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新疆农业厅在沙湾县召开了全区首届生态农业建设经验交流会。自治区环保局、农科院、国土局及各地州县农业部门的领导、技术人员共八十一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环保会议精神,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有关专家作了生态农业的学术报告,沙湾县、博尔塔拉州等单位代表介绍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参观了沙湾县乌兰乌苏乡、金沟河乡、大泉乡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与会代表通过报告、经验交流、参观学习和讨论,提高了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一致认为沙湾县领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朱承章(江苏省东台市环境监测站224200)[编者按]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评价生态农业环境效益的理论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难点。本文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生态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内容及评价方...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甘肃自然生态基本状况及集水,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介绍了集水,节水农业的主要技术。分析了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水,节水型生态农业是甘肃农村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指出摒弃传统模式,实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能源的节约经营模式,并阐述了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是实行甘肃河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干旱山区阳山村脱贫致富的调查分析,揭示干旱山区必须依靠科技,走农,林、牧、副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才可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基层环境监测站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环境监测站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探讨朱承章,单正菊(江苏东台市环境监测站,224200)我国各地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的试点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其生产方式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自下而上与发展的问题,结合玉门市手实际,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以发展经济为目标,提出玉门必须走“局长生态型农村经济”之路,才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途径。工着重提出,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稼午休型生态农业”更适应玉门农业生态特点和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是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主要职责.目前.由于县级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的人员编制、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因而对广大农村的环境管理与监测,仅仅局限于城镇工业的污染防治、排污收费、事故仲裁以及城镇环境质量的管理和监测,无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环境保护法》赋予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城镇环境、农村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因此,县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地依法管理农业环境.而农业部门也应依照环保法第7条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站在做好城镇工业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的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如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项目、方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等.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监测站必须认识到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的重要性;同时,要在人员编制、仪器装备上加以充实和完善,结合当地的建设积极探索环境的管理和监测.海安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积累了多年经验.县环保局和监测站在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刊载本文的目的一是希望大家重视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二是不断探索、交流生态农业监测的技术和经验;三是希望县级站能在生态农业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9.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五里湖淤泥现状进行了调查,表明影响五里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是五里湖湖底的淤泥,目前淤泥平均厚度为0.6m-0.8m,淤泥量约360万t。根据淤泥中有机质,TN和TP水平分布,有机质平均为40.37g/kg,TP平均值为2.61g/kg,TN平均值为1.19g/kg,均超过了太湖和梅梁湖底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平均值,五里湖底泥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指出淤泥是湖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聚集地和储存仓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淤泥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五里湖湖水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为改善五里湖水质,应采用生态清淤治理五里湖淤泥污染,同时将生态清淤与交通,绿化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清出的淤泥,提高生态清淤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哈尔滨市建立了以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网络中心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近日 ,哈尔滨市站根据 3年来对 89项指标的调查和监测 ,编写完成了《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报告》。该报告全面地论述了哈尔滨市 7区 12县 (市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自然资源状况 ,对灌溉用水、农田土壤、农田大气以及农作物做出系统评价 ,对该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分析 ,提出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推广生态农业及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建议。哈尔滨市站编写完成《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相似文献   

11.
有机食品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食品这一新兴的环保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机食品监测作为有机食品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受到重视。1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我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为: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1]。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全国率先开展空气质量周报,之后又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向市民公布空气质量状况,使环境监测成果走向社会,服务于百姓,增强了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市民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并推动了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体现了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国内外空气质量发布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的内容与形式,并以此为指导优化了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创立了网络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发布数据的自动化审核方法与工作流程,开发了区域空气质量空间分析优化算法与集成展示技术,设计、研制了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并创新了实况发布体系运行管理机制,顺利实现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同时对我国空气质量信息发布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6~8日,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派,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行4人组成的国家上岗证考核专家组,对新疆环境监测总站进行了上岗证考核。新疆环境监测总站高度重视上岗证考核工作,全站上下全力以赴,科学安排,认真准备,多次召开内审会议,查摆问题,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整改,开展了多个专项技术培训,并进行了摸底考试。另所有参考人员开展了百分之百的自认定考核,为全面迎接上岗证考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经过3天紧张忙碌的考核,新疆环境监测总站31名持证上岗人员、10大类,531项次顺利通过了考核,考核成绩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通过此次上岗证考核进一步提升了本站的队伍素质和人员能力,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更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硫化物标准溶液保存时间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冷藏和密封贮存的条件下,配置好的硫化物标准溶液性质比较稳定,可以保存12个月,大大降低了试剂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结合多年的分析体会,提出了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介绍氯化聚乙烯生产工艺入手,分析了项目实施前后水平衡,对项目实施前后新鲜水,中水使用及废水排放量进行了比较,对项目实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阐述了项目实施一年来取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揭示了本项目实施对同行业和周围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热原子吸收悬浊液进样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生物胶作为稳定剂,把难溶环境固体样品制备成悬浊液,直接进样测定煤飞灰中的锰,并且利用塞曼背景扣除法,得到了准确的结果。文章找出了日立1808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定适用条件,原子化温度,生物胶最佳用量范围,比较了不同信号采集方式、不同石墨炉类型造成的差异,并分析了酸度、搅拌、粒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预报的做法和采取的措施,阐述了我国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方针和方法,指出了周报是预报的基础工作。叙述了我国空气质量周报的污染参数的选取、污染指数的分级及其浓度限值和污染指数计算及确定,分析并总结了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所发挥的效用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转变了环境监测的职能,促进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后,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硝酸银,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又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噪声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可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速公路迅速建成,交通噪声污染不容忽视.对西宝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进行了实地昼夜监测,结果表明交通噪声夜间超标较为严重,干扰了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分析了污染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一些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