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MB15镁合金进行热处理,然后进行挤压试验,挤压变形MB15镁合金组织以剪切条纹和细小的α再结晶等轴晶为基本特征。挤压变形可显著地细化镁合金晶粒并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随挤压比的增大,晶粒细化程度增加;强度、硬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增大。所制定的工艺合理,挤压出的管材、型材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镁铝合金在喷射成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沉积态高镁铝合金基体呈全部等轴晶组织并存在少量显微孔洞是沉积态组织的主要特征。分析了等轴晶组织和显微孔洞在喷射成形中生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相分析、电镜、岛津材料试验机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净化工艺对镁合金力学性能、组织、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AZ91镁合金 ,精炼剂的用量不宜超过 3 .5 % ,浇注温度应控制在 72 0~ 730℃。采用熔剂、吹氩和过滤的复合净化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清除镁熔体中的夹杂物和气孔 ,使镁合金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经复合净化处理后的AZ91的σb和δ可分别达到 2 0 6 .1MPa和 5 .2 1 %。金相观察表明 ,净化处理对金相组织无明显的影响 ,不改变AZ91镁合金的断裂机理 ,断口均成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4.
通过变形方法细化晶粒提高镁合金塑性。大挤压比(100:1)可获得细晶镁合金挤压薄板,其晶粒尺寸为2.5~12.5μm;大挤压比+轧制确保合金获得平均晶粒尺寸小于5μm的细晶镁合金薄板。通过优化再结晶退火制度使合金具有最佳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523K保温20min后细晶(晶粒尺寸小于12.5μm)镁合金板材具有良好的热拉深性能,能成功拉深出质量完好的筒形件,而晶粒尺寸大于25μm,出现不良的热拉深现象。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焊丝的成形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合金焊丝热挤压成形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确定了其成形工艺参数,分析了镁合金焊丝热挤压成形时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和组织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有专门的保温装置保证坯料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合理的润滑剂等条件下,采用热挤压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镁合金焊丝。  相似文献   

6.
触变注射成形的工艺过程接近于注塑成形。首先将镁合金锭加工切制成细颗粒状,将此镁合金颗粒装入料斗中,强制输送到粒筒中,粒筒中旋转的螺杆驱使镁合金颗粒向模具方向运动,当其到达粒筒的加热部位时,合金颗粒呈部分熔融状态,在螺旋体的剪切作用下,具有枝晶组织的合金料形成了具有触变结构的半固态合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喷射共沉积方法制备的7075 Al / SiCp复合材料挤压及轧制过程中SiC颗粒的分布.通过拉伸实验、微观组织的金相及拉伸断口SEM观察分析了SiCp颗粒尺寸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SiCp在挤压过程中沿厚度方向形成分层分布,SiCp的尺寸及粒度分布对于聚集有较大的影响;轧制过程对挤压时形成的SiCp分层分布有一定的减弱作用,但改善程度和SiCp的尺寸有关;SiCp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喷射沉积耐热铝合金管坯经挤压变形 ,变薄旋压筒体的研制过程 ;重点论述了热旋成形筒体的工艺路线。试验探讨了耐热铝合金的旋压温度为 35 0~ 45 0℃ ,道次变薄率约为2 0 % ,累计变薄率约 5 0 % ,需中间退火 ,退火温度宜取 35 0℃。热旋结果认为 ,喷射沉积耐热粉末铝合金铸坯直接热旋成形困难 ,需经挤压比大于 4的变形致密 ,有助于热旋成形。耐热粉末铝合金挤压坯加热变薄旋压 ,应采用小压下量多道次的变形过程 ,逐渐细化晶粒组织 ,才能旋出综合性能良好的筒形件。  相似文献   

9.
在污染大气环境中NaCl对镁合金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沉积NaC l的AZ91D镁合金在含有SO2和CO2的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研究了在SO2和CO2协同作用下,表面沉积NaC l的AZ91D镁合金大气初期腐蚀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腐蚀形貌,XRD进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由于NaC l的沉积加速了AZ91D镁合金的初期大气腐蚀,SO2、CO2和NaC l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对AZ91D镁合金的初期大气腐蚀的影响远大于单一SO2、CO2和NaC l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快速电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规电沉积利用镀液的流动,能极大地提高电沉积速度,因而利用非常规电沉积技术制备纳米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介绍了电刷镀、流镀、喷射电沉积、摩擦喷射电沉积等几种常见的非常规电沉积的方法和原理,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非常规快速电沉积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是较晚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较详尽地介绍了镁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由此而采用的独特的加工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污染及治理。对镁合金制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镁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及应用前景 ,阐述了镁合金塑性加工研究现状及在材料、性能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发展方向 ,分析了镁合金挤压、锻造、冲压、胀形等变形特点及工艺关键。讨论了镁合金的各种加工性能和环境影响 ,总结了镁合金塑性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主设计的喷射床电沉积装置处理模拟采矿含锌废水。通过改变喷射床电沉积处理过程的pH值、电流强度、含锌废水浓度以及鼓入氮气等实验参数,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喷射床电沉积反应器对含锌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水Zn2+浓度为1000 mg/L时,采用粒径为1.8 mm铜微粒电极,反应过程pH值为4.5,恒电流强度为15 A,向废水中鼓入600 L/h氮气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电沉积反应180 min后,Zn2+去除率达到49.44%,平均电流效率为41.63%。并以实验结论为基础,通过动力学模拟分析,建立了单金属离子电沉积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雾化合金液滴的凝固动力学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化凝固过程对雾化制粉和喷射沉积材料的组织有重要影响。雾化凝固过程主要由液态冷却、再辉、偏析凝固、共晶凝固与固态凝固阶段组成。分析了雾化过程中的液滴的速度与粒度分布及凝固各阶段液滴凝固潜热的释放与环境导热之间的热平衡。  相似文献   

15.
喷射成形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射成形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该技术具有近终形制造的特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开发多种高性能快速凝固材料.文中介绍了喷射成形工艺过程、特点,并回顾了喷射成形工艺的发展历程及现在所达到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热喷涂铝涂层与玻璃结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改进预处理工艺,解决了采用热喷涂工艺在玻璃上沉积金属的难题,并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玻璃表面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温度及喷涂工艺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观察玻璃试样横断面的微观组织,探讨了热喷涂铝涂层与玻璃基材结合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沉积温度对SiC界面涂层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探讨SiC界面涂层的沉积动力学和沉积机理。方法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MTS-H_2反应物体系热力学平衡后产物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在碳化硅纤维上制备SiC界面涂层,采用SEM、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对SiC涂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MTS-H_2体系平衡后的主要产物有SiC、C等,并在该温度范围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SiC界面涂层。结论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提高沉积温度有利于增加SiC的产率。温度低于960℃时,制备的SiC界面涂层表面光滑;高于1060℃时,得到了表面具有团簇结构的涂层,并且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的结晶度提高。沉积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060℃时,SiC的沉积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温度高于1060℃时,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单一立方相的SiC界面涂层,并且(111)晶面为SiC颗粒的优先生长晶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沉积温度对SiC界面涂层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探讨SiC界面涂层的沉积动力学和沉积机理.方法 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MTS-H2反应物体系热力学平衡后产物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在碳化硅纤维上制备SiC界面涂层,采用SEM、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对SiC涂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MTS-H2体系平衡后的主要产物有SiC、C等,并在该温度范围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SiC界面涂层.结论 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提高沉积温度有利于增加SiC的产率.温度低于960℃时,制备的SiC界面涂层表面光滑;高于1060℃时,得到了表面具有团簇结构的涂层,并且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的结晶度提高.沉积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060℃时,SiC的沉积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温度高于1060℃时,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单一立方相的SiC界面涂层,并且(111)晶面为SiC颗粒的优先生长晶面.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并建立了具有动态再结晶型金属的本构方程模型,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仪对AZ31镁合金进行圆柱体单向热压缩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了本构方程模型中的各参数,获得了完整的AZ31镁合金高温本构方程。用本构方程计算了实验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误差在8%以内。可为制订AZ31镁合金的热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与数据。  相似文献   

20.
32Cr_2Mo_1VA钢是一种兵器用身管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显著提高身管的寿命。本文主要是针对32Cr_2Mo_1VA钢的试验研究结果,较系统的阐述该钢种在加热时晶粒长大的倾向和冷却时组织动态相变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在不同温度时力学性能及其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为设计选材和制定热处理工艺,提供全面的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