《绿叶》2012,(3):21-26
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从企业能力理论而言,有效的产业政策需要从促进企业能力构建和企业研发,鼓励产业内竞争两个方面来着手。同时,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产业政策的有效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产业成功并非都是产业政策的后果。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不能越位,代替市场选择产品类型、技术路线、组织模式,而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和保护企业能力的自我构建。  相似文献   

6.
段颀 《绿叶》2012,(3):8-1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在这一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示范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二是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各种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三是为数不多的新能源汽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性理由主要是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而高能耗与重污染正是传统动力汽车显著的负外部性特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注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过程又注定是独特的。在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时,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能源战略,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路径主要是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工具可以快速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也养成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依赖政策红利,而不是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发展的习惯。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激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持续地进行公平与有效率的技术创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外部激励路径转换的重点是在国家和企业层面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稳定和可预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常鑫鑫 《绿叶》2012,(3):57-61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政府可谓是不遗余力,对生产和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厂商和消费者也给予了较大幅度的补贴,但是市场反应冷清。究其成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极度不成熟,技术路线不清。因此,政府应将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协助、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越过技术壁垒,而不应急切于市场的开拓和占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就金融发展和融资渠道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研发活动存在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发展可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且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而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相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股权融资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即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3)从所有权性质看,在国有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不存在显著关系,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依赖于商业信用融资;但在私人控股公司中,金融发展会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依赖于股权融资。从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增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定权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与效率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与效率整体协调性差,部分地区研发能力的获取是以牺牲研发效率为代价的;自主创新支撑能力、资本投入、环境约束是影响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能力与效率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投入权重相对较小,说明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软实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文章中我们首先描述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在整个汽车市场消费低迷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大放异彩。新能源汽车具有众多优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但不可否认,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退坡,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针对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从顶层设计、技术研发、引导预期、政策试错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张德江指出,去年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了可再生能源法、气象法执法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落实生态补偿政策。要依法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修编和管理,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大力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  相似文献   

13.
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政府和企业在实施和申请补贴过程中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征,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三种均衡并用逆推归纳法对其进行验证,得出影响均衡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造假的成本与期望风险成本,影响因素还包括政府误判损失。结合此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惊艳表现。从2014年9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正式启动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的财政支持,加上车牌(如北京的单独摇号或上海的免拍卖)和不限行等多个地方优惠措施,让迟迟未能启动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终于迎来了业内期待已久的井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48万辆,比2013年增  相似文献   

15.
林伯强 《绿叶》2010,(8):15-19
新能源的民间投资很多,但现阶段主要还是国有企业在做。造成这个态势的原因在于新能源行业现在不怎么挣钱:设备制造已经产能过剩;利用上,终端电价由国家控制,大规模的供电方面.民营、外资企业没法与国有企业竞争;而没有利润,企业也就难以投入研发。要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新能源产业建设,仅仅对它们开放这个行业并不够,更重要的是做好新能源产业链,改革电力定价机制.为不同产权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张浩 《绿叶》2012,(3):45-48
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缺乏竞争力、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先天优势不足;地区补贴政策各异,使新能源车企难以在异地推广产品,更多只能本地化营销。新能源汽车产业期待一个有序、健康的发展环境,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标准、政策、法规,给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与引导,需要新能源车企苦练内功,需要配套产业链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力量的"合力"推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4,(8):4-4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新光 《绿叶》2012,(3):34-38
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不乏赶超、跨越式思维,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少有"耐得住寂寞"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与开发;补贴政策陆续出台,但我们的一些新能源汽车却因地方保护主义,遭遇了"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都卖不了"的困境。对消费者而言,其最关心的价格、质量、用车是否方便、维修成本等问题尚且不论,他们连接触新能源实车的机会都很少,具有使用体验的更少,这又如何让他们放心购买?  相似文献   

19.
张建忠 《绿叶》2012,(3):27-33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代到来了吗?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为时尚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其潜在的困境,这主要来源于私人激励,技术差距和重复建设三方面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其独特的政策路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鼓励更多的汽车企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适当采取较为严格的新能源汽车专利保护制度从而吸引技术引进,同时不宜采取过高的创新和消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扩大,能源危机的问题也在逐步临近。节约能源且环保的新型动力的开发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走向。前不久,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包括合肥在内的13个试点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试点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伴随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暖风频吹,新能源汽车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困局下,新能源汽车能否逆境破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