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煤气化过程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国内外常压采样系统和加压采样系统的设计特征,选择煤气化过程中5种常见气态污染物为分析对象,列举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为加压气化装置采样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材料和建议,归纳了一些有助于提高气态污染物检测数据可靠性的措施,希望能为煤气化过程中(特别是加压煤气化过程中)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采样系统和分析单元,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对稀释抽取式、冷干抽取式和热湿抽取式3种采样方法,以及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非分散紫外吸收法(NDUV)、紫外差分吸收法(DOAS)、紫外荧光法(UVF)和化学发光法(CL)5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冷干抽取式+紫外差分法以及稀释抽取式+紫外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可以较好地符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参照美国EPA 30B方法,基于吸附原理,研制了用于燃煤燃烧源排放烟气中总气态汞的双路独立采样系统,结合热解析分析技术,现场测试结果符合30B方法的质控指标要求。建议加大国产吸附管的研制力度,开发适用于中国工况的汞采样器。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行业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气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使用混乱的情况,根据欧盟《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指南》和美国《空气污染物排放因子汇编》,介绍了火电行业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量的实际测量及理论计算方法。提出我国火电行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际测量、排放因子或经验公式等方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使用排放因子方法计算SO2排放量时,应开展S元素转化率的研究;火电厂应增加燃料中N元素的分析,以利于NOx排放量的准确估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当前不同来源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CO、SO2、NO)标气质量状况,选择12家主流气态污染物(CO、SO2、NO)标气制造商,分别匿名采购3种气态污染物标气,建立2家参考实验室共同测试的模式和计量溯源一致性评价方法,对标气进行测试后,采用En值法评价其定值准确性,同时评估其技术资料完整性。结果显示:12家制造商的72瓶有证标气中,有9瓶标气定值结果准确性评价为不合格,涉及5个制造商来源,其中NO作为反应性气体,不合格标气数量最多,占比达20.8%;12家制造商中8家技术资料完整。鉴于标准气体对气态污染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溯源性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标气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业评估,推动制造商不断提高标气生产水平。标气使用者则应尽量选择质量可靠的有证标气。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硫酸盐化速率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硫酸盐化速率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和气象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化速率不仅取决于SO2的浓度,还与PM10显著相关,是因为PM10表面为SO2的催化氧化提供了载体。气压和空气相对湿度对硫酸盐化速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空气中的气态H2O具有凝结污染物质的能力,而降水对污染物质的冲刷效应降低了硫酸盐化速率。影响硫酸盐化速率的是空气中气态H2O而非降水。气温通过影响逆温层和风速共同影响着污染物浓度的扩散和稀释,从而决定着硫酸盐化速率的增减。  相似文献   

7.
传感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方法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某品牌3台传感器,对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NO_2、SO_2、O_3、CO)和颗粒物(PM_(10)、PM_(2.5))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监测,探讨传感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方法适用性。研究表明,3台传感器监测的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9(p0.01);监测的颗粒物与国控点数据显著相关且质量浓度水平接近,Pearson相关系数0.9(p0.01);PM_(2.5)传感器测定值相对于国控点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3%,均值绝对误差2μg/m~3;传感器在高湿度下的PM_(2.5)测定值与国控点数据相吻合,当相对湿度为80%~90%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9%;传感器气态污染物测定值与国控点数据之间存在差异,电化学原理气态污染物传感器性能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8.
精密限流孔在恒温恒流大气采样器中使用的讨论刘忠林(山东临沂市环境监测站,临沂276001)由于现在生产的大气恒温恒流采样装置对采样系统中的负载及限流孔前的气温都不能测出,所以气态方程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必须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进行修约:①一周时间内大气...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实际评估方法检出限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常规气态污染物自动监测方法检出限的评估方法。并以EC 9850型SO2分析仪为例,说明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测定步骤和方法检出限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燃煤电厂排放总气态汞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汞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和汞吸附管采样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了不同仪器的测定原理、样品处理技术、检出限和测定汞的形态,报道了美国环境保护署认证中心关于两个系统的认证结果.建议将汞连续排放监测系统与汞吸附管监测系统两种技术联合用于我国燃煤电厂排放总气态汞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线分析法得到的OC浓度普遍高于在线分析法,前者为后者的1.12倍,造成OC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采样系统的差异。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相关性较低(r=0.763 0),且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为13.14%)也不如其对TC和O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分别为3.42%和5.95%),造成EC结果差异的原因较复杂。离线分析法测得的OC/EC值明显高于在线分析法,鉴于OC/EC值在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规范OC/E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烟气流速测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流速测量技术及相关标准,分析了测量仪器、矩形烟道采样位置及采样点位置和数目等方面的异同,结合我国电厂现场烟气流速测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相关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作为一种环境优先污染物,汞对人体和其它生物毒性很大。大气是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场所。不同形态的汞由于理化性质不同,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准确测定大气环境中各种形态的汞对于了解其在大气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以来,大气汞的采集和分析方法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自动测汞仪、低汞空白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采样及分析技术相继出现,使得准确测定大气中不同形态的痕量汞成为可能。文章就国内外近10多年来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介绍了气态总汞、颗粒态汞、活性气态汞、甲基汞等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将当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应用中,对颗粒污染物地面浓度模式修正,气态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模式选用和求长方法,静风条件下地面浓度模式及其参数选择等方面容易出现疏忽或失误的问题提出了来讨论,并提出了正确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无动力监测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灵敏而准确的空气气态污染物平均浓度监测采样方法,其连续时间覆盖可从几个小时到一个月.以月为采样周期时检测范围SO2为0.1~200μg/m3,NO2为0.1~400μg/m3,高灵敏度的检测下限可以满足低浓度背景区域内空气气态污染物的检出.其主要优点是采样器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可重复利用、不用电、不需要技术人员、费用极低.采样器能在采样前后的常温条件下稳定几个月,因此能用于边远地区的环境监测.在检查模型计算和验证研究、健康影响评估、交通规划和绘制不同空气污染物在城市区域的高空间分辨率浓度分布图时,无动力采样器是最有价值的污染物高空间分辨率测定方法.文章所报道的是无动力采样技术的实际运用研究,是中瑞国际合作某项目的一部分,由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IVL)与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YEMCS)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6.
灰霾期间武汉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2013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析了灰霾期间武汉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霾日主要出现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霾日与非霾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湿度、静风是武汉城市区域霾日的重要气象特征;PM1、PM_(2.5)、PM_(10)、NO_2、CO、NH3的质量浓度,SOR、NOR值以及PM_(2.5)中的二次无机离子(SO2-4、NO-3、NH+4)和部分元素(Pb、Se、Cd、Zn、K)的质量浓度均在霾日明显高于非霾日,而霾日SO2质量浓度仅在冬季略高于非霾日。选取2013年1月的连续灰霾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组分主要来自当地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形成),并受当地气象条件影响。此次灰霾过程中PM_(2.5)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来自气相反应,气态NO_2主要生成了气态HNO_3,而不是HNO_2。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快速检测环境中气态污染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almet软件,建立了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快速检测气态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8.
铁岭市城市降雨径流产生面源污染对辽河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铁岭市城市水环境安全,选择铁岭市中心城区开展面源污染研究,以降雨实测数据和降雨频次计算出一年中大雨、中雨和小雨过程中各排污口污染物年汇入量,得出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强度以及污染物入河量规律,分析污染变化趋势,为政府治理辽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污染物治理是“十四五”及今后的重点任务。简述了新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及危害,分析了我国新污染物的分布特征,针对新污染物风险防范过程中存在的新污染物底数不清、管理水平缺乏、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开展摸底调查,提高管理水平,科普宣传等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新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庭烹饪油烟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种家常菜烹制过程排放油烟中固态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及4种不同型号吸油烟机对固态污染物的净化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烹制不同菜品时,ρ(油脂)平均为0.41~7.71 mg/m~3,ρ(颗粒物)平均为2.28~13.15 mg/m~3,ρ(VOCs中烃类)平均为121.97~518.32μg/m~3,ρ(醛酮类)平均为288.8~1 361.6μg/m~3,以非甲烷总烃代表的ρ(VOCs)平均为1.13~13.46 mg/m~3(以碳计),以上结果的上限值均在烹制烹炒类荤菜(尖椒炒肉)时发生。从VOCs组分分布看,烃类污染物的排放以烷烃和烯烃为主,醛酮类污染物的排放以甲醛、乙醛、丙酮、丙醛、丁醛和正戊醛为主。此外,不同型号吸油烟机对各种菜品油烟中油脂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3.84%~83.52%,对颗粒物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1.02%~67.50%,且侧吸式吸油烟机较欧式吸油烟机净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