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文明建设范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理念及价值支持,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但法律保障体系框架、制度还需要完善,还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应以生态文明相关的基本法律为基础和出发点,依据生态优先、生态民主等相关原则,要从防治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层面,制定完整的法律保证制度,建立防、管、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就是指由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建设、资源保护等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过程,指出了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环境法律体系转型中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即有关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和规范进入环境法律后,新旧法律概念和规范的交叉重复及冲突的问题;有关党的全面领导和监督如何纳入环境法律文本,如何同环境法律的行政法基本属性调和的问题;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普遍要求同地方环境治理实际能力差距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灿  曹可  赵建华 《环境保护》2020,48(7):8-13
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要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家机构改革打通"陆地和海洋"后体制机制改变带来的机遇,分析了一段时期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及能力短板,从完善制度体系和能力匹配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设成效以及新发展阶段下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强化督察结果应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合力以及加强成效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行政主导、科技优先二个阶段,现在必须加上生态文明这个新的要素,这是环境保护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我国环境法权利机制严重不足,环境权立法已具备条件且刻不容缓。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领域建设在法制上的全面融合。研究指出,首先应重视政策性的"软法"的作用,可通过生态文明职能机制(委员会或促进会等)颁布政策性规范,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工青妇等团体共同推动,特别是重视发挥政协的作用;其次是制定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并规范政府的行为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再次是对现行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要把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评价要素,通过立法后评估推动法制上的五位一体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之一,并从优化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生态制度建设四个方面针对这一基本路径,提出提升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10.
生态红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虽然已成为国家政策,但尚未进入法律层面成为法律制度。为了保证生态红线的合理划定、维护,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制度体系。在建立生态红线法律保障制度中,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管控结合分级保护原则,同时构筑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红线的差异化管控制度、生态红线的监测与监察制度、生态红线的统一监管制度、生态红线的越线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维护的公众参与制度等,并通过生态补偿和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非常关键的目标窗口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将同时启动编制,亟须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使命与定位给出全局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审视、研判和决策。本文立足"价值—制度—行动"框架,展开对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使命与定位的具体分析,首先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文明伦理价值、国家战略价值、发展质量价值、财富均衡价值、整体治理价值五重属性,进而从国家规划体系构建的制度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稳健与积极两种情景下的定位选择,最后从行动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与实施路径的构建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只有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思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加强党的领导,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只有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核心提示 环境保护投入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但我国目前对环境保护投入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规制,环境保护投入被挪用、浪费、贪污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步伐。本文立足于此现实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投入法律规制亟待完善的几个方面。进而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保护投入的过程管理、完善环境保护投入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途径,力图对环境保护投入的法律规制做一些尝试性和开拓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法律体系中的迫切任务,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集中代表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却存在着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缺陷,法律位阶低,立法目的滞后,责任体系不完善,缺乏公众参与等。因此,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位阶,完善相关制度,将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环境保护制度(政策)体系进行调整完善,推动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提高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结合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实现无污染的高效治理是必要条件。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农村生态问题有: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和排水污染、固体废弃物超标和其他方面引起的环境污染;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健全环境保护的监督体制、明确环境保护法的应用范围与规制领域、赋予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等,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必须创新思路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挑战,以碳达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以新思路、新办法打好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的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3,(16):12
健全环保法律体系,构建完善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是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探索环境司法保障机制、推动环保行政法规进程的重要基础。自2011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启动《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以来,环保修法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结束征求意见,各方意见反馈较多,相关层面正在进行汇总。明确和强化《环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协调性,将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开启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法律与标准管理、经济与生态管控、陆地与海洋防治、督查与调度督导、科研监测支撑、企业与公众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角度,提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规范人类的发展行为,这是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研究其内涵,探讨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建设目标、主体和过程为入手点,提出合理的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