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O资料     
IMO资料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将于明年5月生效由国际海事组织发起并于1990年11月通过的“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将于明年5月13日生效。届时将由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在墨西哥主持条约文本的签字仪式,共有15个国家参加该公约...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油污事故,特别是1989年3月24日在阿拉斯加发生的“瓦尔迪斯”号油轮重大油污事故,首先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应,进而在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中也普遍意识到抗御重大油污事故的防备、反应和相互合作与援助的重要性。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11月19日至30日在其伦敦总部召开了“国际油污防备和反应国际合作会议”,有93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派代表或观察员出席。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协商,会议最后达成一致,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该公约生效的条件是15个国家加入(没有船舶总吨位条件)。11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1个国家签署了公约的最后文件;受本国政府授权签署公约的有15个国家(有的“有待批准”)。据有关人士估计。该公约二、三年内可以生效。  相似文献   

3.
劳辉 《交通环保》1999,20(4):40-44
DraftTextoftheProtocolonPreparedness,ResponseandCooperationtoPollutionIncidentsbyHazardousandNoxiousSubstances,2000  本议定书缔约国,缔约国于1990年11月30日在伦敦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考虑到采纳《1990年油污防备、反应国际合作会议》第10号决议,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有害和有毒物质。进一步认识到依照《19…  相似文献   

4.
新<海洋环境保护法>与有关国际公约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新《海洋环境保护法》与《73/ 78防污公约》、《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等有关国际防污公约相关条款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5.
海湾溢油三周年为建立一个合作处理重大溢油事故的国际体系,IMO于1990年11月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两个月后,海湾地区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溢油事件。尽管当时该公约尚未生效,IMO毅然决定组织国际抗产溢油活动,以减缓溢油...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国际油污防备公 约》情况 (一)制订《国际油污防备公约》的背景 近30年来,曾有过三次世界性的油污事故高峰,在每次高峰期,都召开重要的国际会议,制订相应的国际防污公约或议定书,目的是促使各国采取措施抑制油污事故继续上升,保护海洋环境。油污事故高峰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11月19日至30日在伦敦召开了外交大会。93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派代表或观察员与会。海事组织联系会员香港也派观察员列席了会议。生议选举摩洛哥驻英国大使阿·蔡尼纳德先生为主席;智利、中国、丹麦、尼日利亚、菲律宾和苏联代表团团长为副主席。大会下设全体。起草和证书三个委员会,经过两周激烈争论和反复协商,最后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以下简称《油污防备公约》)以及十个决议和会议最后文  相似文献   

8.
李树华 《交通环保》1996,17(2):18-26
近30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止海洋石油污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通过并生效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和修正案,在控制海洋石油污染和避免其进一步恶化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全球范围内的油污事故从未间断。1989年瓦尔德兹号重大溢油事故本身和对该事故的处理过程使国际社会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的、地区的乃至全球的油污防备和反应系统。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的制定和生效是国际社会防止  相似文献   

9.
1989年3月24日,美国EXXON石油公司所属“瓦尔迪兹”(VALDZ)号油轮在阿拉斯加海域搁浅,大量原油外溢海中,酿成特大油污事故。这一事故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更使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充分认识到抗御重大油污事故的防备、反应和相互合作与援助的重要性。于是,IMO于1990年11月召开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国际合作会议”,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  相似文献   

10.
刘昭青 《交通环保》2000,21(2):42-42
国际有害和有毒物质事故防备、反应和合作会议将于 2 0 0 0年 3月 9— 15日在IMO伦敦总部召开 ,此间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 (MEPC)第 4 4届会议同时举行。IMO将通过《2 0 0 0年有害和有毒物质事故防备、反应和合作议定书》(HNSProtocol)。HNSProtocol的制定思路遵循《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的框架原则。该HNSProtocol的草案已为 1998年 11月MEPC第 4 2届会议原则批准 ,并计划获得OPRC成员国的正式通过。如同OPRC公约一样 ,HNSProtocol旨在为抗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对海洋环境评审的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船舶拆解过程中可能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白马港造船业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白马港海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白马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福州港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福州港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福州港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介《1990年国际油污设备、反应和合作公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公约的适用范围和各方应承担的义务,如油污应急计划、发生和发现油污后应采取的行动、国际合作与技术合作及授助费用的补偿办法等,建议我国有关部门立即研究它对我国的影响及批准该公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至1992年6月1日)1819202l222324252627公约名称国际干预公约油污事件公约 议定书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造成海洋污染公约 修正书 修正书 修正书 修正书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附则I 附则I附则I(任选)附则IV(任选)附则V(任选)修正书修正书(附则I)修正书(议定书I)修正书(附则I)修正书(BC规则)修正书(BCH规则)修正书(附则I)修正书(附则V)修正书(检验与发证协调系统)修正书(II~C规则)修正书(BCI-I规则)修正书(附则I+V)修正书(附则I)修正书(附则V)修正书(附则I)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国际油污…  相似文献   

16.
X55 9602254中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概况和溢油应急反应的战略设想/劳辉(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交通环保/交通部水运环保科技信息网一1995,(6)一5~10环信X一95 介绍了中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概况,包括船舶防污立法情况;中国加入有关国际海洋防污公约情况;中国现有的立法和加入的国际海洋防污公约对船舶防污作出的明确规定;船舶重大油污事故及处理情况;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监督管理情况,港口溢油应急计划情况。叙述了中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的战略设想,包括海运溢油应急反应立法问题,协调和监督管理间题,有关部门职责问题,清除油污组织、油污灾害基金和…  相似文献   

17.
鄂海亮 《交通环保》1999,20(6):30-34
1 序言1-1 计划的目的1-1-1 日本国四面环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受益于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人民的生活与这样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日本来说,一旦在近海发生油污事故,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以保护海洋环境、人命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石油进口国家,日本拥有大量油轮,建立油污防备、反应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地方政府和石油、航运、矿产、渔业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按照该体系相互合作是很重要的。1-1-2 按照1996年1月17日对日本生效的《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第6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国际油污染防备和反应大会将于今年11月份在海事组织总部召开。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为防止重大油污染事故进行国际合作提供基础机构的公约。 1989年10月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第16届大会通过的第A·674(16)号决议作出了这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29届会议于1990年3月12日至16日在其伦敦总部举行,有54个国家、联系会员香港和21个国际组织派代表或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议程共22项。我国代表团参加了全部议程的讨论,并派员参加了“防止机舱油污染”和“国际油污防备和反应合作会议”两个工作组会议,现将会议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洋污染防备和反应体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新文 《交通环保》1996,17(1):37-41
概要介绍日本海洋污染防备和反应体系,包括政府组织、防备和反应体制、法规政策以及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