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津冀地区2006—2015年雾霾污染的空间面板数据,引入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本模型,比较了京津冀各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本高低;继而基于机会成本法,核算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河北省雾霾治理成本显著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由河北省承担更多的雾霾污染治理任务,能使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本达到最小化;在京津冀地区联合治理雾霾污染过程中,河北省因限制工业增长对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北京市和天津市应给予河北省相应的生态补偿.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政策建议,如成立跨区域联合治理机构,健全雾霾污染生态补偿立法,设立雾霾污染生态补偿专项基金等,以此来促进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方案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南京雾霾天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天气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城市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2013年12月江苏地区出现的雾霾事件是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南京此次雾霾事件的回顾,从雾霾溯源、南京的应对及评述两个方面入手。对人们关注的这一热议话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应对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提供应对城市雾霾事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天气频发,面对躲不过的雾霾天气,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雾霾天气时,最彻底的应对办法就是离开雾霾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干脆彻底。不过从客观角度讲,此法的适用范围太小。那么,如果逃不掉,宅在家里少出门便是第二  相似文献   

4.
雾霾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回顾近期我国发生的雾霾天气特点,分析了雾霾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雾霾污染的法律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雾霾门诊"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疏导和缓解了社会及公众"谈霾色变"的恐慌,从而多增一分淡定与从容。就目前公众的科普素养而言,对雾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而如何应对和预防雾霾以及由雾霾引发的病症,也存在诸多的"盲区"。可以这样讲,"雾霾门诊"的及时推出,有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严重. 利用河北省AQI(逐日空气质量指数)、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及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格距再分析资料,对此次严重污染事件的气象条件、大气环境背景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地面气象要素表现异常,与历史同期相比,平均气温低1~2℃、相对湿度高15%以上、日照时数少40%以上、降水日数多但量级小. 地面风力较小且多风向、风速的辐合线,地面散度场上河北省中南部为明显的辐合区,致使水汽和污染物汇聚不易扩散,导致雾霾天气异常偏多,大气污染严重. ②边界层高湿区中丰富的水汽与污染物互为载体,强逆温层结、大气低层的干暖盖、边界层下沉运动等均使水汽和污染物存留在近地层且不易向高空扩散;同时,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雾霾天气和严重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境场. ③河北省中南部特殊的地理条件也是雾霾和污染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低空稳定的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后在山麓东侧下沉,在华北平原地区易形成地面辐合线,从而加剧了近地层水汽和污染物的汇聚.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3,(21):5
冬季是我国雾霾高发期,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显示,我国雾霾天呈明显的季节性,冬季里霾的天数占全年霾天总数的42.3%。马上要进入冬季采暖期,有了2012年年底及今年初屡遭雾霾围城困扰的经历,老百姓早已开始为今年冬季的空气质量担忧。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3,41(2):2
新年伊始,我国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面对雾霾锁城,各地均启动了应对措施,通过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停驶部分公务车、严格监管工业企业烟尘排放等措施,缓解雾霾天气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尽管如此,雾霾天气还是导致了部分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看"天"决断,对"症"挂牌,此番"雾霾门诊"的成立,很显温馨与体贴,自然也能解公众应对雾霾的"燃眉之急"。但若着眼根本,放眼长远,仅此一个"雾霾门诊"挂牌,还难解公众健康期待。要想正本清源,还需从多方面入手。"雾霾门诊"挂牌,不代表公众健康可期待。相反,人们更应通过认识其危害,并在懂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上下齐心,多方用力,打一场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1)
正倥偬岁月,转瞬已是2016年的新年。去年岁末降临的"十面霾伏",令"雾霾"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也将环境治理的紧迫与沉重呈现无余: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紧接着天津"红了",河北省的廊坊、邢台等地也纷纷亮起红色预警。"逃出雾都"、"戏说雾霾"的网络吐槽更是不断花样翻新......在全民围观雾霾的嘈杂声中,广东省普宁市的一桩群体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环境治理艰巨性与复杂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现在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更要处理好环境问题,实现绿色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而在众多环境问题中,雾霾问题无疑是亟需解决的一个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多方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雾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4,(6):79
正新年伊始,持续的大面积雾霾便给美丽中国来了一个"下马威"。雾霾除了影响空气能见度以外,细颗粒物还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血液,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为了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减少雾霾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研究机构,在自有环境模型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凭借其丰富的环境监测技术、详实的环境监测数据,自主研发了环境生活类移动应用产品微保App。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东部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发展的典型区中国中东部为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重心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实证了1998-2016年雾霾污染与城市入境旅游的时空动态关联。结果表明:时间层面,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均衡,雾霾污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会对入境旅游的稳健性产生显著负向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冲击趋于缓和;空间层面,雾霾污染和入境旅游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北偏移,研究期间两者空间重叠性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整体上两者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高—低和低—高集聚为主,雾霾对豫东、徽北和鄂中等地的入境旅游市场影响最为突出,且具有空间依赖性。本研究可为区域入境旅游业合理应对雾霾天气,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哈尔滨发生雾霾现状、危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治雾霾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即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煤炭使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排放、降低生活源排放及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等措施,为指导科学防霾治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单项技术的进步不能解决雾霾的问题。关键是运行系统通畅。 一个科学家发表一篇雾霾成因的文章,就会影响一次治理的决策,造成了认知的混乱和决策的不稳定,直接导致雾霾治理政策充满随意性。这样的调侃让正在牵头研究“空气污染治理”课题组的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心有不甘:“历史上,应对大气污染,政策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共同发力曾取得重要收获,二氧化硫减排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哈尔滨发生雾霾现状、危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治雾霾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即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煤炭使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排放、降低生活源排放及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等措施,为指导科学防霾治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声音广场     
寇军 《环境》2014,(3):50-51
正关键词:防霾帐篷馆为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花费500万美元建起两个室内运动馆。这两个占地8000多平方米、状似巨大圆顶帐篷的运动馆加装了独立的空气过滤系统,以确保学生不受雾霾影响。注:本栏目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刊立场。部分内容有删减。四川在线:防霾"帐篷馆"不过是自扫门前雪身处雾霾的环境,尽量找办法避免损害,甚至于移民国外,一走了之,本来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有半数省份被雾霾天气所覆盖,多个城市陷入重度污染之中。有专家指出,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是历年来所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多年来污染物排放积累的结果。为了应对雾霾天气,中央有关部委和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治理措施,"两高一剩产业"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节能减排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探寻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新道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天气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霾说     
正重霾笼罩在广袤的国土,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人们对雾霾的态度,从几年前"只要采取措施就一定能够解决"的自信和期待,开始变为"雾霾到底还能不能治好啊?"的困惑和焦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感到压力山大,采取了淘汰产能、超低排放、散煤替代、车辆限行、严格执法、分省督察、质量排名、干部问责等各种强力手段,也是拼了。应对和治理雾霾首先要对雾霾的机理有所认识,科学家们对此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这里再做一点探索。根据雾霾的存在状态,我们可以把雾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大范围、短时间的大雾霾,特点是:(1)发生范围大,覆盖上百万平方公里国土;(2)PM2.5浓度高,能见度低,感观十分强烈;(3)持续时  相似文献   

20.
雾霾灾害不仅危害公众健康,且风险信息的传播会引发社会次级风险。为了研究社会风险信息的扩散演化趋势,本文构建了雾霾社会风险的情景信息扩散模型。以中国2013年雾霾灾害为例,将风险信息扩散过程分为爆发期、扩散期和稳定期,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信息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政府应在风险信息爆发期和扩散期增大官方渠道信息的覆盖范围,尤其在爆发期需对自由渠道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在社会风险扩大之前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