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太湖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水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地区。针对太湖地区农村村落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设计构思,注重传统水乡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文化体系的融合,提出“整体效应、意景相融、手法多样、以人为本、生态效果、适地适树、降低负担、远近结合、良性循环”的生态规划原则,并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对指导环太湖地区农村生态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当前我国城市郊区自然风景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为切入点,针对开发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提出了"新里山"共生规划体系,旨在阐明"新里山"共生规划对保护自然风景环境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首先,从"里山、共生、规划"入手,提出"共生规划"新概念。其次,将"里山"与"共生规划"相结合,构建出"新里山"环境优化模式和"新里山"共生规划系统,进而确立"新里山"共生规划体系。最后,对"新里山"共生规划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证,表明它是推动城市郊区自然风景环境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途径。以陕西省西安市杜陵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例,将"新里山"共生规划运用其中,阐明该体系在城市郊区自然风景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从儿童视角构建课程、整合主题,融合学科;结合日常校园生活组织活动践行环保,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取向;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实现生态课程与德育实践的对接。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它能够超越狭隘的个体、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引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优秀的人类核心道德。  相似文献   

4.
正《环境教育(第二版)》教材由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教授亲自主笔,视角多样、内容新颖。本套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共11册,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始终。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来编写本教材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教育(第二版)》教材由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教授亲自主笔,视角多样、内容新颖。本套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共11册,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始终。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来编写本教材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4,(12):100-100
正太湖大学堂-江苏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畔,是一所以中华传统教育为基础,结合西方文化的住宿小学。学校十分重视户外教育,理想是教育出独立生活、与大自然融洽共处的人。创校以来,学校依托邻近太湖的丰富环境资源,实施天然的环境教育,加强环保体验活动。校区以有机环境方向规划,使孩子能在自然之教学环境中,了解人与环境共生的意义。学校绿草如茵,虫鸣鸟叫,松鼠、野兔随时可见。辽阔的太极草原、树木、农田,食堂供应的蔬果多数来自校内师生们的种植。其栽种采  相似文献   

7.
"新里山"共生规划可从总体尺度规避城市郊区自然风景环境建设的同质化问题,却难以从单体尺度营造可持续游憩空间。鉴于此,对"新里山"共生设计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明确"新里山"共生设计的概念,分析"新里山"共生设计的多样性特征,并结合"新里山"共生设计的经纬运作方式,提出"新里山"共生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西安杜陵风景旅游区为例,实证研究了"新里山"共生设计的理论创新及其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如松 《绿色视野》2008,(12):17-18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体现在人与环境关系的体制合理、决策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一种竞生、共生、再生、自生的生态风尚。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包括认知文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道德与环境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铺平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越来越发现,当道德与法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从国家层面而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国家才能实现经济文明、生态文明双丰收。在以前的教育观念中,思想品德尤为重要,认为"法治"是国家的责任,与个人无关,其实不然,公民的法治意识是承担法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镇体系规划在各地区相应开展,但作为城镇体系规划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却没有得到普遍重视,这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不相适应的.从城镇体系规划角度出发,简述了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内容及作用,并以潮州市为例,对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探讨,为城镇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环境规划工作作为现阶段基层环保工作的重要推手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其科学的编制和积极的落实可明显改善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特色、环境分区、镇村差异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依托案例,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相应意见,以期更好地指导该类环境规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工业开发区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工业开发区环境-经济双向控制规划的思路,规划目标体系和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规模的实施程序,为工业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风环境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关注度还相对较低,为城市环境规划留有"隐患"。开展风环境规划研究,合理规划城市风环境,建立城市通风廊道,是城市规划的有益创新,也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梳理和总结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风环境研究与技术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城市风环境规划研究和管理现状,从推动我国城市风环境规划的角度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规划在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是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工具,对于提升生态环境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生态环境规划相关数字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生态环境规划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分析了传统生态环境规划存在的一些技术方法落后、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有待深入、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等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生态环境规划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数字空间分析、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我国的规划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环境规划忽视对国土空间进行谋划的问题,并对其转型方向提出了建议。主要结论:环境规划应当在继续履行好争取财政资金等社会资源功能的同时,增强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一重要自然资源的配置功能,转变为横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管制两大领域的综合性规划;要加强环境保护空间管制的基础性研究,建立一套约束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增强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以特定的地貌体为基础,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简述了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条件下,国内外城市地质、城市地貌、城市地貌灾害与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讨论了当前城市地貌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the restriction of what is ordinarily classified as permitted development under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rder (GDO) through the making of Directions under Article 4 of the GDO. The planning literature contains a number of assertions about the levels of use, procedural problems and utility of such Directions. These 'planning myths' are tested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f a stratified sample survey of 50% of th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ies in Great Britain. The field of built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is shown to be the largest single user of Directions, and this aspect is dealt with in greater detail. However, the second highest use of Directions, and probably the fastest-growing field, is in the control of markets and car boot sales. As additional conservation controls were announced in 1994, this may be the area of future public pressure on permitted development rights.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Directions in formulating area-based planning polici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经过近45年的探索发展,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五年综合规划统领作用未有效发挥、规划实施管理较为薄弱、规划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美丽中国建设起步开局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规划要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属性、建立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olf course development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ramifications of insufficient or lack of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lanning practices. Specifically, it looks at a tourist destination location that w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ensive land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speculation. The Gold Coast in Australia was the focal point for large overseas investment due to changes in government legislation regarding foreign investment. Due to the economic climat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many golf course resort developments were built, approved, or planned. Many of these circumvented normal business and environment planning processes. The result has been a dangerous concentration of golf facilities i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and an oversupply of golf facilities. Both of these matter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general planning process and the potent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the Gold Coast and similar destination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