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7月2日Enn环境新闻网通过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的"蓝水(Blue Waters)超级计算机"运行的模拟模型结果发现:宇宙中存在的星系可能比之前预期的少得多。计算机已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美国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的"SDSC云"中,供日后分析。我们知道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4亿年之后开始出现第一批恒星。之前通过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推断,遥远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系。由于它们的星光非常昏暗,科学家估计遥远宇宙中的星系数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2009,(2):96-96
南安普教大学混合光电实验室 受植物光合作用启发,南安普敦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新的太阳能电池。南安普敦科研团队由该大学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Pavlos Lagoudakis带领,他们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光伏发电设备,这种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相似文献   

3.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习中,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难点,可以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预习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预习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瑞士科学家曾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发明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但这种太阳能电池的电解液存在腐蚀性强、透光性能差以及输出电压低等缺点。电解液腐蚀性强,导致寿命问题;电解液颜色深,不利于光线有效透过;电解液光伏低,限制了输出电压不能超过0.7伏。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物反应器中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复合生物反应器中,考察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津去除效果,并对基因工程菌浓度和降解基因atzA基因丰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COD和氨氮的生物去除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后,COD及氨氮的去除效率得到恢复.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复合生物反应器.基...  相似文献   

6.
外刊     
《环境》2008,(6)
“人猿战士”将成为现实;美数家石油公司因水污染做出巨额赔偿;美、澳科学家“复活”灭绝动物;狮子中毒死亡祸首是杀虫剂;人工光合作用解决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菌在重金属及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重金属及难降解废水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简要阐述了在构建和应用菌种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的进展。继而从伦理道德、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安全可能带来的威胁。最后就生物安全的立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降低噪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要说森林也会污染大气,这恐怕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森林确实会污染大气。森林本身会产生各类挥发性物质,并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数量相当可观。如青冈栎和白杨的异戊二烯排放量,可以达到该树种经光合作用所得到碳量的2%。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所产生并排放的大量挥发性物质,可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成功制成了全世界首个“生物激光器”,这是一种基因工程处理过的特殊细胞,它能产生激光束。  相似文献   

11.
用常规生物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难以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且存在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应通过用跨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出具有高降解性、高絮凝性、高适应性的基因工程菌株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检验基因工程茵的有效性,对基因工程茵进行了抗生素遗传性能鉴定和电子显微镜(SEM)的形态鉴定,并在制药废水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基因工程茵的培养和接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株能成功取代原有土著茵并具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浮游植物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可以判断水生生态环境状况,是探究梯级筑坝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对三岔河梯级水库的浮游植物F_v/F_m及相关的水化学参数进行了季节性调查,探讨F_v/F_m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_v/F_m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为库区下泄水河流;F_v/F_m和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库区总细胞丰度大,F_v/F_m比其它区域高。在时间分布上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表明浮游植物在水温较低时,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增高。  相似文献   

13.
大型的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新陈代谢,对水体中的氮、磷物质进行吸收;可以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把水中大部分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还对藻类的生长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总之,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将会是在水污染治理中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植物光合及蒸腾特性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芦苇光合作用及蒸腾特性随气象和水力条件的变化,及湿地相应的脱氮效率.采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芦苇光合及蒸腾特性与脱氮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芦苇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对湿地脱氮效果影响较大,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增加,湿地中DO浓度上升,改善了湿地脱氮效果;湿地水深影响芦苇水分利用效率和湿地脱氮效率,与浅水位比较而言,深水位下芦苇的水分利用率和湿地脱氮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09,(10):71-71
水藻燃料开启替代石油燃料大门 美国科学家近日成功利用水藻作为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并驾驶它横穿了整个美国。这款名叫Algaeus的新型汽车于9月8日亮相,并安全行驶了3750英里。据悉,用作燃料的水藻来自新墨西哥州蓝宝石能源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一块22英亩的试验田。科学家们将大量本地微生植物种植在一大片盐水湖中,同时利用二氧化碳促进其光合作用。该公司声称,其水藻汽油产量大概是其重量的30%,  相似文献   

16.
基因工程菌强化芳香化合物的处理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固定克隆有甲苯加双氧酶基因的工程菌和筛选出的野生菌株,串联两种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研究以基因工程菌突破关键步骤的限制,筛选菌株辅助完成彻底降解芳香类污染物复合工艺可行性和强化效果.克隆有苯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甲苯加双氧酶的基因工程菌E. coli. JM109(pKST11)对苯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降解速度,应用于固定化细胞反应器中效果突出.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可以将1500mg/L苯降解70%,降解速度为1.11mg/(Ls),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使去除率达到95%以上.该反应器对高浓度的苯具有突出的处理效果.同时所得到的产物为环己二烯双醇,可以被野生非高效菌W3快速利用.  相似文献   

17.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型的膜-生物废水处理工艺,在MABR中采用基因工程菌生物膜可以强化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去除.本研究在SPG膜表面形成基因工程菌生物膜,运行SPG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SPG-MABR)处理阿特拉津废水,考察了气压、挂膜生物量和液体流速对SPG-MABR运行性能的影响,以及基因工程菌生物膜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气压可以增大透氧系数,从而提高阿特拉津和COD的去除速率以及复氧速率.提高挂膜生物量能够加快阿特拉津和COD的生物去除,但生物膜厚度增加使得氧传质阻力增大,复氧速率降低.层流状态下减小SPG-MABR中的液体流速,有利于污染物向生物膜扩散传质,从而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气压为300 kPa、生物量为25 g·m-2、液体流速为0.05 m·s-1时,SPGMABR反应器对阿特拉津5 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6%.在SPG-MABR运行过程中,基因工程菌生物膜呈现微生物多态化趋势.生物膜表面逐渐被其他微生物细胞覆盖,基因工程菌分布减少,生物膜内部仍以基因工程菌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刘平  刘春  陈晓轩  张磊 《环境科学》2015,36(12):4676-4681
基因工程菌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的重要因素.在华北平原饱和耕作土壤中,考察了1株阿特拉津降解基因工程菌迁移留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饱和耕作土壤中,平流渗透是基因工程菌迁移的主要机制,其过程可用过滤模型拟合.土壤性质对孔隙水流和基因工程菌迁移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粒径、孔隙率和土壤砂粒组分增加,土壤水力传导率常数增大,基因工程菌过滤系数减小,土壤对基因工程菌过滤留存作用降低.土壤条件不变时,增加入渗流量也会增大土壤水力传导率常数,减小基因工程菌过滤系数.饱和土壤中,水力传导率常数为5.02~6.70 m·d-1时,基因工程菌在土壤中的过滤系数为0.105~0.274,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树木的年轮     
天文学家发现,树木可在自己的年轮中保存太阳大爆炸的记录。当发生大爆炸时,从太阳表面射出能量巨大的X射线、质子和阿尔法粒子作用于高层大气中的氮,形成碳化同位素。碳化同位素与氧发生反应产生碳酸气,碳酸气被树木在光合作用时所吸收,进入木质部保存在年轮里,科学家们认为,测量古代木材样品,可以找到近9000年来太阳大爆炸的痕迹。火山爆发时,大量的火山灰冲上云霄,遮天蔽日,有时还会引起全球性的降温。这样就会使树木形成“寒轮”。科学家发现,美国西部有一种树龄高达5000年的大树,它的“寒轮”时间与人们已知的火山爆发时…  相似文献   

20.
太湖春季和秋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yto-PAM浮游植物分析仪测定太湖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太湖蓝藻光合活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春季蓝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 (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和实际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在0.35~0.49和0.16~0.29之间,秋季蓝藻分别在 0.33~0.53和0.21~0.43之间,太湖秋季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和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大于春季蓝藻.春季和秋季蓝藻的非光化学淬灭NPQ(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分别在0.012~0.17和0.035~0.26之间,秋季蓝藻的NPQ高于春季蓝藻,说明秋季蓝藻的自我保护能力高于春季蓝藻.快速光响应曲线(Rapid light curve, RLC)的特征参数表明春季蓝藻的光能利用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饱和强度点高于秋季蓝藻;从空间分布来看,蓝藻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实际光合作用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在营养水平低和有水草分布的湖区相对较低,富营养化水平高的湖区则相对较高.因此,降低太湖营养盐浓度,恢复水生植物,能够抑制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从而降低蓝藻水华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