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环境意识的内涵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述湘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1):11-12,24
介绍了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以及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居民垃圾箱的变迁引出环境意识问题,进而论证了环境意识对真正完善城市环境,特别是促进环保各项工作以及建设国际化沈阳城市的重要作用.提出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大工程,针对此提出了强化人们环境意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意识对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水平有很大作用。环境意识高低与综合决策的水平有很大联系。对环境意识的形成、其对综合决策的影响作用以及如何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综合决策发展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出了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了解上海市民环境误差的现状,把握市民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探讨今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对上海市中心11个区的市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抽样调查,建立了环境意识水平指数模型,从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知识3个方面对市民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了评介,并对影响环境意识水平的个人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上海市民环境意识处于中等水平,而市民的环境态度已进入较高水平;环境知识为中等水平,环境行为则免  相似文献   

6.
试论环境意识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民 《环境导报》2000,(2):9-11
环境意识的不同表现形态中,学术形态作用明确、起先导作用,未来形态作用较固定。政府形态和大众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两种模式:一是大众形态影响政府形态,为自下而上模式;二是政府形态影响大众形态,为自上而下模式。西方国家较多地呈现自下而上模式,而我国较多地表现为自上而下模式。学术形态的代表者知识分子、政府形态的代表者国家行政人员的个体意识对群体和社会环境意识影响较大;大众形态的代表者城市居民主要以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企业环境管理体制的调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新  高彤 《环境保护》2001,(1):12-14,47
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忽视企业的环境管理,或只重视污染治理设施项目的实施,而忽视企业环境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必然会导致环境管理陷入误区。为此,我们对重庆市和云南省六家国有企业的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调研,对企业环境管理的障碍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激发企业自觉意识、加强企业环境管理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技术产品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消费者对之的需求不会自发地产生,尤其在市场开发的初期。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汽车油改气这种环境技术产品需求的因素,说明有两种动力可刺激需求。在初期,只有依靠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即政策动力,来刺激对环境技术产品的需求,以后可以借助经济动力来扩大需求,并对推广该技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校对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负有重要的责任。本提出和回答了生物学作为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如何准确把握教育结台点,如何提高环境教育效果,如何让环境教育在校内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影响等同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部分地区市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萍  汪菁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83-385
根据上海市曹杨街道垃圾分类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社区市民的环境与环境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中发现67%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89%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市民通过不同的媒体获得环保信息来提高环境意识。分析表明市民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背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环境行为,但人们的环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行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应作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北京2013年雾霾事件看媒体环境报道效果,聚焦雾霾报道在提升我国媒介公信力以及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两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改进环境报道,促进受众环境意识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春华 《城市环境》2002,16(3):47-48
文章叙述了渗透环境教育与创建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及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各种活动。进而说明环境教育形成合力对环境意识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技术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人造纳米材料被研制出来。纳米材料性质独特,被越来越多地投放到市场中,以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在人造纳米材料被充分利用的同时,也对于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随着近些年来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人造纳米材料以关注。从环境科学领域对人造纳米材料进行分析,当人造纳米材料发生理化性质的时候,就会环境中的人与各种生物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本论文着重于分析人造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4.
试论环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环境意识,主要是指人们怎样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产生过各种环境意识,“听天由命”,“人定胜天”都可谓某种环境意识。我们提出的“提高全民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环境信息享有知情权也越来越成为国民的需求,这就对环境信息公开产生了更多的呼吁。而素有“环保斗士”之称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环境污染信息的发布,呼吁公众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参与环境治理与保护。下面是我刊就环境信息公开对马军先生所做的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环境审计产生的背景进行阐述,并针对环境问题探讨了环境审计在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在治理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实施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环境意识内涵与环境教育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实现。增强环境意识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意识的内涵。同时,它也是确立环境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分析,提出了环境教育应达到的4个目标:知识目标、价值目标、道德目标和行为目标,并为更好地完成这些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ISO14000系列标准在现代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现代企业环境管理角度,分析了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作用,根据实践经验,探讨了在其推行和实施应用中如何将先进的环境意识、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融入到企业环境管理中去,从而改善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19.
李彩虹 《环境保护》2007,380(9B):61-63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作用不尽相同,然而各利益群体竞争的结果往往是环境法较多地表达了社会地位较高阶层的环境利益需求,形成了环境法对环境公平问题的忽视,因此,环境公平应当成为环境法修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对比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昆明市中小学生从环境行为倾向、环境参与意识、环境关注程度等六方面的抽样调查及表明,昆明市中不上学生环境意识总体水平尚可,小学生环境意识较中学生的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