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GIS和情景分析辅助的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总结了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正向算法和反向算法及其优缺点.以江西赣江流域为例, 以ARCGIS8.1为平台,建立了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污染源、监测断面和排污口等空间数据库. 基于正向算法,利用情景分析法构造了流域水污染控制的4种情景,并在4种情景下生成了对污染源实行逐级控制的10组规划方案. 利用费用函数对各方案的污水处理投资进行估算;结合污染源预测,利用水质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水质模拟,并将模拟的结果通过GIS的可视化表达来进行辅助决策. 以水质达标和投资费用作为规划方案的决策依据,通过赣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济可承受能力的分析,优选出2套经济上能承受、水质上可接受的流域水污染控制方案.结果表明,GIS和情景分析法对于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在综合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市水污染治理已有规划研究的基础上,以三条跨界河流为例,根据饮用水源地功能和交接断面水质目标,研究通过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同时采取流域径流调节、污水资源化、枯季补水增容、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干流河道渠化与生物生态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河流水污染问题。利用河流水质模型QUAL-Ⅱ,对多种措施进行论证和优化,使原规划治理方案进一步得到完善。结果表明,在采取90%以上截污率截污、干流渠化和滞留塘技术、枯季补水、污水处理后不排入河流或经深度处理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后排入河流几项措施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河流水污染治理和雨洪资源利用的目标,彻底改善深圳市水环境质量,缓解水资源难以为继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战略水资源库.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凸显,TN、TP成为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其中80%~85%入库氮、磷污染负荷来自流域上游.受长江富含营养物质水质输入和流域内人类活动面源输入等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超过80%的湖泊发生富营养化,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赤潮频发.因此,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仅实施国家统一的COD和氨氮水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已不能满足流域水环境安全要求.为保障三峡水库、长江中下游湖泊和东海海域环境安全,支撑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应按照湖泊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氮、磷污染控制与治理.新安江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流域水质补偿试点,2010-2013年,为加强新安江水污染防治,提高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中央财政、浙江、安徽两省共拨付资金12.7×108元,试点工作启动后,新安江跨界断面连续3 a水质均符合补偿协议要求,ρ(CODMn)、ρ(氨氮)和ρ(TP)均下降,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借鉴新安江流域水质补偿试点实施的成功经验,就"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化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国家、下游和上游省(市)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立长江流域水质补偿专项资金;②科学制订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规划,强化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氮、磷污染负荷控制;③建立并实施长江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质量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编制了“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并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计划”共确定了 15 90个项目 ,总投资 12 34亿元。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截污导流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引水工程等。“计划”的总目标是 ,到 2 0 0 5年 ,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不断流的情况下 ,淮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达标。海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明显改善 ,饮用水源地控制断面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辽河全流域水体水…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排名前三:黄坡、大山江、赤坎水厂(塘口取水口);排名后三:罗屋田桥、文部村、排里。"鼓励先进,督促落后。湛江发布全面攻坚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行动"一号动员令",对湛江全市纳入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考核的9个地表水断面水质状况进行月度排名。"要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全面开展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行动,加强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长江三角洲流域多区域CGE模型,模拟了2011年水污染对长江三角洲流域内部地区(上海、流域内浙江、流域内江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并且构建间接影响系数来反映流域内不同区域和行业受水污染的间接波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对流域内区域的经济影响差异明显,从GDP绝对值减少量来看,上海GDP损失最大(161.3亿元),但从GDP百分比变化来看,流域内浙江损失更为显著(2.84%);上海经济对长江三角洲流域水污染最为敏感,其间接经济损失将是其直接经济损失的3.5倍左右,而流域内江苏、流域内浙江仅为0.92倍和1.98倍.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目标,亟待实施长江经济带水质目标管理.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构建长江经济带下游典型区域一、二维联解的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以长江岸线长度的10%作为最大排污混合带,且在断面水质达标的基础上根据概化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计算结果,对研究区域长江干流90个水环境功能区进行容量总量计算.结果表明:沿江8市中南京市COD、氨氮、TP的区域总量控制值分别为59 537、8 099、1 008 t/a,扬州市分别为26 830、2 668、356 t/a,镇江市分别为44 683、3 344、480 t/a,泰州市分别为36 919、2 598、388 t/a,常州市分别为6 689、538、76 t/a,无锡市分别为831、121、15 t/a,苏州市分别为42 384、4 365、546 t/a,南通市分别为32 893、2 986、382 t/a,其中南京市COD、氨氮和TP的容量总量最大,无锡市COD、氨氮和TP的容量总量最小.该结果可为沿江城市污染负荷削减、污染物入江量管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用直接计算的方法计算出沱江干流工业污染损失的情况.用费用—收益分析得出水污染控制中各断面的水质目标,用离散规划方法计算出如何控制污染源使费用最小,并对调节枯水流量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利用沱江同化容量的效益问题.河流污染控制可以通过人工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亦可利用河流同化容量资源使河流满足环境目标,两者如何选择,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茅洲河流域感潮河网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降雨径流污染规律,基于空间分析、统计分析与流域水动力-水质耦合模拟方法,对典型降雨情景下河网水质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生态补水点位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层次聚类凝聚算法和K-均值法迭代组合可以较好地实现面源污染分级与分类;茅洲河各支流中,石岩渠、松岗河中上游等河道(段)由于面源污染负荷相对较高且缺乏生态补水,雨后水质恢复缓慢;基于补水总量不变原则,对生态补水方案进行局部优化,优化结果可使雨后受污染重点河道(段)水质恢复速度加快一倍以上,提高了流域水质的整体稳定性.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认识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特征、实现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的成本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单位成本的调研结果显示,根据污水处理量确定运行费用的传统方法不能直接反映污染物总量削减的成本.在处理能力范围内,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的单位电耗随着其去除负荷增加而降低,并逐渐趋向定值.因此本研究以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电耗为基础,建立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模型,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水和出水浓度、设计规模、水量负荷率等,根据该计算模型确定运行成本可以有效激励污水处理厂削减更多的COD和氨氮总量.  相似文献   

12.
废水处理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废水处理厂被认为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污染源.为探究抗性基因在进水状况复杂的废水处理厂沿程的分布变化特征,选取以生产抗生素为主导行业的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厂,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废水处理厂沿程ARGs的种类、丰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处理厂水体中检出16种ARGs,四环素类、磺胺类ARGs为废水处理厂中占主导的抗性基因,并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其丰度与磺胺类抗性基因的丰度(P 0. 05,r 0. 95)存在相关性,表明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可能促进了磺胺类抗性基因的迁移和转化.园区医药企业以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由于选择性压力,园区废水中,erm B抗性基因的绝对丰度远远高于其他废水中erm B的绝对丰度.废水经过废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总ARGs绝对丰度下降了1. 16个数量级,经过芬顿工艺处理后,总ARGs绝对丰度下降了2. 46个数量级,表明该废水处理工艺中深度处理工艺对ARGs的去除效果优于生物处理.高浓度、可移动的ARGs已经存在于水体中,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从废水处理厂排出,将给环境带来高度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排水许可中,切实保护污水处理厂的权利,不但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于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防治水污染意义重大。文章从界定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排水许可中的法律主体资格入手,论证其作为城市排水许可行政相关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继而深入分析污水处理厂的权利体系;在阐述污水处理厂权利保护的理论根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立法完善、行政制度和司法保护等三方面提出城市排水许可中污水处理厂权利保护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陆孙琴  李轶  黄晶晶  魏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2011,32(11):3419-3424
以北京市2座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总异养菌群、抗性菌比例、浓度及抗生素对细菌的半抑制浓度,研究了二级出水中一般细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氯霉素、四环素和利福平6种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座污水处理厂出水中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和氯霉素抗性菌比例较四环素和利福平高.当抗生素浓度为32mg.L-1时,污水处理厂G二级出水中头孢氨苄抗性菌比例最高为59%,而污水处理厂Q二级出水中氯霉素抗性菌比例最高为44%.头孢氨苄抗性菌在污水处理厂G、Q出水中的浓度分别高达4.0×103 CFU.mL-1和3.5×104 CFU.mL-1,而氯霉素抗性菌浓度分别高达4.9×102 CFU.mL-1和4.6×104 CFU.mL-1.污水处理厂G中异养菌对头孢氨苄的耐受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32 mg.L-1;污水处理厂Q中,异养菌对氯霉素的耐受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23.1 mg.L-1.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部分抗生素抗性菌污染严重,且稳定存在于低浓度抗生素的处理出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原高寒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拉萨、云南、四川的3座高原污水厂作为实验组,同时以重庆2座非高原污水厂作为对照,采用PCR-DGGE技术对比分析了高原与非高原污水厂的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高原污水厂样品与非高原样品在聚类中展现出了较为疏远的关系,微生物群落区别明显.受强紫外线辐照的抑制,高原高寒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显著低于非高原污水厂,较低的微生物多样性是导致高原高寒地区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的一项重要原因.群落构成方面,共鉴定出16个优势菌属,对应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Verrucomicrobia 4个门.组间差异分析结果发现,高原组中丰度显著偏高的菌属只有Prosthecobacter,该菌在污水厂内分布广泛,且能够适应高原低温的条件.对于大多数活性污泥微生物而言,高原强紫外线是不利的生存条件.因此,减少高原露天污水处理系统的紫外辐照,是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的一个潜在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对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4个采用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了4个污水处理厂中13种PFCs(全氟化合物)〔9种PFCAs(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4~C12)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化合物,C4、C6、C8、C10)〕的质量浓度. 研究发现,9种PFCAs(C4~C12)(记为∑PFCAs)和2种PFSAs(C4、C8)(记为∑PFS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水体中各PFCs浓度水平与碳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进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81.5~135.9和3.7~4.6 ng/L,出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47.4~63.3和2.8~3.7 ng/L. 进、出水受PFCAs尤其是短链PFCAs污染较为严重. 4个污水处理厂对PFCs的去除呈现相似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即PFCs的去除主要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与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纳米二氧化铈(CeO2)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因而会不可避免地被释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内并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其净污活性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从污水处理系统内纳米CeO2的归趋和迁移转化过程,对功能微生物表面性能、功能活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阐明了纳米CeO2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能够缓解纳米CeO2影响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措施,旨在为控制和预防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引起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数据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污水处理厂工艺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在污水处理工艺运行中应用数据分析技术,需要克服数据、算法和算力上的困难。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在数据质量和数学模型方面的技术难点,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数据分析技术的4种典型应用场景,介绍了12个国内外数据分析集成应用的案例,评估了工艺数据分析技术的成熟度和行业应用的就绪度,讨论了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有助于污水处理系统运管人员掌握工艺数据分析技术进展和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处理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Human enteroviruses (HEVs) occur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wastewater and can contaminate receiving environmental waters, constituting a major cause of acute waterborne disease worldwid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ccurrence,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olio and other enteroviruses at thre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in Naples, Southern Italy,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Influent and effluent samples from the three WWTPs were collected monthly. One hundred and sixty-one of the 731 wastewater samples collected (22.0%) before and after water treatment were CPE positive on RD cells; while no samples were positive on L20B cells from any WWTPs. Among the 140 non-polio enterovirus isolated from inlet sewage, 69.3% were Coxsackieviruses type B and 30.7% were Echoviruses. Among these, CVB3 and CVB5 were most prevalent, followed by CVB4 and Echo6. The twenty-one samples tested after treatment contained 6 CVB4, 5 CVB3, 3 Echo11, and 2 Echo6; while other serotypes were isolated less frequently. Data on viral detection in treated effluents of WWTPs confirmed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by HEVs and could be useful to establish standards for policies on wastewa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环境信息中心为例,介绍了利用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无线传输技术监测全省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情况的“省级污水处理GPRS无线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该系统将对污水处理厂各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控,并把监测仪器送到PLC采集器中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上传到省污水处理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可以对数据实时监测,对监测仪器设备实时监控,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污染排放监管部门能更及时、准确、具体、全面地掌握全省环境质量、环境监控和重点污染源的数据和信息,以提高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全面的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