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于能引起癌症的环境物质—环境致癌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癌症的发病原因和方式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饗读者。一、环境致癌物环境致癌物可以包括物理致癌物、化学致癌物和病毒致癌物三种。 (一)物理致癌物在诊断和治疗时所使用的X射线是人类接触辐射的主要来源,辐射量与白血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点可以从大量的病例中得到证实。例如,对于放射工作者、在子宫内受过辐射的儿童和接受放射治疗的关节强硬性脊椎炎患者,他们的白血病发病率都比较高。通常,在一次高剂量辐射后有一个3~4年的潜伏期。据文献报道,在X射线辐射后还可能引起其他癌症,包括扁平细胞癌、软组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作为评价环境质量的一个的物理因素,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许多国家都对此制订了职业暴露的安全辐射标准和居民卫生标准.我国也制订了部颁安全辐射的职业暴露标准,居民卫生标准正在积极制订之中.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在动物和人方面已有大量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对电磁波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致热效应方面已取得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大连市近5a的生活饮用水环境进行评价,探究水体中所含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国际辐射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为参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的水中化学致癌物主要是Cr+6,致癌风险超过了国际辐射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非致癌物中只有氟化物风险超标;致癌物的风险大于非致癌物的风险。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在水质治理过程中,应优先治理致癌物Cr+6。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秭归某TC-SCAN集装箱检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监测,根据《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43-2002)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有关规定,对该项目投产运行后的辐射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得出研究结论,并对该类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贵州赫章含煤岩系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氡气析出率,原煤、煤渣、土壤和水体(238U、232Th、226Ra、40K)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为43.10~323.24 nGy/h,小于520 nGy/h;原煤、煤渣和土壤的最大外照射指数Iγ分别为0.65、0.74和0.82,均未超过剂量限值1;赫章达依乡和六曲乡土壤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 810 Bq/m~3和7 150 Bq/m~3,绝大多数小于20 000 Bq/m~3;区内含煤岩系地层的放射性核素和土壤氡析出率对环境影响较小。赫章含煤岩系地层原煤、煤渣和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多数低于贵州省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和我国土壤放射性核素背景值。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放射性水平进行评价,多属无污染状态,水体放射性水平多数低于我国自来水标准。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下构筑物的辐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市民活动场所和城市交通也日趋紧张。仅仅依靠有限的地面部分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地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因此地下构筑物日渐增多。从发展趋势看,将来从事地下活动和服务于地下工作的人数会越来越多,预计在不久以后可能达到占城镇区人口的5%以上。因此研究地下构筑物的辐射环境问题,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安全和健康,是一个应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二、地下构筑物的辐射来源及水平众所周知,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只是含放射性核素量的多寡不同而已。一般岩石和建材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如表1所示。因此地下构筑物也必然具  相似文献   

7.
保护环境免受放射性污染和确保居民的辐射安全是核电站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核反应堆结构和废气净化工艺,尽可能减少排入大气的放射性物质; 2、完善液体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工艺,以满足卫生和生态要求,使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免受放射性污染; 3、选择布置核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辐射作用; 4、在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行中,要规定环境保护的卫生要求和辐射安全标准; 5、对坏境进行系统的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8.
郑秀亮 《环境》2015,(2):50-52
<正>通过创建"示范单位"活动,广东辐射防护协会积极引领辐射行业加强自律、落实国家相关法律和标准,不断提升辐射安全与防护水平。当企业从协会接过奖牌时,接过的不单单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辐射技术运用日益广泛的当下,‘示范单位’评选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目的在于推动更多的企业自觉加强辐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牢固树立辐射安全防护意识。"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会长戎明海指出。  相似文献   

9.
简论煤矿区煤矸石放射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近几年工作实践和收集各煤矿区煤矸石环境影响评价中放射性核素实测资料,根据有关辐射防护标准,经有关公式计算,得出结论:煤矸石不属放射性废物;且用于建材制品和其制品用于新建住房和公共生活用房,均满足有关放射性限制标准和卫生防护限制规定。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环保局(EPA)对含致癌物的杀虫剂的有关规定作了调整。新政策规定,过去被禁用的低致癌性杀虫剂现在允许使用,但含致癌物杀虫剂仍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新政策要求对加工食品、生鲜食品均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中溴酸盐控制方法和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酸盐是一种潜在致癌物,通常产生于含溴离子水源水的臭氧消毒过程中,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规定溴酸盐的最高浓度为10μg/L。重点综述了近7年来溴酸盐生成的控制方法(如优化臭氧投加量、降低溶液pH值、加氨等)以及溴酸盐离子去除技术(如吸附法、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里的致癌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人们对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已引起广泛注意和研究。自然环境里的致癌物质除放射性、致癌性烃类化合物和激素外,研究表明,还来自微生物、植物、食品烹调加工、亚硝酸盐转化所产生的各种致癌物。1.微生物。由微生物产生的致癌物最为人们熟知的是真菌毒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癌与致癌性真菌毒素密切相关。黄曲霉毒素是已知这类致癌物中致癌作用最强的一种,是由黄曲霉(A.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毒性代谢产物,有B_1、G、M_1等数种,其毒性以B_1最强。经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AFT)可诱发从鱼至猿类等多种  相似文献   

13.
人类所受照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天然辐射,另一个是人工辐射。其中天然辐射是主要辐射源,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天然辐射的增加等。人工辐射源主要包括医疗照射和核动力生产等。还有一些用于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研和教学等领域的放射性装置也对公众造成一定剂量的照射。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在人体内每秒种都会有几千个原子发生衰变,有几十个宇宙射线粒子和几十万个γ光子射向人体表面。  相似文献   

14.
确定水污染事件中遗传性致癌物短期暴露安全浓度,是目前我国水环境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假设遗传性致癌物暴露剂量与致癌风险呈线性相关的前提下,提出了水体中遗传性致癌物安全浓度计算流程,建立了采用遗传性致癌物终生暴露安全浓度计算短期暴露安全浓度的方法.在我国2000~2010年间发生的60起水污染事故中,特征污染物为砷的水污染事件为6起,占总污染事件比例为10%,这一结果表明砷为我国水污染事件中高发的特征污染物.根据水污染事件遗传性致癌物短期暴露安全浓度计算方法,得出砷短期暴露安全浓度为0.5 mg.L-1,表明该方法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国外动态     
美国将采用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标准美国环保局已采用1986年修改的安全饮用水法中饮用水的8种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控制得最严的有机物是氯乙烯,最高浓度为0.002mg/l,三氯乙烯、四氯化碳、1,2-氯乙烷和苯的最高浓度为0.005mg/l,1,1-二氯乙烯的最高浓度为0.007mg/l,对二氯代苯和1,1,1-三氯乙烷分别为0.075mg/l和0.2mg/l。这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怀疑为致癌物或有其它毒性,该标准将于1988年11月31日对多于1万人的供水系统生效。于1991年11月31日对少于3300人的供水  相似文献   

16.
《核安全法》出台以后,从法律层面上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进行了规定,本文根据《核安全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执法权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目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并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独立处罚权,难以对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形成真正有效的制约,基于此提出了妥善解决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执法主体资格、完善执法配套能力建设等加强其执法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吉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特别是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装置的投产,给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重新审定和完善了《安全专业干部工作标准》、《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8.
印度和摩那哥的研究人员最近研究的成果表明,下沉的浮游生物残骸及碎屑可以携带大多数天然放射性核素由表层海水沉积至海底。但是,前期的一些工作却对主要由浮游动物及较大的浮游植物所组成的“纯浮游生物”富集放射性核素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估计不足。由于较小的个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而且放射性核素储如228Th和Pb等又是吸附在细胞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由轻轨向地铁发展,地铁振动引起的二次辐射噪声影响将逐步显现。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二次辐射噪声评价标准,并根据重庆地质条件下的振动衰减经验公式及二次辐射噪声预测计算公式,对重庆地铁二次辐射噪声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实测值予以验证,误差结果在1d B之间,满足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符刚  曾强  赵亮  张玥  冯宝佳  王睿  张磊  王洋  侯常春 《环境科学》2015,36(12):4553-4560
为评价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天津市401个饮用水监测点的850份水样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同时结合GIS进行信息可视化展示和风险因子探索.结果表明,天津市饮用水水质致癌物健康风险、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83×10~(~(-5))、5.62×10-9和3.83×10~(-5).按健康风险排序:致癌物非致癌物,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市区新区郊区,铬(六价)镉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郊区新区市区,氟化物氰化物铅硝酸盐.天津市饮用水个人年健康总风险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但处于在US 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限值(1.0×10~(-4)~1.0×10~(-6))之间,初步认为该市饮用水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于致癌物.致癌物应优先控制铬(六价),非致癌物应优先控制氟化物.GIS能较好地应用于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和进一步的风险因子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