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EL20-2型乳化炸药自动装药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自动装药机的改进,并对因改进产生药条破损、废药多等突出问题,导致产能降低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决,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并使产能稳定在每小时1.6t以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文聪 《安全》2012,33(1):23-24
本文对爆竹机械化混装药生产线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出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预防措施.结合目前行业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化混装药机的优缺点,提出机械化混装药机应进一步完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两种新型装药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用装药工艺装药密度不均这一特点,对常用装药工艺进行改进,采用了双向压药和压力注装装药工艺,理论和实验证明改进后的装药工艺在操作的方便上和药柱质量上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究药卷位置对边坡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在LS-DYNA构建孔径90 mm、药卷直径32 mm的同心不耦合装药和偏心不耦合装药模型,分析2种装药形式的孔壁压力及损伤展布情况,并基于此提出改进偏心不耦合装药,通过现场光面爆破试验验证改进偏心不耦合装药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心不耦合装药孔壁各测点压力峰值基本相同,炮孔周围相同爆心距处的损伤等级基本一致;偏心不耦合装药孔壁各测点压力峰值从炮孔底部到炮孔顶部逐渐减小,下方耦合侧岩体的损伤等级与损伤范围明显优于上方不耦合侧岩体;原有偏心不耦合装药会导致边坡预留岩体产生过度破坏,采用改进偏心不耦合装药能避免边坡预留岩体的过度破坏,形成平整光滑的爆后轮廓面。  相似文献   

5.
过去,小型爆破常用覆药爆破、钻孔无间隔装药爆破、空气隔层偶合装药爆破、空气环隙不偶合装药爆破等方法。 据文献报道,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的方法可使炸药消耗量下降10%~30%,破碎效果和破碎后碎块的位移程度有明显的改善。空气隔层装药有利于降低药耗,同时,在一  相似文献   

6.
装药器属于爆破用移动式输送炸药的设备,本文着重对目前常用的带搅拌器装置的装药器设计、制造、使用与管理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研动态     
无起爆药雷管研制成功现在民用及军事工程所用雷管均由起爆药(正装药)和猛炸药(付装药)组成。由于起爆药感度高,雷管生产厂都必须自备生产起爆药车间。在起爆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毒性很大的废水和废气,严重毒害工人,污染环境,危害农作物生长和居民身体健康;同时在生产起爆药和制造雷管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厂房、设备破坏。由于起爆药感度高,雷管在使用过程中也易发生事故。取消起爆药,是人们自1867年雷管出现后一百多年来的希望。1974年武汉冶金安全技术研究所与五机部804厂协作,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进行四万多发产品的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高能传爆药装药结构,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拐角效应理论和有效装药理论等,设计了一种异形结构传爆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对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相对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用药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研究成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起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事故经过 2005年6月25日中午,春华烟花爆竹厂装药工陈小凯装完药后,按规定用水冲洗了装药工房的房顶和地坪,并将冲洗水和药尘清扫到装药间外的沉淀池中。看到池内沉积的废药快满了,他就用铲子捞出废药,装在桶中(连水带药大约有10kg),提到距厂区约800m的一条干涸的小河沟内倾倒。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三种工业炸药(乳化炸药、膨化硝铵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的径向殉爆距离的测试,提出了一种防止装药与包装工序皮带输送药卷发生传爆和殉爆的安全装置,并对影响殉爆距离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对提高工业炸药装药与包装工序皮带输送药卷的本质安全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药裂纹与装药密度不均匀两个因素耦合作用下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利用大型落锤加载装置对具有不同裂纹宽度的分步压装药柱进行了撞击加载试验,并分析了试验前、后药柱内部应力和密度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裂纹宽度对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裂纹宽度小于1.0 mm时,带裂纹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均优于无裂纹药柱;但当裂纹宽度达到1.5 mm时,其撞击安全性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在撞击加载条件下,当裂纹未扩展时,裂纹区域的闭合过程能够吸收部分落锤撞击能量,减弱炸药颗粒径向流动趋势,进而降低"热点"形成的几率;而当裂纹发生扩展时,在裂纹扩展区域极易引发"热点"形成,使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降低。可见,随裂纹宽增大,分步压装装药中裂纹所起的主要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装药的响应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5种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应力云图及有效应力时程曲线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下部装药结构孔口应力集中,基本不采用;短进尺掘进宜采用上部空气间隔装药;中等长度掘进宜采用中部空气间隔装药;在不拒爆条件下长进尺掘进宜采用分段空气间隔装药或小药卷直径装药。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用装药器比用人工接杆炮棍装药具有效率高、装药密度大、可减轻劳动强度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井下爆破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药过程中产生返药,带来危害。返药的危害大厂矿务局长坡矿,采用国产FZY-1型和FZY-10型装药器,内径40毫米的输药管,装直径100~110毫米、深18~20米以上的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深孔时,返药率达30~40%;用内径25毫米的输药管,装直径65毫米、深15米以下的垂直扇形中深孔时,返药  相似文献   

14.
壳体厚度对传爆药慢速烤燃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爆药在制造、存贮、运输及实战环境中可能会遭受意外的热刺激,本文通过壳体厚度对传爆药慢速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来检测弹药对意外刺激的敏感程度和发生反应时的剧烈程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以钝化RDX为主装药,以45#钢为壳体,利用自行设计的慢速烤燃试验系统对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装药条件下,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内传热量减少,体系升温速率减慢,炸药的烤燃时间随之增加,热爆炸延滞期增长;同时,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传爆药发生慢速烤燃反应的温度升高,热敏感程度降低,热安定性也随之提高。另外,在相同装药条件下,壳体厚度对慢速烤燃响应的剧烈性也有很大得影响。烤燃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锰铜测压实验测定了强约束及弱约束条件下 ,不同装药直径的传爆药HMX/F2 64 1的爆压 ,实验混合炸药密度为 90 %的理论密度 ,研究的装药直径范围为 1.5~ 5 .0mm ,初步揭示出传爆序列小型化装药尺寸对传爆药传爆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传爆序列小型化装药尺寸的确定及其传爆可靠性的评价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弹射装置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等的要求,对弹射系统整体装置进行了设计,并设计了产气药剂的性能和装药结构,然后用仿真方法对不同装药结构的弹射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多药柱装药设计及恰当的时序控制可以降低发射筒内部压强峰值,提高发射系统的安全性;不同的药柱作用时序可以满足多种发射要求,增加发射装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外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几种主要装药检测方法.结合装药生产线对X射线检测技术与开合弹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时成象系统和三维自动检测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开合弹检测法应逐渐由射线检测法代替,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使射线检测系统可以对弹体装药进行高质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炮孔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效应,利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平台,模拟了不同不耦合系数时炮孔周围的裂纹分布情况以及同心不耦合装药和偏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耦合侧裂纹总长度、裂纹平均长度和最长裂纹长度始终大于不耦合侧,不耦合系数为1.71时耦合侧与不耦合侧裂纹总长度、裂纹平均长度和最长裂纹长度的差值和比值都达到最大,K=1.71为改进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的最佳不耦合系数;同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在炮孔周围均匀分布,偏心不耦合装药形成的爆炸应力场则偏向于耦合侧,由于药卷周围不均匀的空气间隔对爆炸载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缓冲和延迟作用,偏心不耦合装药不耦合侧等效应力峰值小于耦合侧,且不耦合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时间也滞后于耦合侧。  相似文献   

19.
王佐民 《劳动保护》1992,(12):29-31
静电是弹药修理中 的一大危害因素,近年 来曾多次发生静电引超 的燃烧爆炸。为了保证 安全生产,必须研讨对 静电危害的预防措施。 在弹药修理中,弹 药运输、分解、倒药、 发射药混同、挑选、称 药、药筒装药、药筒表 面涂油、弹头除锈、弹 口攻丝、弹口过样柱等 工序,由于发生摩擦会 产生静电。在黑火药烘 干、发射药保温、炸药 加热等作业过程中,由 于加热也会产生静电。 药柱压制、弹体装药、 信号剂和推进剂的压 制,由于摩擦及加压, 更容易产生静电。此 外,在弹药修理过程中,工装、设备、容器以及产品,也能产生静电。 不容忽视的还有人体…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和国外关于传爆药装药结构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