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境医学     
X18 X591 .0312(城减刃1369工频电磁场生理危害的研究进展/高小榕(清华大学电机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9,19(5)一472一476环图X一58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揭示了工频电磁场(PFEMF)暴露与白血病、肿瘤、胚胎异常等发病率上升存在相关性,但同时也有相当的实验未观察到PFEMF的效应。在理论上分析了微弱电磁场作用机制的争议,并根据非线性分叉理论分析,肯定了PFEMF的潜在危害,进一步指出这种危害是一种随机现象。回顾了近年来提出的PFEMF危害机制和模型,认为研究应结合各种非线性理论。参26现观察组全肿瘤…  相似文献   

2.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旋转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和臭氧的合成机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二次放电重叠对臭氧合成的影响,建立了旋转放电与二次放电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电极旋转条件下的臭氧合成效率与二次放电重叠概率以及电极旋转速度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理论结果表明:二次放电重叠使得臭氧合成效率降低,而电极以适当地速度旋转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放电的重叠,从而提高臭氧的合成效率.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3.
电火工品等效天线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射频能量对电火工品的危害机制,建立了电火工品发火电路的等效天线模型,推导出了电火工品处于最大拾波方向且阻抗匹配的情况下桥丝接收的最大射频功率数学公式,分析了外界电磁场场强和波长变化对桥丝最大接收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射频能量对电火工品的危害机制,建立了电火工品发火电路的等效天线模型,推导出了电火工品处于最大拾波方向且阻抗匹配的情况下桥丝接收的最大射频功率数学公式,分析了外界电磁场场强和波长变化对桥丝最大接收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场效应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使公众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场环境影响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针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结构特点,将其分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两个部分,分别开展电磁场强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监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场分布情况,总结电磁场强度的衰减规律,并提出改善措施及建议,为电磁环保纠纷问题的有效解决及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的公众支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洋环境工频磁场量级的快速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海洋环境中工频电磁场是舰船水下电磁场测量的重要干扰源之一.对工频电磁场进行测量时由于水下布放难度较大,对测试海域进行多点测量并不现实.通过对工频电磁场海水中透射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工频磁场的快速估计方法,实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基本特性及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环境水下电磁场的基本特性以及适宜的降噪方法。方法从时域、频域、相关与极化等方面对某海域进行分析,并对得到的大量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特性进行总结,基于分析结果,研究自适应线谱增强技术在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抑制方面的应用。结果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随机性,利用自适应线谱增强技术,信号强度增加了6 dB。结论通过对环境电磁场基本特性以及抑制方法的研究,可以对舰船测试中环境电磁场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提高目标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电偶极子的各向异性辐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源的辐射特性及其规律。方法基于电磁场的方向多长度标准理论,建立各向异性介质中标量势的达朗伯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得到推迟形式的标量势和矢量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与现有文献比较验证该表达式正确性。结果得到了电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子的辐射电磁场,当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时,所得辐射场与现有文献完全一致,数值仿真了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和结果的物理机制。结论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具有各向异性特性,在某一方向观测时,与该方向垂直方向的介电常数越大,辐射越强。为各向异性介质如磁化等离子体等介质中雷达、天线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微机的大量使用在为社会创造巨 大的财富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 造成了损害。现就使用微机必须注意 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薄看法。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止 从医学角度上讲,人体在电磁场 中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 害,能引起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心悸、 白血球变化,以及损伤眼睛、引发白内 障等。 虽然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重 视其危害、加强对微机的防护很有必 要。要防止微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 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尽量远离电磁场源。电磁场、电 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与电磁场 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假若…  相似文献   

10.
镉污染对生物有机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镉污染是当今重金属污染中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被称为“五毒之首”.由于镉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对镉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对镉的环境行为和对生物有机体毒理机制与危害进行综合研究。并介绍目前镉污染修复的先进技术,并对具有应用前景的镉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电磁仿真软件XFDTD,研究雷电磁脉冲(LEMP)对便携计算机的电磁危害。方法给出腔体内部采样点处的电场时域波形图和截面的电场分布图,计算腔体内不同位置处的屏蔽效能和瞬时坡印廷矢量的大小,分析雷电电磁脉冲与腔体正面孔阵和侧面孔洞的耦合以及孔洞的互耦合。结果雷电电磁脉冲会与入射正面和侧面上的小孔发生不同程度的耦合。雷电电磁脉冲对腔体内部的电磁危害很小,电磁能量主要被限制在开孔附近,腔体中心处受到的影响最小。开孔面积越大,耦合进的电磁能量越多。相邻孔洞之间的互耦合效应使得腔体的屏蔽性变差。结论雷电电磁脉冲对便携计算机的危害一般很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控制方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IEEE-Std-C95.1—2005、GJB 5313A—2017以及GB 8702—2014,通过试验详细地获取不同功率和频率条件下低频通信系统天线近场综合场强值,并将工作区域划分为危险区、短时活动区和安全工作区。结果 以甚低频菱形天线为中心,40 m半径范围内为危险区,其峰值场强高于70 V/m,40~70 m半径范围内为短时活动区,70 m半径外为安全工作区。结论 甚低频天线近场电磁辐射危害试验验证和区域划分,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磁探测技术的提高和电磁引信水雷的开发应用,腐蚀相关电磁场成为影响船舶隐身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没有系统的关于船体无保护、外加电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导致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的现状,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了上述3种条件下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状态导致的腐蚀相关电磁场具...  相似文献   

14.
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相关标准情况下,进行无线电干扰系统的实验和操作中,发现当系统长时间使用时,按照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间距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文章根据实验数据,对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家安全标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电磁辐射危害时不能仅仅将人体作为点来考虑,应充分认识到人体作为等效天线的特征以及吸收功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带缝金属腔体内连接非线性组件的系统级耦合效应进行分析。方法在外界电磁激励源的作用下,采用全波混合算法解决腔体内部场强分布问题,并利用高阶FDTD方法求解线缆上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得到流入非线性组件的信号,然后建立非线性组件的频域黑箱模型,结合S-参数,得到非线性组件端口的功率响应,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通过系统耦合效应分析建模,建立仿真模型,得到了非线性组件的响应曲线。结论该系统级的耦合效应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得到非线性组件作为二端口或多端口时的输出功率响应,对系统级的耦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家电的电磁辐射会给用户带来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家电的电磁辐射是家电用户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任何带电物体都会对周围辐射电磁场,家电主要的带电元件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选择具有屏蔽功能的家电是防止和降低辐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电磁辐射环境。方法采用窄带测试的方法分别对500 k V变电站和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的超高频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变电站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1 GHz,线路周围产生的超高频辐射场上限频率可达700 MHz,分裂导线将会影响线路的高频辐射场分布。在传播过程中,辐射场电场以垂直极化分量为主,辐射信号峰值随距离的衰减曲线呈非线性关系,远距离处辐射信号以低频分量为主。结论测试得到的规律对研究高压输电的高频电磁环境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磁辐射可给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害,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阐述了电磁辐射的污染及来源,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对海洋生态空间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为例,识别了海上风电场周边鸟类、海洋生物及其多样性、渔业资源等海洋生态空间受影响因子;根据影响海洋生态空间的主要要素及其受影响因子,开展了相关数据的现场调查与资料搜集;结合电磁环境、海洋生物等实测数据以及噪声、鸟类等搜集资料,评估了...  相似文献   

20.
在雷电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计算出雷电流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方程。采用传输线模型(TL)对雷电流电磁场进行计算,得出了雷电电磁脉冲的近场和远场与雷电通道底部电流的关系式,结合脉冲函数仿真了雷电通道底部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电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