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旋  许振成  郭梅 《四川环境》2010,29(1):65-69,8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与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实现的环境政策体系非常紧迫。文章在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与环境管理目标。按照"主动引导发展"的思想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保障各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与全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差别化"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新疆各类开发区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推动开发区区域环境规划或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明确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合理规划开发区内外的总体布局,加强开发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建立跟踪监测制度,采取有效手段推进环保设施建设.控制开发区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和加强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落实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从而更有效地为开发区的企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建设环境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技术依据。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后,规划各期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均为Ⅲ级,即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中等。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期逐渐下降,而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期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其环境效益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四川环境》2010,29(2):I0002-I0002
一、基本概况 广元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8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2005年,开发区实施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重新调整了开发区的管辖范围,规划面积22.36平方公里。开发区按照“突出工业、兴办物流、完善基础、优化服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工业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发区工业用水量预测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综合指标法和行业用水系数法分别计算了某开发区的现状用水量和规划期间的用水量,行业用水系数法的预测结果与现状吻合较好。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依据、原理及优缺点,行业用水系数法的依据数据更新快,方法适应性好,且逐渐得到认可,推荐采用行业用水系数法进行开发区工业用水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我国各地急剧发展起来的各类工业开发区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产物。但是,不少工业开发区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来落户,贪大求快,不进行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减少审批环节.仓促上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环境,破坏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长远的经济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各工业开发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一、工业开发区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开发区900多个,有的县在县城所设开发区多达十几个。仅浙江省就有401个开发区,市、县自行审批开发的有389个。工业开发区的兴起,对于加快吸引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东省两个经济开发区区域环评为例,分析了各开发区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优劣势条件,论证了各开发区规划产业定位的合理性,探讨了开发区产业定位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调整原则、思路、方法,提出了各开发区产业定位的调整建议,并论证了调整后产业定位的合理性,促进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6,(12):83-83
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是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集工农商贸游于一体的省级综合开发区,“世界奇观钱江潮”的最佳观赏景点——回头潮即位于开发区内。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从建区开始,就始终坚持“工业强区,环境立区,科技兴区”的理念,致力于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同类开发区中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吉林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由市人大九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一年来,吉林市政府在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一、制定年度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及实施计划。吉林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市区内的化工、炼油、冶炼、建材业发展较快。除了城市建设历史遗留的问题外,新兴的工业给城市环境保护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何改变城市环境状况?市政府的领导认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到现在,城市环境建设只进行单一治理已经不行了,而必须综合整治,把城市环境建设的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环境建设和城市  相似文献   

10.
王彤  夏广锋 《四川环境》2010,29(6):71-75,80
根据2006年铁岭市工业各行业的结构特点及各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特点,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工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选取工业生产总值最大及废水和COD、NH3-N排放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模型进行计算,量化铁岭市2010年工业结构指标,选择出符合铁岭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工业结构优化方案,获得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满足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合理工业结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集中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本文首先将城市规划环评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下位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再分别系统论述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和结构,指出当前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建立、内容、实施、总体与下位规划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研究基础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的进展,分析了规划环评制度有效性仍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了对“十四五”规划环评改革的建议:一是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理念,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规划环评中的责任和义务;二是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明确规划环评成果落地途径,提高规划环评意见的法律约束力,使得规划环评意见能够纳入规划、并传导到经济社会建设中;三是要构建“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的联动体系,夯实规划环评技术体系,进一步发挥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产业园区类型和规划类型、园区扩区后的规划环评范围、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和审查权限、规划环评主体责任,以及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和项目环评联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园区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对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规划环评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当前规划环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衔接要求等方面逐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进解决当前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实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细化园区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动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村庄整治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村庄整治规划内涵丰富,包含了村庄发展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与思想,是多个规划的综合体。通过村庄整治规划案例的总结,阐述了村庄整治规划的涵义、目标与原则,并从整合多个规划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村庄发展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找到彼此之间的结合点,为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经过近45年的探索发展,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五年综合规划统领作用未有效发挥、规划实施管理较为薄弱、规划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美丽中国建设起步开局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规划要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空间属性、建立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沙河水库是两院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海南省.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沙河水库中,最终对两院居民饮用水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制定和实施"沙河水库水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列出了沙河水库水质改善规划原则、规划范围与规划期、规划目标及规划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les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sations (EMOs) in land-use planning, including domain creation (establishment of new or modified landscape planning boundaries) and regime change (adoption of new or modified legal and planning rules). The research involved two case studies of land-use planning processes: the Niagara Escarpment and Oak Ridges Moraine, Ontario, Canada. The two cases together reveal an evolution of land-use planning towards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on mainly private lands in Southern Ontario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02.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MOs can create new planning domains through agenda setting activities, build landscape value and vision, educate governments and the public, and work to maintain and alter regimes. Collaborative planning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which some EMOs are now participating.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多规合一"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多规合一"的内涵:"多规合一"是各类规划的统筹,是系统的空间管理,是简政放权的手段。从市级、省级两个层面,论述了广州、厦门、海南等试点城市"多规合一"开展的现状,比较各试点城市牵头部门、规划体系、发展步骤等发展模式的不同,总结"多规合一"开展以来在解决规划打架、盘活土地资源、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生态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梳理出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20.
In 1998 the Minister for the Regions, Regeneration and Planning issued a statement which argued that the European context for planning had been largely missing from the planning system in Engl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European Union (EU) membership on the practice of local authority planning in the UK.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nine local planning authorities in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U membership has exerted a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n planning at the local level. A classification of EU influences on local planning activities is developed. The re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cope and structure of the UK planning system are being influenced by EU membership. There is considerable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planning as a too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coupled with existing policies in the spher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present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the UK planning system of balancing all material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