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鲁荣 《化工环保》1991,11(3):182-183
广西金秀县矿粉厂冶炼分厂年产三氧化二砷1000吨。该厂采用直接法生产,即将砷毒砂矿进行氧化焙烧,然后经冷却、分离而得到产品。实测结果,每焙烧1吨矿石约产生0.67吨矿渣,其密度约1.4吨/米~3。按该厂的年设计能力推算,全年排放的矿渣量约为2000吨(体积约1400米~3);废气量约为2900万米~3。  相似文献   

2.
郝雅琼 《化工环保》2017,36(5):566-571
建立了金属冶炼进口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海关查扣的3种金属冶炼进口物料进行了固体废物鉴别。鉴别结果显示:物料1、2和3的自然属性分别为砷含量超标铜精矿、锰阳极泥、回转窑氧化锌,产生来源分别为有害物质超标的产品、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物质、有意识加工的目标产物;物料1和2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物料3不属于固体废物。本文建立的固体废物鉴别方法可行,可为金属冶炼进口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模拟甲硫醚废气,考察了气体空床停留时间(EBRT)、容积负荷、喷淋密度及营养液pH对生物滴滤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EBRT为90 s、进气甲硫醚质量浓度为150 mg/m~3、喷淋密度为0.65 m~3/(m~2·h),营养液pH为6.8时,甲硫醚去除率为90%;容积负荷高于15 g/(m~3·h)时,对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产生抑制作用;EBRT为90 s及60 s时,最佳喷淋密度分别为0.56~0.65 m~3/(m~2·h)及0.65~0.75 m~3/(m~2·h);降解甲硫醚的微生物对pH的变化较敏感,最适营养液pH为6~7。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利用高效嗜热菌将有机废物转化成肥料Chemical Engineering,2 0 0 1(2 ) :19   IBR(国际生物回收 )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作自体嗜热好氧消化 ( ATAD)方法 ,利用自然存在的 60~ 75℃嗜热菌将有机废物转化成肥料。 IBR公司将对该法进行扩大试验。该法处理废物所需的停留时间为 60~ 1 0 0 h,而同样利用嗜热菌的堆肥法则需要 3~ 6月。该法的改进之处在于 ,将有机废物浸解成浆液并将其 p H提高到细菌能够快速生长的范围。该法所用的关键设备是一种具有专利权的浸没式曝气装置 ,可保证最佳消化所需的氧气供给。消化完成后 ,将浆液脱水干…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1,21(6):372
用漂白剂将废水中的As3+氧化成As5+,过量的漂白剂用石灰中和,处理后废水中的砷由原来的25 g/L降低到0.005 g/L以下.然后按As∶Fe=1∶2~1的比例加入F e2 (SO4)2水溶液,进行深度处理,废水中的砷含量可达到排放标准. 试验和工业实践证明,虽然砷酸钙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但废水中的砷含量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该法简单,适应性强. (以上由张济宇供稿)  相似文献   

6.
李倩  陈小芳 《化工环保》2014,35(3):272-275
以湖北省某化工企业含砷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砷废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碱浸—沉淀工艺制备砷酸铜。考察了沉淀反应液pH、沉淀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对砷沉淀效果的影响。采用XRD和SEM技术对砷酸铜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废渣在氧化碱浸过程的砷浸出率为96.53%;沉淀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沉淀步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沉淀反应液pH 5.0、搅拌转速500 r/min、沉淀反应温度50 ℃。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砷沉淀率均达93.96%以上。SEM表征结果显示,砷酸铜产品为颗粒状,粒径约为500 nm。XRD表征结果显示,砷酸铜产品中主要含有Cu3As2O8,Cu4O(AsO42,Cu4(As2O7)O2。该方法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为废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潘尹银  徐双  刘晨明  何艺 《化工环保》2018,38(2):196-201
采用一种自主研制的新型吸附剂KL-As01及其专用活化剂KL-AsH1深度去除某钨冶炼企业焙烧尾气碱洗废水和外排混合废水中的砷。在小试、中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400 m~3/d外排混合废水的处理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废水经KL-As01吸附剂和KL-AsH1活化剂协同处理后,出水中砷质量浓度小于0.1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砷的排放指标,估算运行成本为5.86元/t。该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处理结果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易操作、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胡斌 《化工环保》2014,34(2):114-118
介绍了有色金属行业中含砷废弃物的两种处理技术——资源化和稳定化-固化的研究进展。从含砷的烟灰、废水及废渣3个方向对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含砷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可得到As2O3和砷酸盐产品,但砷产品品种有限,应开发新的资源化途径和砷产品。此外,综述了含砷废弃物的稳定化-固化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铁盐稳定化优于钙盐稳定化,特别是臭葱石形式的沉淀具有稳定性高、堆存时间长和无需再固化的优点;对比了包胶固化、火法固化及熔融固化3种固化技术的特点,其中水泥包胶固化法的成熟度较高,但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脱除高砷阳极泥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处理高砷阳极泥(简称阳极泥),考察了氢氧化钠溶液与阳极泥质量比(简称液固比)等因素对限极泥中砷、锑、铅浸出率的影响。在液固比为5、氢氧化钠浓度为2.0moL/L、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时间为8h的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5%以上;含砷浸出液经硫化钠沉砷后可返回浸出工序重复使用,在硫化钠与砷质量比大于3时,浸出液沉砷率维持在80%以上,同时回用浸出工序后,砷浸出率达95%以上,且铅、锑流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来进贤  金明虎 《化工环保》2018,38(3):328-332
采用铁盐沉淀-絮凝法处理某矿山低浓度含砷废水,研究了沉淀剂种类、铁与砷的摩尔比(铁砷比)、砷的价态、反应pH以及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对除砷效果的影响。与其他铁盐沉淀剂(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相比,高铁酸钾具有优异的除砷性能。铁盐对砷(Ⅲ)的去除率明显低于砷(Ⅴ)。砷去除率随铁砷比的增大而提高。反应pH对除砷效果影响显著。以高铁酸钾为砷沉淀剂,在铁砷比为12∶1、反应pH为5~7、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5~1.0 mg/L的最适条件下,废水的砷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出水中砷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
《化工环保》2001,21(2):124
未来能源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作 Silva Gas的生物体气化法 ,已在一座每天可将 2 0 0~ 30 0 t生物体转化成 50 0 Btu/英尺3 燃料气的装置上进行了 30个月的示范试验 ,并计划将其推向市场生物体进入循环流化床气化器 ,在常压下与热沙 (约 1 80 0 )混合 ,并注入蒸汽以强化混合。生物体被转化成一种含 H2 1 8%、CO50 %、CH4 1 6%、CO2 9%、乙烯 6%及残炭的气体。残炭及沙子经旋风分离器与气体分离后进入燃烧室 ,残炭燃烧为气化过程提供热能 ,沙子被重新加热后返回气化器。产生的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于代替天然气用生物体制高质量的燃料…  相似文献   

12.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聚铁混凝和 H2 O2 - Fe2 催化氧化二级串联法对某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适宜条件下 ,渗滤液 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 88.3%和98% ,砷可达到检不出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用硫化铁作转化剂,通过难溶硫化物沉淀的转化,把废水中砷(V)、砷(Ⅲ)转变成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转化法”兼有离子交换法、硫化物沉淀法、铁盐凝聚法和中和法的共同作用。在较宽pH(2—10)范围内,含砷废水通过转化处理后,除砷效果好;废水中所含的Cu~(2+)、Cd~(2+)、Hg~(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亦可同时被除去。  相似文献   

14.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酸度高砷高镉废水硫化回收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回收高酸度废水中的砷、镉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脱除废水中的SO2,将确定量的石灰加入脱硫废水中,过滤,分离滤液进入处理装置,即浸没式多头均布反应装置,硫化剂从进料管进入药剂分布室均布分散加入到分离滤液中,As3+反应生成As2S3,Cd2+反应生成CdS,过滤,回收砷、镉及其他金属硫化物,  相似文献   

15.
金中华 《化工环保》1992,12(6):370-370,351
用比色法测定水中砷浓度时,因预料不到其浓度高低,常出现试样砷浓度超过测定上限(0.5毫克/升)的情况,影响测定结果。对于这种情况,通常是采用少取试样、稀释后重新于砷化氢发生瓶中反应1小时、再测定吸收液吸光度的方法(简称甲法)。该法不但费时、费事,而且不利于大批样品的测定。根据多年应用甲法测定水中砷浓度的经验,我们探讨了一种改进的测定高浓度砷水样的方法,即在试样于砷化氢发生瓶中反应完毕后,将吸收液用氯仿进行定量稀释,再  相似文献   

16.
生物膜填料塔启动及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英刚  高丹  林静文  祝雷 《化工环保》2005,25(6):436-440
进行了生物膜填料塔挂膜启动及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循环液的Fe2+的氧化速率与吸光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压力损失和pH也是挂膜启动完成的重要指标。通入低浓度SO2气体驯化后,脱硫率可达到90%以上,Fe2+氧化速率维持在0.2g/(L.h)左右,连续保持7d,挂膜启动完成。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SO2入口质量浓度小于2 000m g/m3、喷淋液中Fe2+浓度大于或等于0.06m o l/L、喷淋率约为12L/(m3.h)、空塔气速约为0.15m/s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6%以上。当喷淋液循环使用7次后,必须补充新鲜营养液,以保证较高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滴滤塔去除废气中的H_2S。研究了进气量及进气浓度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营养液喷淋量为6 L/h、进气量为0.8 m~3/h左右、进气H_2S质量浓度在0~70 mg/m~3之内随机变化时,生物滴滤塔对H_2S的去除率能稳定达到90%以上。此时生物滴滤塔的最高负荷为5 400 mg/(m~3·h)。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出H_2S去除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为硫杆菌。  相似文献   

18.
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管式炉高温热解-NaOH-Na2CO3混合液碱浸-CuSO4·5H2O沉淀的方法回收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的砷,最终得到产品砷酸铜。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 ℃,热解时间30 min,CaO加入量(CaO与蜈蚣草的质量比)8%; m(NaOH)∶m(Na2CO3)=1∶3,碱浸温度70 ℃, 碱浸时间2 h, 固液比1∶10; 沉淀反应pH 5, 沉淀反应温度70 ℃。采用该方法处理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得到产品砷酸铜的纯度为93%,砷回收率达88%。  相似文献   

19.
ClO_2溶液去除烟气中NO的效果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规模喷淋脱硝装置对ClO_2溶液去除NO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脱硝产物的测定对ClO_2溶液去除NO的能力及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ClO_2溶液对供热厂燃煤锅炉烟气的实际脱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气比为20L/m~3、反应温度为20℃,反应pH为4.0、进气NO质量浓度为250 mg/m~3,ClO_2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NO去除率达97%以上;ClO_2溶液可将NO氧化吸收为NO_3~-,氧化后产生的NO_x也可被NaOH溶液吸收转化为NO_2~-和NO_3~-;在ClO_2质量浓度为200~500 mg/L,反应pH为5.5~7.0的条件下处理初始NO质量浓度为212~230 mg/m~3的燃煤锅炉烟气,NO去除率为85.7%~94.6%,NO_x去除率为80.4%~88.8%,出口NO_x质量浓度低于46 mg/m~3,远低于GB 13271—2014规定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2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砷和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HNO3-HClO4消解液消解水样,断续流动进样,在KBH4-酸体系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砷和硒。在含浓盐酸2.0mL的介质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溶液5mL,在温度高于15℃时放置30min后,以15g/L KBH4溶液为还原剂,5%(体积分数)HCl为载流测定砷、硒荧光强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砷、硒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4%和2%,检出限分别为0.89μg/L和0.51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101.2%和94.0%~100.5%。该方法精密度高、测定结果稳定,达到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