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堠门大桥上部构造安装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平 《安全》2009,30(3):12-14
西堠门大桥主桥为二跨连续全漂浮体系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跨度578+1650+485(m),全长2713m,跨度居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本文结合该大桥所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环境就上部构造安装施工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减小施工桥梁的地震损失,基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震损伤和破坏的现实,以3座典型大跨悬臂施工连续梁桥为对象,在分析地震需求和抗震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能力需求比(CDR)法,研究大跨梁桥施工全过程的抗震性能和抗震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悬臂施工全过程中各构件各部位的能力需求比均大于2.5,悬臂施工全过程结构抗震安全;抗震易损的部位分别位于墩底、桩顶和1号-GPZ(KZ)3SX支座;最小能力需求比集中于8号梁段、9号梁段、边跨合龙、中跨合龙和桥面施工等阶段;抗震设计应在施工的维度上,重点关注地震风险相对较大的施工阶段,确保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深水基础围护技术,以盘海特大桥480#主墩为研究对象,采用钢管桩与钢板桩联合形成组合桩,建立新型深水基础围护支撑体系,提出具体施工方法。根据该围护体系特点,进行基底流砂应急处理,提出运用旋喷桩进行整体帷幕与局部重点治理相结合的处治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新型深水基础围护体系能够节时、低耗、及时、有效的解决高水位、高压力对基础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江、河中进行钻探,首先要预防水上事故。1991年5月,我队工程钻探1号机为丽水市碧湖镇公路大桥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钻探施工中发生一起沉船事故。笔者就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作一粗浅分析,供同行参考。1.施工概况该大桥设计桥址中轴线长1300m(包括引桥),水面宽400m,上游已建成两座水电站,开闸发电时高河漫滩大部分被水淹没。心滩约100×500m,位于主河床右侧,平水期露出水面。河床平水期宽300m。主河道位于左侧,宽150m,河水流速小于2m/s。按设计,沿桥址中轴线钻9个孔,  相似文献   

5.
1、事故经过1998年8月27日零点05分,某火电厂锅炉配套工程安装中,一名工人站在脚手架脚手板上协助探伤工为一钢管焊缝做焊缝探伤时,钢管脚手架一扣件断裂,工人随脚手板从37米多高处坠地,当场身亡。2、现场调查所要进行焊缝探伤的钢管位干水冷壁和锅炉平台之间,钢管距锅炉平台(36.1m高程)边线距离0.28m,钢管焊缝距锅炉平台平面约1.87m处。为了对此焊缝进行探伤,临时搭设一个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两立杆(叫8X3.5)间距1.60m,两立杆与锅炉平台的防护栏杆联接成整体,两小横杆(叫8X3.5)在距锅炉平台平面约1.62m处分别…  相似文献   

6.
1工程概况:福州港江阴港区5万吨级集装箱船码头装卸桥后轨道基础桩工程,位于兴化湾中部北岸的福清江阴半岛壁头角海域。本工程采用预制预应力方桩:断面尺寸为600mm×600mm,二节桩、桩长为33-42m,桩数78根,单节桩长为14-23m,单节桩最重为196.5kN,是超常规预应力预制方桩。桩由预制厂预制、船运到码头。  相似文献   

7.
一、安全防护方案选择: 根据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物料提升机与在建工程各层间应搭设卸料平台通道,卸料平台通道的安全直接影响物料提升机进出口处安全和以后通道处外装饰施工人员的安全.拟建工程某写字楼至屋面高86.3m,计28层.在工程西侧设有人货电梯一部(型号上海宝达SCD200型),高95m,在与拟建工程间搭设钢管卸料平台,作为人货进出通道及今后外墙装修架.卸料平台自成体系,不得与外架、人货电梯扶手立杆相连.平台层高同建筑物为第一层4.8m,第二层4.5m,其余为3m,现场平面布置如图1,平台立杆三跨纵距分别为1.8m、0.9m、1.8m,横距(宽度)1.05m.由于剪力墙和卸料平台处室内布置的原因,平台无法采用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方式施工,因此采用双立管加固安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高速铁路安全跨越既有线施工,选择最优的上跨方案,以某特大桥门式墩跨越既有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便梁和贝雷梁2种方案施工,从2种方案对既有线的行车安全、既有线现场施工风险以及工期、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个最优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D便梁较贝雷梁方案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在选择高速铁路上跨既有线施工时,D便梁施工方法更有利于现场实施,实现既有线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9.
1背景介绍7月11日,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振华重工")建造的世界上最大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在上海长兴岛成功交付。新海湾大桥项目受到世界的关注。新海湾大桥是世界第一大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结构桥梁,大桥主航道桥跨径为565m,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粉细砂层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对桩基础内力与位移的影响,以郑州粉细砂层地区盾构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 MIDAS-GTS NX 建立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不同阶段对桩体位移、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郑州粉细砂层地区进行盾构施工时,盾构工程对桩基础底部位移的影响较大,位移最大值大多发生在桩底;盾构施工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表现为桩身轴力最大值位于距隧道1倍洞径范围内。在进行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应在临近、远离2个阶段注意工程的安全与防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隧道施工中,通风布置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施工隧道中风管送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超过施工规范的要求。本文对这种情况下隧道内的悬浮物分布进行了观测,为隧道通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施工隧道为双线电气化隧道,全断面开挖,开挖高度约10.5m,宽度约10.6m。钻眼、装药、运碴各工序约16小时循环一次。燧道出口段掘进长度为1250m,进口段掘进长度为1050m,均采用压入式通风,由隧道外引风入洞。进风管铺设长度为870m,距掘进工作面180m;送风管位于衬砌工作台之后,铺设长度为1000m,距掘进工作面250m,随着衬砌台向洞内深处移动。由于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素混凝土桩和PHC管桩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开展现场试验调查,在路堤填筑中以及填筑完成后对路基沉降、孔隙水压力以及深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软土厚度小于18m时,采用桩径为50cm的C15素混凝土桩,打穿软土层,桩中心间距1.8 -2.0m,平面呈三角形布置,桩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成尺寸为1m×1m×0.4m的面板,拓宽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填土高度和桩的龄期有关,路基工后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当软土厚度超过18m时,采用桩径为30cm,桩壁厚7cm的PHC管桩,按照桩中心间距2.5-3.0m间距呈正方形布置,桩帽采用设置双层钢筋的C30混凝土浇筑成尺寸为1.5m×1.5m ×0.4m的面板,路堤填筑完成后预压期内路基孔隙水压力基本未发生变化,路基几乎未发生侧向位移,路基剩余沉降很小,可以节省预压时间,尽早开展路面结构层施工,开放交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定量比较方法,改变小半径人行桥的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大小的同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分析出曲线半径和支座间距对抗倾覆系数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半径人行桥中,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的增大使得桥梁的倾覆系数有所改善;在使用小半径曲线桥梁时,若抗倾覆不通过,采用墩梁固结的方法改善桥梁的倾覆问题,且发现边跨的内力有所改善,中跨的内力有所增加,对于墩顶由于刚度的整体提升,墩顶负弯矩在整体上表现为增大,设计人员应着重考虑边中跨及墩顶的配筋优化。研究结果为小半径人行景观桥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型试验,基于3×3预制群桩,模拟了预制桩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周围土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区内外地表土体水平变形和隆起变形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孔隙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桩底孔压大于桩身中部孔压,在桩区外,孔隙水压力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减小。就影响范围而言,预制桩施工的影响范围达到1倍桩长左右。试验结果对软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青岛地铁苗岭路站是在土岩组合地层下开挖的狭长型换乘车站,深基坑两侧既有建筑物众多且临近基坑,施工中采用龙门吊运输材料。为探究龙门吊移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和土体的空间变形规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加载前后基坑围护桩侧移变形和坑外地表沉降,并探讨了起吊物与边跨的距离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门吊移动荷载作用下基坑产生明显的动态响应;围护桩桩体侧移变形比竖向变形响应明显且沿深度有所不同,嵌岩点处侧移响应最明显,土岩交界面处响应最小;受基坑阴角效应的影响,动载作用下角隅处土体沉降变形保持不变,坑外土体最大变形位置由距坑边2 m处转移至基坑边;起吊物的移动在基坑边产生明显的变形动态响应区域,随着起吊物远离边跨,桩周土体的沉降量逐渐减小,动态响应区域向远离坑角方向增大;加强冠梁连接、适当增大阴角处桩间距或减少锚杆施作可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500kV镇江大跨越电力安装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该工程横跨长江,耐张段长2848m,共有两基跨江高塔和四基耐张塔。南塔位于地势险峻的五峰山上,塔高134.75m;北塔高179.75m;四基耐张塔高均为41.05m。六基塔总重约1100t,有24.8万套螺栓等紧固件,最大组合构件吊重约15t,吊装高度最高达179.75m。我公司根据送变电施工行业“基础抓质量,立塔抓安全,架线抓工艺”的经验,施工前进行周密的准备,施工中进行严格管理,终于在吊装量大、技术难度高、气候条件复杂的条件下,仅用5个月又12天时间,圆满完成立塔任务,比计划工  相似文献   

17.
王先恕 《安全》2004,25(1):11-12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具有施工机具操作简单,占有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桩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缩短工期,造价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在井下作业,劳动条件差,安全事故多,据调查显示,桩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以挖孔桩为最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六类:1、地面或高空坠物;2、地面人员失足跌入桩孔;3、触电;4、起重工具失灵;5、桩孔内涌水、涌砂;6.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以海拔3 400 m金属矿山为例,基于CFD模拟软件,以矿山巷道内原有氧气质量分数提高5%为目标,设计正交试验,在“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优化压入风筒放置高度,分析压入风筒与掘进面距离、供氧管与压入风筒出口水平距离、抽压比3个因素对氧气质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入风筒、抽出风筒距掘进面分别为12,3 m,供氧管与压入风筒出口水平距离为6 m,抽压比为0.8时,氧气质量分数提高5%且分布情况达到最佳状态;对氧气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压入风筒出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在设置管道布置方案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11,(9):49-50
7月24日17时20分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的伊河大桥由于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整体垮塌特别重大事故,导致正在桥面上逗留观看洪水和过往的数十名群众及外地游客不慎落入水中,截至8月2日晚,造成死亡52人,失踪14人。  相似文献   

20.
<正>施工脚踏板用砖临时搭设事故/事件经过某年7月11日,在某建筑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围墙砌筑施工,临时使用的操作平台不符合标准。一种采用砖块支撑未经固定,没有围护,另外一种高度超过4m,采用简易的木架支撑,没有执行登高作业的规定,没有围护措施,没有搭建脚手架,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