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能够指导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是防范和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重要方法。文章分别从风险物质数量、风险诱发因素及风险防控能力角度,构建了化学品源、大气排放源、污水排放源、危险废物产生源和累积性风险源等5类环境风险源风险表征方法,从复杂程度及社会敏感性角度构建了环境敏感受体风险表征方法,基于单元划分—风险叠加—多元分析流程,构建了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估和区划方法。以沈阳市浑南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风险区划。通过主要环境风险源和敏感受体识别,得到了浑南区环境风险分布图。基于主成分分析,将浑南区分为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4个风险区域,主成分分析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可直观表达各分区的风险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种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信息扩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环境风险多源、多途径和多敏感目标的特点,基于网格法提出一种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信息扩散法.该方法基于模糊集理论,可对单个环境风险源的风险值进行有效扩散.通过信息扩散获得的区域环境风险值可在一定的区域环境风险分级标准下进行聚类分析,并得到环境风险分区图.选取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和南沙镇为案例应用该方法进行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为政府部门优化产业布局、制订风险预防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大型石化项目、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港口码头等环境风险源数量多,流域内分布有众多涉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存在高风险企业与饮用水源保护区交叉分布、危险化学品运输航道穿越水源地保护区等现象,布局性突发水环境风险突出。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理论和长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特征,建立了涵盖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排污通道扩散性指标的长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量化方法与区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开展了长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估与结果可视化展示。在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优化长江流域风险源布局和严格高风险区域管理的环境风险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风险场的区域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尺度空间,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是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难点.同时,现有评价方法很少关注风险因子的释放规律,释放后在空间中的分布格局,以及风险受体受到损害的途径和程度.本文应用风险场理论,分析描述风险场形成和对风险受体作用的机制.结合南京化工园区实例进行环境风险源识别,采用集对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各风险源产生的环境风险场,再分析处于风险场中的环境风险受体,最后得到区域环境风险水平分布,同时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位于风险源周围或河道下游的人口稠密、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环境风险值R≥6,风险水平处于极高、高等级,与园区现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议依据环境风险水平的分级、分类结果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风险系统理论的区域环境风险优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风险系统理论,构建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的层次结构模型与指标体系,提出区域环境风险综合指数由风险源危险性指数、控制机制有效性指数、受体易损性指数组成。通过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析,依据区域环境风险综合指数数值,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地区及环节。同时对常州市新北区进行了实例分析,将春江镇确定为优先风险管理区域,明确了该镇进行风险管理的优先环节,并基于量化的风险分析提出风险管理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220-228
为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研究,文章基于环境统计和基础地理数据,引入地理空间分析法和人口空间离散化方法,充分考虑水系级别及水质的影响,以1 km×1 km网格为基础单元,对石化产业密集型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研究区环境风险场呈现以石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辐射递减态势,环境风险受体敏感区与环境风险受体分布保持一致。(2)研究区以低风险区为主,其次为中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其中较高风险区面积为4.8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中风险区面积为42.6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6%;低风险区面积为244.5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3.7%,不同等级环境风险呈现以风险源和受体集中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递减趋势,且在下级行政单元的分布存在差异。(3)研究区环境风险管控的优先次序为Sr24(石化区)、Sr19、Sr20、Sr16、Sr17和Sr10,其中,Sr24和Sr19为较高风险区,属重点优先管控区域。文章旨在优化网格化环境风险分析法,为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宏观决策和环境风险分区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源头降低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建立了用于识别环境风险源、划分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体系.本研究采用数学模型量化突发事故潜在影响及环境风险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法确定分级指标及风险因子.方法基于风险化学品数量与理化性质分析了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研究了针对不同受体的环境风险表征方式,利用分级阈值体现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初步筛选"、"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三步的分级方法.最后,依据本方法评估了南京某化工园区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筛选分级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评估可表征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同时实现风险分级,应用例中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污染风险值为6128.3,根据分级矩阵可知该饮用水源地为一级突发事故环境风险饮用水源地.  相似文献   

8.
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区域尺度上的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探讨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环境风险系统的组成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过程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险区划应遵循系统性、一致性、主导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讨论了环境风险区划的步骤、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环境风险区划是开展区域环境风险预防性研究,降低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选取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地区之一的长江(江苏段)沿江经济带为例,以该区域的开发区为研究单元,建立环境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区域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业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监控系统综合集成的思想,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监控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章、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范围及监控技术筛选三方面建立化学工业园区中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内部及企业周边敏感受体两方面进行构建;监控范围从重大环境风险源本体、缓冲区及环境敏感受体三方面确定;监控技术筛选时考虑了环境风险源的状态、监控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和环境风险源/受体属性. 以上海闵行区化学工业园区为例,经调研统计,该化学工业园区共有重大风险源87个,其中罐区60个、排放口12个,其余分散在库房、生产场所等处. 根据化学工业园区企业内部风险设施及周围敏感受体的监控指标、监控范围及常用监控技术,制定了以罐区、排放口的特征风险物质为指标,以储罐的温度、压力、图像视频、液位及排放口特征风险物质浓度的传感器监控技术为主的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是制定区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范和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环境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示范研究选取了安宁市市域范围内的11家典型化工企业,在企业环境风险源调查、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区域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车木河水库水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水0-L-S0V40M12,环境风险等级为低;安宁主城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气25-L-S12V40M31,环境风险等级为低;安宁市综合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综合19-L-S6V44M25,环境风险等级为低。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石化行业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采用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安全投入与产出效益最大化的新型理念和体系,介绍了过程安全承诺、风险认知、风险管理、持续提升4个核心理念及所包括的关键核心要素,并对风险认知的量化标准包括风险矩阵、个人风险及社会风险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浅谈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营理的概念、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相互关系。并介绍了西方国家用风险概念制定环境政策的情况。认为环境与健康的风险评价已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展望了对有毒化学品进行研究和管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有毒化学品管理的科学基础——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所涉及的问题有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定性风险评价与定量风险评价的区别,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终点及通用程序,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近年来纳入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补充。文中以医院建设项目为实例,通过对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及危害分析,提出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的具体方法,探讨了医院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特别强调了降低风险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常用风险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国际上新出现的、有发展前景的基于CFD的风险评价方法、临床风险与失误分析(CREA)、SHE评估等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对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并提出了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从而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管道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以靖边-银川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为实例,进行管道安全模拟计算,定量分析输油、气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寻求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途径.结果表明:该管道的两段管道,即靖边-盐池清、盐池清-银川的相对风险数分别为67.1和68.3,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3%和62%;可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从而提高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在原基础上提高19%左右.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择具体案例对液氨储存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不同大气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泄漏液氨蒸气的影响范围和浓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液氨急性毒性准则将案例的计算结果进行危害分级,可为该项目安全规划和决策的制定以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