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量控制计划或方案实施过程中,当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出现新的污染源,区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一步增加,如果超过环境容量,根据总量控制原理,则必须对原有的总量控制计划或方案进行调整,保持总量平衡。由此可见,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打破了总量控制区域内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之间的平衡,必须对各单源允许排放量进行再分配。因此,建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模式,实施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保证区域总量控制计划的稳定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2000年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大庆油田制定了“工业污染源达标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了2000年超标企业排污总量削减方案;对化工助剂总厂和腈纶工程的化工污水、三次采油工程新增化工含氰污水的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彭占银 《中国环境管理》2004,23(2):24-25,28
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分析了襄樊市市区水污染及治理现状,提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控制水污染应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大、中、小型处理设施多管齐下,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开展污水回用,实现废水及其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及达标排放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唐静  姚建  雷蕾  何璠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03-104,136
在分析成都高新南区河流龙爪堰、栏杆堰水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水环境允许纳污量:COD331t/a、氨氮12t/a。目前高新南区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为:COD464.28t/a、氨氮48.48t/a,已超过允许纳污量,因此必须对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进行削减。计算出了南区水污染物削减分配方案,并提出了保证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实施的措施和意义。这为成都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它中小区域水环境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工艺和产品特点出发,分析了石油炼制企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量与企业加工量、加工工艺、加工装置、末端治理设施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企业规模、生产装置特征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石油炼化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复杂系数核算方法。通过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该方法的误差满足总量核算中石油炼化企业排放量核算的要求,为行业总量减排核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实施总量控制的工作中,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加以研究,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一、要提高制定总量控制指标的科学性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将一定空间范围内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量,控制在环境质量允许的限度内而实施的一种污染控制方式,其目的是遏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要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不大于环境容量,因此,环境容量是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和归属。目前在实施总量控制的实际工作中,对环境容量的研究显得滞后,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主要是以某一行政区域或控制单元内企事业单位排污申报登记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沿海油田污染物入海通量及优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胜利油田所在的黄河三角洲诸条河流按入海类型分为三种形式:设有防潮闸的感潮河;设有排涝站的入海河;直流入海的感潮河。按照各河流入海段面、流速、流量和水体污染物浓度,建立起各种感潮河污染物入海通量模式,计算结果说明沿海油田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入海通量为1456t/a,COD入海量为5720t/a。根据各条入海河流不同功能和污染物入海量,按照国家地表水质标准,制定出入海河流环境组合目标,用总量控制方法提出污染源削减要求,以保证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环境质量。并以污染物入海通量、河流径流量、污染物自净系数和污染物削减量等因子建立各条河流优化管理模型,为保护环境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419个据北京市环保局消息,为确保完成今年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北京市共确定了419个减排项目,其中115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和304个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李晓华介绍,2014年北京市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削减了5%、5%、2%和2%。(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9.
区域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渐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姚建  徐留兴  田静 《四川环境》2002,21(3):81-83
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方向。本文对区域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讨论。考虑到污染控制成本和公平性要求 ,采用浓度控制与总量相结合的循序渐进方法 ,并提出了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控制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以期对各地总量控制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青海环境》2002,12(4):156-157,168
1988年第3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国家环保总局确立了对主要工业污染和排放实行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工业污染控制对策,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本文在分析了青海省“九五”期间实施此项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为青海省在“十五”期间更好地完成总量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2005年5月18日表示,环保总局决定在淮河和太湖流域全面推行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要求2006年前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此次发证的具体工作分两个阶段实施:今年完成淮河太湖流域内所有已进行排污申报的5372家排污单位的总量核定和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2006年前实现所有排污单位持证排污。这5372家排污单位占流域排污申报企业总数的16%,污水排污量占排污总量的82%,COD占86%,氨氮占80%。按每年10%的削减比例,通过强化许可证管理,仅今年就可削减COD排放量3.2万吨,以后逐年继续削减。  相似文献   

12.
全国SO2和COD的排放量削减10%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新疆都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采取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淘汰落后的工业工艺装置,落实工程减排和技术减排要求即可实现2010年全区总能耗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实现国家对新疆增产不增污的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如能落实管理减排和结构调整减排要求,全区污染物排放量将进一步削减。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现阶段实施总量控制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九五”期间要在全国范围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20O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水平,实现增产不增污。这一举措必将使我国环境管理思想和环境管理制度发生重大转变。如何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实施总量控制的必然性?中国国情决定我国实施总量控制与西方发达国家会有哪些不同?我们应体现自己的哪些特点和发挥什么功能?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总量控制运作机制?这些都是我们合理实施总量控制制度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笔者将在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我国…  相似文献   

14.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一大进步。本文从其涵义入手,简要介绍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庙五中全会决议中对我国“九五”至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1994年底召开的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推出了两项根本性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重点治理水和大气污染,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是我国“九五”期间环保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有毒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对有毒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监管,首先,必须明确认定,对第一类污染物实施《源头总量控制》是污控执法和促进经济结构改革的保证条件。这种监管方式自2008年《笫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产排污系数手册》公布以来,更具有切实实施的可行性。《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两种监管方式既是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的规划管理者模糊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和两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笼统以《水环境总量控制》来监管所有污染物,丢弃了《源头总量控制》,使本应严加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丧失了控制第一类污染物的能力。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指标与我国实际的水环境背景值有很大差距,存在"放宽允排量"和"价态转化引发危害"的问题,以一个10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证明两种监管方式的铅允排量相差甚大。总之,把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统一实施《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将带来众多的危害,应当严格实施《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7.
总量控制方法类型及分配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总量控制类型按“总量”确定方法分类,总量控制一般分3种类型: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1.容量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水体给定功能所确定的水质标准范围内,这种总量控制方法称之为容量总量控制法,即容量总量控制的“总量”系基于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不超过水质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容量总量控制的特点是把水污染控制管理目标与水质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直接推算受纳水体的纳污总量,并将其分配到陆上污染控制区及污染源。2.目标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未将温室气体纳入大气污染物,而是规定VOCs与温室气体 实施协同控制。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中VOCs和CH4具有同根、同源性,VOCs是其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同时也会产生CH4排放。GB39728—202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协同控制CH4。文章从协同控制的必要性、排放源分析、VOCs与CH4协同控制、标准实施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该标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标准的落地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污染控制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今后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成都市卫星城新都县为例,分析了辖区内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情况、建立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分布的定量响应关系、测算区域环境容量的大小,并将总量控制的削减指标落实到主要的污染源。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不仅为新都县实行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其它中小区域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满足环境总量控制目标前提下,总量控制目标可以在控制区城内的排污单位间、点源和非点源间平衡调剂,互相转让、交换,这就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交易政策。由于各工厂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经营管理水平、污水治理边际费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污染物削减能力、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工厂在治理费用上、技术上、经济承受能力上都具有优越条件,较容易达到总量控制目标,且有增加污染物削减的能力;而有的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