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南疆地区流动人口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流动人口的规模、年龄分布、性别结构、接受教育程度、流动时间、流动原因、职业分布以及各特征的离散趋势进行分析,全面把握南疆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以期为政府在流动人口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确保南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向大会提交议案462件,大会主席团将这些议案分别交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由各专门委员会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8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别听取了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地区,每年排入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达38亿m~3,水污染十分严重。该地区水源涵养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森林植被的破坏是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营造上游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工业污染和流域统一管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植被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环境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综合运用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等方法评估新疆阿克苏地区五类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得2013年总价值为6222.58亿元。结果表明,草地植被是构成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价值,之后依次为湿地植被、林地植被、农田植被和荒漠植被,这与面积及功能发挥的物质量和价值当量有重要联系;土壤保育、气候调节和涵养水源功能对当地环境改善作用明显;特定服务功能在各植被类型中占比存在差异。环境资源货币化、充分保护和发挥植被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将是南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青海湖地区由于湖水位下降,沙化面积日趋扩大、草场不同程度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是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青海湖地区植被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资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对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意见。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本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湖盆地形以及巨大的青海湖对湖区气候所起的调节作用,致使多种生境类型共存并具有明显的高寒生态系统特征。与此相适应的植被,基本止可分为两大类型。山前湖盆地带与河谷阶地中的草原(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而四周山地则发育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等其它高寒植被类型。受局部地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虎杰 《四川环境》2001,20(4):51-52,56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森林破坏、植被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在上游地区应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型持续农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代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固然严重,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多的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逐渐造成的,积重难返。其后果最集中地表现在绿色植被面积的不断减少和沙漠面积的不断扩大上。历史地理工作者研究历史时期的植被和沙漠的变迁时,根据大量史料,证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水草丰茂、经济发达;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两周时期,黄河中游西北部是广阔的草原地带,而从渭河上游或更西的地区开始,直至下游各地,依然是森林地带。《诗经·大雅》记述了陕北高原有芨、栵、柽、柞、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青海省境内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植被破坏问题,并阐述了植被恢复工程现状与效果,提出了新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分析了针对工程活动破坏的植被恢复工程的重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植被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自治区环保局大自然保护处组成的南疆生态环境考察组,于1987年5—7月对南疆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两月的考察。南疆属极端干旱的典型大陆性气候,虽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但水资源贫乏。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面积少,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通过考察对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荒漠植被破坏与恢复探讨张莉;袁国映;桑德拉;屈喜乐(新疆环保所乌鲁木齐830011)(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的下游。近40年来,该地区的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利...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是南疆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类活动对塔河干流区生境干扰,在该区域表现得也较为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南疆地区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塔河中下游的整治是基础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塔河中下游整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环境保护经验,主要是政策制定及措施实施的保证。首先,是有关治理污染的。2000年底,韩国通过了汉城空气改善特别议案,它旨在推动汉城周围地区空气质量的提升。所有这些特别议案的重要特点是,必须制定一个综合的土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随着电网建设大力进行,研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以藏中联网工程为例,研究电网建设对西藏藏中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遭破坏,尤其是林地和草地;(2)穿越生态敏感区时,植被及野生动物受扰动;(3)动物生境破碎化;(4)施工开挖引起冻土性状改变;(5)生态景观改变。对此提出生态保护措施,以期为工程设计及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露  李丽珍  王磊 《四川环境》2014,33(5):40-44
利用大同煤田地区1987年9月10日、2000年9月2日和2010年9月6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了植被覆盖度,获取了该地区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7年~2010年近24年以来,大同煤田地区植被覆盖度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植被退化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华云工农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的决议》, 为了使这个《决议》得到认真贯彻,去年八、九月间,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了部份常委和区人民代表,分三次视察了溪口、鸡心、天池地区的十一个厂矿、六个生产大队、十六个生产队的环境污染和水灾危害情况。这次视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对洪涝造成的影响,指出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森林植被、盲目围湖造田、生产及建设性破坏河道及湖滩所致。文章还就根治洞庭水患的关键性措施——搞好生态恢复,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3):18-18
<正>☆生态环境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种类成份的改变、环境因素的改变、信息系统的破坏。☆我国生态破坏状况主要有: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塔河上游阿拉尔地区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该地区天然植被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下普遍存在退化现象,尤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天然植被特别是过渡带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另外还讨论了本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黑河机场路建设为例,分析、评价了公路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和农业生产破坏、湿地功能受损等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