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京市怀柔区是首都会议、休闲旅游的重要基地,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更是北京郊区生态敏感地带。在该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和施工作业期间易发生林地草地破坏,产生山体岩体破损、土壤破坏,发生水土流失,污染水体,影响城市大气、水环境,产生噪音,对城市生物量和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怀柔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生态保育和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对环境影响的水土流失、声环境噪音的影响阈值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国家相关水土流失阈值和声环境限值规范在生态敏感地区工程限值较小,企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施工专项方案也较少体现,有必要建立专有的生态敏感区的阀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分析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立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了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环境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输变电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行期三个阶段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与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取了17个指标确定了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采用发放调査问卷的方式对各指标重要性对比并赋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层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知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大,运营期次之,设计期较小,此外,输变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综合影响介于"微弱不利"和"轻度不利"之间。本研究对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监管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助于量化分析个体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电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概念图的形式确定并表达了电网工程特定活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复杂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基于RS与GIS技术,构建并定量化了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方法对青藏高原典型电网工程开展应用.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总体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很高且集聚效应显著,重度和极度敏感区集中分布(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在研究区中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东南部的高山河谷地带.依据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分布状况形成的电网工程极度敏感标段,重度敏感标段,中度敏感标段和轻度敏感标段应利用不同自然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复杂自然条件下其他大型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亚娟  刘长兵  毛天宇 《交通环保》2003,24(2):16-19,30
高速公路工程是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结合西部开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宁夏古王高速公路竣工环保验收实例,从环境影响调查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环境影响调查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工程建设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声环境的影响为重点进行调查,力求从生态学角度,针对生态影响型项目的特点论述对具体环境影响调查方法的探讨研究。以探索一条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方法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系留气球软式索具加速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导致软式索具老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机理,采用4种环境试验对系留气球软式索具进行了抗老化性能研究。通过测量试样试验后的断裂强力,计算试件断裂强力下降率,评定了软式索具的抗老化性能,确定了软式索具对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顺序。  相似文献   

6.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水禽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工程建设将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直接承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城市本身总体的环境变化趋势如何,环境影响后的评价怎样至今报导甚少。本文对已积累了15件以上的葛洲坝工程建设前后宜昌市环境动态监测资料数据进行了研究,对工程建设使城市环境影响重新组合变迁的趋势作了综合分析评价。作者认为,在城市中进行人类大型的工程建设活动将导致城市环境状态的巨大转换,城市环境各要素随之变迁而从新组合。工程建设的本身不仅是建立了一个工程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社会环境生态组合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伊春红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前对汤旺河干流红山电站坝址段(上甘岭河段),即淹没区上游、淹没区和坝区以及坝区下水生生物进行实地监测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项目区河段水生生物现状进行评价,为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长平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平高速公路原环境质量状况及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在南河夹信了、靠山、潘家染房和腰拉拉屯4村庄尽快建设声屏障,加强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建设,及完善管理所、服务区、收费站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系统,以减轻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模糊聚阵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森林开发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筛选,从而确定出环境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过去主观判断的缺陷,提高了环境影响因子确定的科学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槽高、滩低、堤根洼”的特点,结合国务院发布的《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分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改造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工程实施对黄河下游河道水文情势、水生生态、淤填区陆生生态、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退水等环境影响研究。针对工程实施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生态修复、防护和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项目选址对其进行科学的、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估是十分关键的。因而,我们就要十分注意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相关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尤其是选址敏感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巩劼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45-556
旅游环境影响是旅游环境和旅游影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为旅游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进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对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按时间进展进行了评述。从旅游环境影响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研究尺度、改进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应用性研究等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主题;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扩展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和管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引水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引水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大型引水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同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糊矩阵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森林开发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筛选,从而确定出环境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有助于克服了过去主观判断的缺陷,提高了环境影响因子确定的科学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宜满 《陕西环境》2001,8(3):21-22
论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内涵与意义,探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对象、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公路建设的综合效益,必须要对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本文针对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机制及冷水滩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构建了冷水滩区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选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了冷水滩区所辖的13个乡(镇)环境敏感性等级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土壤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省土壤保持现状和国家规定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对黑龙江省土壤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将黑龙江省土壤保护敏感地区分为3级,即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重度敏感,并确定了它们的分布区域.这一成果为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确定数据条件下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元  张天柱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6):18-20,54
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普遍存在着的不确定性数据问题,提出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以及重要环境影响清单参数的识别与灵敏度分析。结合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建立了统计平均意义下的污染排放清单,运用MonteCarlo模拟获得了以均值219.746和方差9.4243所表征的空调机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概率分布。进一步通过K—S检验与灵敏度分析,识别出10个具有重要环境影响贡献的清单参数及其中4个对环境影响分布较敏感的参数。以概率分布代替固定数值可以反映产品环境绩效的统计信息,能够有效地用于不确定数据条件下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