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40年,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深入发展,生态环境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起步。40年,来编制了9个五年生态环境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有层次、分类型、多样化的规划体系,规划理念、技术、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规划实践探索丰富多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统领性作用。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九大确立了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在新的历史阶段,生态环境规划将进一步发挥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SWOT分析方法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我国省、市、县三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环境管理工作。本文针对目前规划编制中存在现状定性描述较多、规划框架不确定、对策措施关联性较差等情况,提出将SWOT分析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编制方法的建议,并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的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进行了探讨。以该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为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闵行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4项要素,通过SWOT要素交叉分析,给出适合的规划措施建议。结果表明,SWOT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经过近45年的探索发展,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五年综合规划统领作用未有效发挥、规划实施管理较为薄弱、规划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美丽中国建设起步开局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规划要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属性、建立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筑规划与生态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实施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加强高校校园环境保护,促进校园生态建筑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师生员享受到生态文明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沙河水库是两院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海南省.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沙河水库中,最终对两院居民饮用水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制定和实施"沙河水库水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列出了沙河水库水质改善规划原则、规划范围与规划期、规划目标及规划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已经近两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沿线省市的发展质量,更是全国范围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进展与成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统筹、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空间管控、绩效考评等角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山市内河生态规划为例,分析了内河生态规划的具体对策,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进行解读,在梳理当前我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定位,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以及目标制定、问题和症结分析、规划任务设计和项目筛选等重点环节,并对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規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这一规定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的高度,将过去一些分散、零碎的环境保护规划方面的立法規定以及某些环境保护规划实践,提升、固定为法律制度。该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如下方面:第一、规划的主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第九个五年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编制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承载了大量新内容和新任务,在规划的理念、战略、领域、任务、支撑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拓展与深化。本文通过对规划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出10个方面的关键词和新提法并逐一解读,以便于读者对规划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11.
Currently popular concepts such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seek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this integration is occurring in either mainstream development planning 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is is a function of the history, philosophies, and evolved roles of both. A brief review of the experience and results of mainstream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ecosystem science suggests there is much in past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goal of integrated planning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but still such commonly recommended reforms as systems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nd participatory, goal-oriented processes are rarely achieved. “Ecosystem approaches,” 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ecology, human ecolog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may provide a more transdisciplinary route to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with ecosystem approaches is review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and they ar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ecosystem science approaches. Ultimately a synthesis of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for a framework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is presented as a guide for future work and a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exist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景观生态学研完的领域之一,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需求的提高,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常州市为例,探讨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文生态设计”为重要控制点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的规划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视域探讨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由规划滞后、规划重复、规划片面、执法不严等造成的城市规划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构建城市生态规划的现实必然性和基本原则,从强化机制、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健全法制、合理规划等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城市生态规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集中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本文首先将城市规划环评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下位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再分别系统论述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和结构,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建立、内容、实施、总体与下位规划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研究基础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建适应新国土空间规划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化空间格局、强化空间管控是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传导、落实多规合一、突出用途管制等重大调整。流域水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亟须转型,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调整等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在详细梳理流域水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时期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扩充完善了原有体系:创新水功能区、控制单元的功能定位,突出流域完整性与系统性,初步提出了包含全国—流域—水功能区—控制单元—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区构想;细化设计了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目标指标体系;明确了突出功能用途的生态环境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体系,为下一步流域水生态环境空间管理政策顶层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滩涂围垦工程的进行,为了协调围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型围垦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对"生态型围垦"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了沿海滩涂生态型围垦概念模型,针对围垦工程规划前期、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3个阶段的特点,从管理、环境和生态3个方面提出相应指标,初步构架了生态型围垦指标体系,为沿海滩涂围垦的可持续及匡围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周凤霞 《四川环境》2004,23(6):20-22
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本文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生态对策,可为一些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